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清代台湾的旱灾

作者:许惜清




  摘要:清代台湾是“多灾多难”像地区,水灾、风灾、地震和旱灾都给台湾造成很大的灾难。不像前三种灾害,旱灾在台湾发生的并不频繁。但是旱灾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台湾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清代;台湾;旱灾影响
  
  台湾降雨量丰富,但降雨量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导致旱灾时常发生。台湾旱灾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康熙意识到:“台湾地方洼下,一遇亢旱,既至歉收”,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严重的旱情使致粮食颗粒无收,饥饿的灾民流离失所。乾隆皇帝认为“台湾若成旱灾,不比内地;一切应加之意也。”
  
  一、灾情概况
  
  笔者根据地方志和相关史料统计,清代台湾共发生24次旱灾。台湾旱灾发生频率不如其他灾害(如地震或水灾)高,但是它所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其他自然灾害。
  清朝台湾的旱灾共有24次多发生在夏季,比例超过了46%,其次是秋旱,再次为春旱,冬季没有旱灾的记录。可见清代台湾的旱灾以夏、秋旱为主。
  嘉庆后到台湾被日本占领的101年发生旱灾次数总和与台湾人清版图后的康雍乾113年比是17:7。早期有关灾害的记录比较简略,难免有所疏漏,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越到后期旱灾发生频率越高。
  这些旱灾主要但是发生在台湾的西部地区。澎湖地区就发生了9次。南部的旱情几乎都是发生在秋季,而中、北地区的旱情主要是在夏季,澎湖的旱灾主要是发生在夏季。
  
  二、旱灾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台湾岛的气候主要是由台湾的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旱灾是长期无雨或者降雨偏少致使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甚至干涸造成的自然灾害。即雨水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是造成旱灾的直接原因。台湾北部地区的气候是“春多阴雨”而秋季则“雨少风多”,北部地区因为春夏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在秋季发生旱情的次数就比较多。而南部则是“春苦旱,秋苦潦”,台湾的南部在春夏经常出现旱灾。澎湖没有山岭和河流,岛上土壤贫瘠,澎湖岛又处于雨影区,所以雨水很少,供给不足。澎湖是全台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因此旱灾发生的频率较全台其他地方高。
  
  (二)人为因素
  旱灾主要都是发生在台湾的西部,因为,西部是平原盆地,台湾早期开发是在西部进行的,农业较发达,最早的开发是在西南部开始的,西南部开发较早,植被破坏也较严重。所以一旦旱情发生,受灾也较严重。东部是原始森林和山区,人类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没有人类的活动,也就无灾害的概念。
  台湾原来是森林茂密的地方,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收复,大陆移民不断迁入,渡台的人“因贪地宽可以私恳,故冒险渡台。”台湾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生存最为重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以砍伐树木作为谋生手段,“内山林木丛杂,多不可辨,樵子采伐鬻于市”;在彰化县大肚山,“山麓树木阴翳,樵采者行歌互答”,毁林造田是解决温饱问题最重要的措施,“烈山焚长茅,漫天焚老木……水工开浚,上引飞瀑,高高下下成良田。”人们在增加大量耕地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植被,给大自然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随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进行,台人大量砍伐树木造船制器。在众多的木材中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的是樟木,既可以造船和制器,也可以熬脑。樟脑是台湾特产,所获利润丰厚。樟脑由私人熬脑,到清政府先后设立了兼办、专办脑务的机构,以及到清朝后期洋人也在台湾设立洋行熬脑。“歼人牟利,私熬日盛,法令几不能禁”。政府、洋人、台民大批“入山开垦,伐樟熬脑”。
  人们只重视经济利益,不合理地大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灾荒频繁发生,且越到后期灾情越严重的原因。大肆砍伐森林的结果,必然是减少了土壤的蓄水量,不利于水土的保持,必然增加旱灾发生的可能性。
  农作物受旱有些是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备,甚至歉收。“盖稻为水谷,自播种以至秋成,皆须深水浸之。”在道光十六年台、风、彰接壤之区却“数十里而不见有沟渠之水耕者”,因此出现“数日不雨,而水涸矣。又数日不雨,而苗枯槁矣”。农业要发展,水利建设如果跟不上,没能掌握农作物的习性合理耕种,只会加重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天灾酿成了人祸,人祸加重了天灾,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三、旱灾的影响
  
  旱灾是影响农作物生长最主要的负面因素,而且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在台湾的方志中多有这样的记载:
  乾隆二十三年秋,“风山县大旱,禾稼损伤”。
  农作物受损致使粮食歉收,“米价腾贵”。旱灾过后由于粮食歉收,米价贵,饥荒现象经常出现,继旱灾后,时有水灾发生的事例。如光绪十九年四月,大旱。六月,大雨,溪流涌涨,冲坏民舍甚多。旱田园被崩者数百甲。是岁大饥。旱灾继之以水灾更加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旱灾后经常出现伴生灾害,如旱灾后出现疫病流行和蝗灾。在清朝台湾发生的30次旱灾后,出现了一次蝗灾,两次疫病。台湾被人们称为“瘴乡”,饥荒使人们体质虚弱,更容易传染疫情。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蝗”,蝗灾的发生也多和干旱的天气有关。同治十一年夏澎湖在发生旱灾的同时出现了蝗灾。夏季天气酷热,有利于蝗螟幼虫的发育,气候干燥,蝗灾就会迅速蔓延。蝗虫的大量存在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加重了灾情。
  
  四、灾后的应对
  
  干旱在绵延之际,官方的祈雨活动就展开了,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灾害的措施,也是人们面对灾害无奈的选择。人们一般在庙宇,更多的是在城隍庙进行祈雨活动,“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人们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乞求于神灵的庇佑。连续的干旱,百姓更是无力抵抗,他们“天旱亦祈祷,通社男女五日不出门,不举火、不食烟,惟食芋干。得雨后,亦不出门。五日谢雨,名曰‘起向’”。面对旱灾,上至政府,下至百姓却在操持祈雨之礼,而不是积极组织或者从事抗灾活动,致使旱情无法得到减轻。
  当灾害已经形成后,政府一般采取的是缓征、免征、加赈、平粜等措施。在灾害发生时政府会采取其中的某种或几种赈灾方式。如乾隆十三年秋凤山等地方发生旱灾,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将新旧钱粮暂缓催征,一面查明被灾轻重,将极贫户口照例先行抚恤一月余,俟察看情形,应借给耔本者酌量借给,应加赈者酌量赈给以恤灾黎。随着勘灾的深入,把受灾人口具体分为“极贫”、“次贫”,并且分别根据大、小口进行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