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山区群众文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沈春水




  摘要:山区,山大陂陡不便,农民居住分散,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有些地方文化事业还停留在四五十年代的水平。尽管九十年代以来,大呼要发展山区群众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但十几年过去了,山区文化变化甚微,还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较发达地区城镇相比差距很大。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环境;农民口味
  
  诏安县地处福建省南端闽粤交界处,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又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全县17个乡镇(区),乡镇都有文化站,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辖区内商品摊点数以万千,而文化市场却寥寥无几。文化站的处境十分困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无位子。九十年代,为发展山区文化事业,加强文化站的建设,地方财政还有一定的投资,县里每年还要召开一两次乡镇(区)文化专干会,各级政府每年就群众文化工作的安排部署还要议几次,在基层干部会上还要讲几句,年终考核,对各级政府还要作为政绩的单项指标,进行奖惩。那时,就诏安县从整体来看,群众文化事业呈现一个向前发展的新势头。但现在倒退了,这些形式取消了。
  2.无路子。有的地方政府,对群众在新时期对文化新需求从不调查过问,把群众文化事业当作份外事,无规则、安排。群众文化工作无路可走。
  3.无票子。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必需要经费,财政不投资,群众不集资。中央、省政府规定每年提取的文化经费,也被有些部门挪作他用,群众文化事业无经济基础,当然就谈不上发展。
  4.无人员。文化站是地方政府的一个事业机构,可是,无固定人员,摊子无人守,无人办事。
  5.无房子。文化站建立时,活动场所有的是借的,有的是租的。全是一些地处偏僻而破烂不堪的旧房,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房屋天穿地漏,无资金补修或新建,有的已被产权单位收回。文化站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6.文化站成了烂摊子。由于上述原因,瘫痪的文化站日益增多,大部分文化站是无牌,无戏。农村电影队消失了,图书摊不存在了,录像室成了垃圾堆,娱乐室空空如也,群众劳动之余,打麻将、扯金花、搞赌博。很多老实巴交的农民,积极参拜耶稣老神,进了“门徒会”。
  农村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凡是农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民精神比较充实的地方,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就好。而那些文化生活匮乏的地方,不论富裕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就抬头,社会治安恶化,干部群众关系紧张等现象突出,例如,诏安县西潭乡,32个行政村,77年成立文化站曾荣获福建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电影队常年巡回在广阔的农村,广播、电影等从未间断过。每年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放24场电影。近年来,这个乡四周的毗邻乡,程度不同,人员不等的有人参加“门陡会”参拜玉帝、观音,甚至有的还立庙成佛。然而,西潭乡的四万多人,无一人参加迷信组织。在科学种田方面,群众则很自觉积极。三千多亩芥菜,每年可收入180万元,几十万亩速生造林,迅速发展起来的畜牧业,连片的梯地等,都是在15年内相继发展起来的。治安稳定,干群团结,硬是有一种新气象,新风尚。
  由此可见,农村文化站生活是否健康、丰富绝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大事。
  怎样才能扭转山区群众文化工作的逆境,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呢?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健全机制,充实机构,增设人员。文化站是当地党政的一个常设事业机构,就得有固定工作人员在这个机械里工作,并保证其工资待遇。有人才能办事,而且才能办好事。
  第二,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可采取天上掉一点(即财政补一点),地上生一点(即社会集一点),自己创一点“三点制”。每年提取的文化事业费,要绝对做到专款专用,要纳入“人大”审计的监督范畴。对以前挪用的应及时追回。
  第三,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将文化站移修到交通较方便,人口较集中的当道地带,以便开展活动。同时为“以文补文”创造条件。
  第四,各级党政领导要深入调查,弄清群众在新时代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政策,就群众文化工作的任务、指标等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规划部署,年中有检查督促,年底有总结评比。要保证上、下级政令统一。抓群众文化事业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作为一项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求有利条件,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作者简介:沈春水(1957- ),男,福建诏安人,诏安县文化馆、文化站站长、文体局文管办副主任、文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助馆职称,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