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浅谈中国原始先民发式
作者:夏 雨
关键词:原始发式;上古时代;商周时期
一、上古时代
古代先民的发式很有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是披发、短发和辨发几种形式。
披发是古代先民发型中最古老的一种发式,有悠久的历史。直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许多地区的居民,仍保留着这种妆饰风俗。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曾经发掘出一件人头形器口的彩陶瓶,人像的五官及发式被塑造的非常具体:双眼深邃,鼻翼隆起,额前垂覆着一排整齐的短发,显然是经过修剪而成;其余头发则由上而下自然垂落,披及肩背。这是迄今所见塑有人像的彩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作品,它的确切年代,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距今有五千余年的历史。
甘肃东乡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残片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作品,在这块残存的陶片上,不仅画出披发之状,还清楚地描绘出以发覆面的情况。另外,青海乐都、甘肃永昌等地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时期的彩陶器上,也绘有披发的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物的面颊上,都绘有一些明显的黑色线条,以象征下垂的头发。青海柳湾出土的彩绘人像陶壶更加典型,在这件陶器上,绘有一裸体人像,人像的头部作披发之状,脸部还绘有墨线数道,使人一看便知道那是覆盖着一层稀疏的头发。由于该人像的乳房、生殖器等部位被描绘的非常细致,可确定其为女性。据此可知,在西北地区的妇女中,也流行着披发覆面的习俗。
和披发相对的是短发,古代部分地区的居民曾流行过这种发式。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的一座墓葬里,曾发掘出一只彩陶瓶,瓶口作人头像,人像的额部两侧和颅后,各塑有突出的头发:前额和两鬓垂有一排整齐的弧形短发,上刻垂直的线条,表示头发自然下垂,颅后部分的头发则平至耳垂。这件器物的出土,表明早在五千年前生活在渭水上游的先民已崇尚短发。另外,居住在江南地区的吴人,也以短发为尚。《左传·哀公七年》中就有“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的记载。吴人断发文身,主要是为了便于生存,因其生活在水乡泽国,以捕鱼捉虾为生,身披长发,潜水不便,还难免被水草纠缠,所以只能将头发剪短。
辫发又称编发,它的具体做法是将头发析分为数缕,尔后纠结成辫。这种发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狼山沟的原始岩画上,画有一圈形人面图,人面的双眼及耳、嘴等器官具备,其头顶部位,分别画有两条较粗的弧线,即为发辫之状。另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彩绘陶盆上,也画有辫发的人物形象。画面被绘制在内壁,有三组人物,每组五人,互相携手,作踏歌舞蹈姿势。人物的面部服装无从识别,但每人脑后垂下的一根短辫却清晰可见。这件彩绘陶盆的制作年代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时期,也经历了五千余年的漫长岁月。
二、商周时期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条辫子,然后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殷墟古墓出土的玉石俑中有不少反映。除辫发以外,还有冠巾。冠巾的现象出现于商代,普及于周代。从现存的周代玉、石、陶、铜人物俑来看,当时的男子几乎都带有冠帽,很少科头露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风尚。商代巾帽比较简单,通常作帽箍式,它的基本形制,与早期的束发器相同,两者之间存在着沿革关系。所不同的是束发器的材料,多用兽骨玉石,而商代巾帽则用丝绸布帛。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俑巾帽上,还刻有明显的几何图案印纹,可见当时所用的材料已相当精致。周代巾帽的形式,比商代丰富,除“帽箍”之外还有平行、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两边翻卷等形状。太凡低而平者,为普通人所戴,高而尖者,为贵族阶层所戴。其中的部分形制,可能与史籍所称的“毋追冠”、“委帽冠”或“章冠”有关,惟史料记载极其粗略,目前还难以确定其具体名称。
商代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其辫发样式,大多卷曲垂肩。头上也套有“帽箍”式的冠巾。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玉女佩来看,当时妇女的发上,还插有对笄。这种发式不仅女子使用,男子也用以簪发,且以笄的质料来区分贵贱。据《说文》称:“笄端刻鸡形,士以骨为之,大夫以象(牙)为之。”
三、结语
我国原始先民抽象形的髻式,从各种结构来表达着人们的性格心理和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先民的头部历来斑斓似锦,璀璨夺目,对头式的造型十分重视,许多塑造已非一般,加上受外部民族的影响,更在形式变化上大力修饰。历史上每个朝代,无论其发式变化多么纷繁,但与着装在风格上都是十分统一,可以说达到了形象的完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