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文化冲突中觉醒与抉择的尴尬
作者:张颖敏
关键词:原始文化;现代文化;价值观;文化冲突
《婼玛的十七岁》讲述了一个云南哈尼村寨的17岁哈尼族少女的故事,表面上看这是关于青春成长和懵懂爱情的故事,但这仅仅是影片的表层文本,影片叙事的深层文本则是展现人在原始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立冲突中选择生活方式的状态。影片的故事发生地选取在有浓郁原始文化气息的哈尼族村寨,尽管很多人还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但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中许多人也正在发生变化。故事的主人公婼玛就是在原始向古老的转变中徘徊的人,她被置于影片“故事”的前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作出选择,而处于“故事”背景中的人是阿明和到哈尼梯田旅游的游客,即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人。在古老和现代文化冲突碰撞中,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好奇地审视彼此,试图选择进入对方的世界,但过程伴随着像影片中十七岁少女的成长阵痛,结果也同样遭遇如成长般的尴尬。
一、原始意象和现代媒介的共存
《婼玛的十七岁》影像表意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解释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的冲突以及两种文化中人和自然的生存状态,揭示原始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肯定了哈尼人世界的生活价值,肯定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世界的存在价值。这种意义所指,是通过对中国古典绘画编码系统与摄影影像之间的置换加以完成的。空间的平面化和无限延伸,赋予画面空白以一种特定的涵义,也成为《婼玛的十七岁》的重要命题。影片在表现原生态自然景观的永恒和肃穆时,运用远景别、静止视点、空镜头等的拍摄方式,展现出无限延伸的空间范围。影像上的风格代码和意指代码,使《婼玛的十七岁》的影像表意既结合了叙事体系,又超越叙事,而产生了相对独立的意指功能和风格韵味。纺车、水车、水牛、和哈尼文化产生的土壤——哈尼梯田,在叙事层面上便作为哈尼人生存环境的意指符号,与群体性的哈尼村民和仪式化行为和而为一,《婼玛的十七岁》的影像层面就获得了、并必须承载更深广的意义内涵。
影片中最具影像表意功能的是层层叠叠、各个场景中的哈尼梯田。茫茫哀牢山,哈尼族人民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雕刻了无数大山,形成了上百万亩的农业生态奇观,它呈现出的森林、水、村寨、梯田的良性生态系统和壮丽的梯田景观世所罕见,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哈尼梯田在影片中不仅是环境的交代和点缀,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的升华。婼玛和奶奶以及祖祖辈辈的哈尼人都生活在这里,它蕴涵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相处、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明的“梯田文化”文化的特征,正是今天人类追求的精神。与古老的哈尼梯田相对的是现代社会中电梯,对于婼玛而言,电梯是她理想的世界,而梯田却是婼玛真实的世界。婼玛渴望到省城去体验坐电梯的感觉,她不停地幻想坐电梯时候的感受,并在自家的木楼梯上上下快速地跑跳。最后在婼玛病重昏迷的时候,她都梦见自己和阿明一起在电梯中,开心地笑着。阿明要走的时候来向她告别,告诉她不能带她去坐电梯了,满心失望的婼玛却没有太多地表露出自己的失望,反而在田埂上奔跑起来,微笑着和阿明说这就是在坐电梯。从她身上可以看到,原始古老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对于现代文化的迫不及待。而影片最后婼玛却没有离开,虽然没有出去,但外面的世界阻断了她的去路,在她的哭声中她意识到脚下的梯田自是有它存在的价值。在此处,影片揭示了它的主题:体现哈尼文化的价值,呼唤现代文化回归自然、反璞归真。
