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

作者:朱 姝




  摘要:文章介绍了如何真正让音乐课成为教会孩子们感受音乐美的殿堂,在教与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和乐趣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方法;情感投入
  
  书摘
  教师情感的充分投入。
  创设有利于音乐教学的环境、氛围。
  利用电教媒体进入音乐课堂。
  发挥通俗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有效地提问对课堂的整合很重要。
  有效地把律动、器乐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蓬勃发展,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与教育分不开的,音乐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为我们搞好音乐教育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向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挑战,我就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情感的充分投入
  
  现行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模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是靠教师激发和带动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把情感寓于音乐教学之中,用真实、诚挚的情感去启发感染学生。如让同学们欣赏二胡曲《良宵》时,我结合图像有感情地朗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
  
  二、创设有利于音乐教学的环境、氛围
  
  音乐艺术之美妙在于它能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而如何让学生处处感到美,捕捉美,理解美呢?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突出音乐的美。除了音乐教室的环境布置和桌椅的排列外,还应让音乐的美延续在课前课后。如在上课前,播放选定的音乐作品,布置一个突出主题的音乐视听环境,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音乐教室,诱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角色,从而为整节音乐课的情境作铺垫。下课铃响,让优美的音乐送学生离去,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尽可能让美好的音乐在学生的心田里多停留一分钟,随着日积月累,学生的审美能力会逐步提高。而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也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三、利用电教媒体进入音乐课堂
  
  辅助音乐教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在音乐教学的环节中,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批喜欢音乐但音乐知识面并不广的普通学生,对教材中理性因素较多的作品,学生则提不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够图文并茂,采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欣赏教学自然生动起来。这样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能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既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情趣,又领略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从中获得美的教育。比如,我让学生欣赏斯梅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学生边欣赏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丽风光,边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从而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喜爱音乐的兴趣,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音乐提供了很大帮助,使心灵和音乐一起创造幻妙的意境。
  
  四、发挥通俗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通俗音乐从“不可以进入课堂”到“可以进入课堂教学”,是时代的发展结果,也是教育界正视了通俗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教学已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中的乐理知识和传统的革命歌曲,作为已处在高科技信息时代的的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不但对过去优秀的音乐作品加以继承外,还要不断的了解音乐的最新动态、了解通俗音乐,正视通俗音乐在社会及生活中的地位,进而提高我们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力与鉴别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美。如《民歌》这一课,如让学生直接欣赏民歌《茉莉花》,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我先让学生欣赏通俗歌曲《又见茉莉花》,会唱该首歌曲的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学生投入的同时,我不失时机地介绍该曲的部分曲调缘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到民歌也是非常动听的,从而消除学生对民歌的偏见。
  
  五、有效地提问对课堂的整合很重要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提问必须面向全体丝丝入扣把握问题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吸收的知识营养。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更要摒弃“满堂问”等陈旧的提问方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问题,多提角度新颖具有挑战性激发好奇心激起学生求知欲的提问,使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如上《找找音乐》一课中提问生活中的“破铜烂铁”与音乐有什么关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利用临时发现的自然音源进行创造活动时,他们聚精会神地思考、讨论、操练,在破铜烂铁上敲打的同时,体验到探究学习的兴奋、共同合作的乐趣既创造中的愉悦。
  
  六、有效的把律动、器乐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1.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2. 在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用口琴吹奏歌曲的节奏、旋律外,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眼、耳、口的协调配合,而且通过演奏实践,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强艺术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使其更上一个台阶是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因此,当前的教师不但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更需要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感情。其次作为现代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信任学生、引导学生、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当然,我们决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丧失我们的培养目标,在音乐教育中要巧妙运用艺术形象“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
  
   作者简介:朱姝(1978- ),广州市东川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