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端午节廊桥走桥信仰民俗初探
作者:叶其炎 叶信鸿
元宝纸钱。桥头庙的神灵也未受冷落。如登龙桥头庙的神灵也会同时享受信众的香火祭拜。走桥念经者中,信佛的在俗居士占相当大比例,笔者在政和水弄桥看到大多数信众胸前挂的都是佛教的念经袋,证实这一判断。廊桥上护桥又渡人的观音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主祀的神灵。登龙桥与水弄桥都主祀观音。来走桥的人未必都信佛或会念经信佛,也有信道教或民间信仰者。民间信仰者是占多数。不管哪一类信仰的信众(基督、天主教除外),观音均能满足绝大多数信众的需求。从神灵功能上看观音除满足人们镇水护桥需求外,还能满足山区农业经济驱动下的人们的祈子、怯病、祈福禳灾等需求。也可说主要是生育女神信仰。闽东廊桥主祀神基本是观音与临水夫人。配祀的神灵与桥头庙的神灵还能满足信众其它方面的需求。走桥民俗中,廊桥上的神灵功能从一个侧面放映了地域性民间信仰的特征。
2.走桥、祈祷、念经:祭拜完神明,通常到上午11点左右即开始走桥、祈祷、念经。实际上这些活动是穿插重复进行。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也有人祭拜完神明就开始走桥念经。走桥一开始同时也伴随着祈祷、念经。即使不会念经,但总会祈祷,可以跟在会念经的人的背后走。出声或默念自己来走桥的心愿,有现实生存中的愿望,也有对死后灵魂顺利过桥的祈求。因为在普通民众的民间信仰观念中人死后灵魂都要过阴间奈何桥。一般来说,走桥目的主要是为了死后能顺利通过阴间的金、银、奈何桥。走桥有俗传规矩:走桥时,不能只走到半中间就回头,要走透头尾两边桥头。从一边桥头走到另一边桥头,一座桥总共要走七周。桥内走时要绕桥两边走。显然这暗示着能顺利过阴间之桥。而且,人们常用现实中的廊桥象征阴间的金、银、奈何桥。例如政和镇前一带坂头花桥象征金桥,富垅桥象征银桥,水弄桥象征奈何桥。祈祷是向神明祷告以祈福,包括现实生活中人的各种愿望——健康、平安、升官、发财、祈子、功名等。笔者有幸在政和水弄桥上拍到所谓的“依据”与“祷文”。走桥的人相当一部分会念经,会念经的人多数信佛。所念的经文有《观音经》、《过桥经》等。《过桥经》一定要念,其余随个人喜好而选择。笔者在政和水弄桥拍到一本《走桥经》,具体包括“午时点香经”、“正堂拜佛经”、“十个修行经”等四十多种经。念经在走桥活动中持续的时间最长,通常持续到下午四、五点,直到活动结束。周宁念经者几乎是妇女,政和男性也有相当一部分。如果有做仪式,则请道士做道场。可见佛、道、民间信仰都渗入这种信仰空间,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走桥民俗活动中有明确的信仰目的,既包含了现世生活中对神灵的祈求,更体现了在灵魂观念主导下对来生的初级期盼。是典型的民间信仰在行为上的体现。
3.投粽祭屈:近午时(11点至1点之间)便开始投粽祭屈活动。投粽的地点是在廊桥朝上游的开窗处。两个粽子已用彩丝带捆好。彩带上贯穿着六枚钱币。投粽前用一边手提住系着粽子的彩带,并将手伸出廊桥窗外河流上方,一边念经:一个粽子一个装。一个粽子落溪中。一头粽,一头钱。给你扔粽保家运,祝我子孙男女油麻福贵福寿长。念后即可将粽子扔到桥下。以前,粮食紧缺。投粽后常有很多人去拣桥下的粽子。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桥下粽子则没人拣。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观念的变化与民俗的变异。当问及普通信众投粽祭谁时,信众还能模糊地说出是以前一位投水的爱国官吏——屈原神。可见流风所及,虽历经沧桑,端午节投粽祭屈这种楚民俗之影响依然深远。屈原不仅衍化为水神被民间认可并广为流传。而且作为爱国官员的象征,虽愈千年,人们的祭奠热情仍未衰减。可见爱国精神具有的永恒魅力。投粽祭屈是端午走桥民俗中属于民间俗信的精华。对弘扬民间爱国精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投粽祭屈是整个端午节走桥民俗最值得称道的主题。祭屈不仅是中国端午民俗的核心主题,也是中国端午民俗长久不衰的精神信仰源泉。
4.招待外村信众:本村信众投粽后基本会回家吃午餐。外村来的信众也不会被冷落。廊桥所在地村落的热心群众(多是来参加走桥的外村信众的亲戚),会将米饭与丰盛的素菜送到廊桥附近,无偿招待外来信众。还摆上清茶与丰富的糖果、茶点。招待对象不只是熟人与亲戚,也包括陌生信众。所以走桥民俗也是整合周边村落关系的一种纽带,促进周边村落民众关系的和谐。在政和水弄桥做田野调查中,笔者就在招待者热情招呼下到桥头附近的延益亭免费用餐。整个亭子在端午节这一天成了临时招待所。上梨洋村热心群众在此热情招待了周围村落来走桥的所有信众。这里温情融融,乡民纯朴、真诚的关心让人深受感染。也许正是这种来自村民无偿的招待保证了走桥民俗在一天里得以顺利开展,也是端午走桥民俗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之一。
可见,端午节廊桥走桥民俗是包含多项内容的信仰民俗,投粽祭屈并不能代表全部内容。它包含上香烧纸、供祭桥神与桥头庙神灵、走桥、祈祷、念经、投粽祭屈、亲属招待等多项内容。从祭祀的对象看,不仅祭屈原,还祭桥神与桥头庙神。从祭祀目的看,不仅是对屈原的怀念,还包含民众对神灵的现实性的祈福禳灾需求以及鬼魂观念对人们现实生活影响的反映——死后如何顺利过阴间之奈何桥等。显然,这是一种历经千余年在传承中变异的楚民俗遗存。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不为多数人所认识,养在山区人不知,而且正逐渐步步走向消失、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笔者今年端午节曾到屏南千乘桥准备看走桥民俗。不料却扑空,但愿此文能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