照相这个动作贯穿整部影片,生活中我们用照相这样的行为留住生活的精彩瞬间以保留一份回忆,或是纯粹的艺术行为以达到审美的享受。影片中,照相的行为分为三种:游客的观光照相,阿明的艺术摄影,婼玛的照相。正好对应上面的两种情况。游客照相行为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展开的,作为其景别内容的一定是陌生的、异类的事物或人。阿明虽然是现代文明的载体,但他对于原始哈尼梯田镜头的捕捉却少有猎奇式的“窥视”心态,在他眼中的哈尼梯田虽然是落后的,但一切又都是和谐的,他将其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表现出现代文明对原始文明的温和的关注。婼玛照相带有更深的寓意,她对游客照相态度的转变,看照片等动作都体现了她心理的变化,从讨厌被当作异类到乐于接受,从看外面的世界的微笑到看自己照片的微笑,从深层文本来看,正是象征着原始文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变化,从向往外界到关注自身,注重自己的生存价值。看照片中的自己是对自身的反省和迷恋,是重新肯定自己主体文化的尊严,用自己民族的方式唤醒新的生活,这也是影片的一个亮点。
哈尼语言和世界声音,这是影片采用的又一处对比,也是一个旧却常新的话题:民族的和世界的关系。影片大胆地采用哈尼族语对白来增加原生态的异域文化感,记录了哈尼这个中国的少数民族在全球化背景的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在世界的空间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影片中代表世界声音的是爱尔兰歌手恩雅的歌曲,她的歌属于世界音乐的范畴,她的专辑一度热销全球,当哈尼朴实的哈尼语和这样空灵天籁般的世界声音相碰撞并出现在一个场景中时,意想不到的是二者的和谐。特别是“好听”这样的话从一位哈尼老人的口中说出时。恩雅的歌声从精神的层次上,为婼玛提供了一个更为飘渺的想象空间,让她欣慰并让她对外界产生了美好的幻想。这是全球化的力量。也只能在全球化这样的背景下,哈尼的声音能被世界倾听才能成为可能,影片正是要传播这样的哈尼声音,使它也变成世界声音中和谐的一段韵律。
二、原始精神和现代观念的互斥
婼玛身上具备了哈尼人一切美好的特征:美丽、坚韧、勤劳、宽容、善良。除去这些,她还有十七岁这个年龄共有的经历:有梦想、第一次心动、朦胧的爱情、困惑、忧伤。婼玛是质朴单纯的原始哈尼文明的载体,她对阿明的好感源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到大都市去乘电梯的愿望也是抽象理念的情节呈现。于是,外来者以他的强势和个性冲击着封闭古老的小镇,带给婼玛这类“原住民”深切的文化影响。导演的深刻在于他并没有让年轻的婼玛承担过于沉重的使命,而是让婼玛自己来面对外面世界的新鲜诱惑,让婼玛自己来完成一个女性的成长。而隐藏在影片背后的几个层面的“身份认同”的内涵就像气象万千的哈尼梯田一样,次第为我们呈现,我们既听到了现代化急促的鼓点,又听到了哈尼少女痛。在影片中,那层叠铺展、线条柔美的哈尼梯田与婼玛青春的萌动相交织,书写着一个沉重的传统和现代冲突的寓言。
奶奶是婼玛相依为命的亲人,她代表着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是哈尼精神传统的坚守者。哈尼族的生活机械、简单、一陈不变,奶奶终日织布、放牛、做饭。她和外面的世界没有接触,因为她甚至不会说外面世界的“普通话”。从婼玛出生,奶奶就是这样活着,她也是这样。当婼玛接触了外界以后对外界产生了向往并尝试离开。在这样的过程中,奶奶始终都沉默着,只有纺车在以它的方式表达着复杂的心情。她让婼玛自己去尝试,在暗处以坚毅和不舍的眼神注视婼玛离开,而在婼玛被现实撞伤后为她招魂,也正是为迷失在现代文明中的人招魂,这里凸显了原始文化的价值。
阿明出现在婼玛的世界中,给婼玛带来了快乐和梦想。他让婼玛第一次接触到随身听这样的现代玩意,让婼玛第一次听到世界的声音,他让婼玛和游客照相赚钱,让婼玛第一次可以轻松地赚到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踏实地卖烤玉米。他给了一个十七岁少女希望并承诺带她去坐电梯……因此,婼玛暗生情愫是理所当然的事。当然,他还是击碎了婼玛的梦,虽然在影片最后似乎也实现了那样的承诺。阿明是现代价值观的体现者,婼玛则代表了原始的价值观。婼玛对阿明产生了依恋,也正是原始的价值观对现代价值观产生了观望,有了一种改变的向往。他打破了婼玛原有的平静,也正是现代价值观对原始价值观的入侵。而阿明对婼玛也有种淡淡的依恋,却也是现代价值观因缺失而对原始价值观的渴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