>>> 2008年第10期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冬梅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容量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好奇心强,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人物图像、声音、历史事件的影视资料等可以融合运用于教学课件中,教学过程中呈现图文并茂,音像结合,动静交替、生动有趣的效果。可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知识面大大开阔。对于目前使用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多媒体教学,特别是CAI,可解决逻辑问题,通过模拟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作出决策、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并且可利用学生上电脑课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可由学生操作的课堂练习软件,体现人机交互智能的优点。这样便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强化知识记忆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语音、图像、视听集成一起制作教学课件,产生声形并茂的合成效果,利用图片、影视,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例如,现在的学生都出生于80年代以后,都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对这阶段的历史难以理解。讲授“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可以运用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时可以选取两组影象资料,一是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文革社会动荡的情景: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打砸抢、武斗四起、全国大乱。另一组则反映了文革造成的严重危害: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机关瘫痪、老干部被迫害至死。这些资料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文革”是一场动乱,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是一场灾难,必须彻底否定。学生从这段历史中认识到: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传统的纯粹靠教师的语言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文革”的历史事实。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1]
三、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整合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备课主要是理清历史线索,包括历史事件的背景、事件经过、历史影响,把历史知识的特征来重点讲述,帮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备课的思维可以完全打破常规教学,除重点知识外,还可容纳更丰富的历史资料,教师讲得更省心,学生看得更舒心。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在课件中的展示,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加深透,并且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讨论疑难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益。如讲授理论性较强,头绪较多,关系错综复杂的复习课时,通过计算机在短短一节课内,可把图示纲要线索,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重点,连同现实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揉入课件中,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容量,教学内容得到方便合理的整合,教师课堂讲解更加便利、有序,同时也是学生掌握了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满堂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材标准相差甚远。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设计上体现整个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随着这一知识框架结构的层层展示、剖析,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理清了历史时间的线索,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历史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飞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方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活动,养成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缩短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开阔了他们认识的宽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其次,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能够加大课时容量,为学生补充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再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瞿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张冬梅(1979- ),女,福建惠安人,惠安县第一中学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