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谈声乐教学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马士影




  【摘要】声乐教学中充满了对立统一关系。如呼与吸、松与紧、元音与辅音、技与情等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辨证的。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掌握了、解决了矛盾,才能在声乐教学中进入更高的境界,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加明确,我们学生不单会唱,更要有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诠释发声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对立统一关系;理论指导
  
  一、呼与吸
  
  呼与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是有区别的,在生活中人人都会呼吸,本能而自然地吸进去呼出来,循环往复地呼吸着。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
  自然状态中的气息是由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在交替工作达到一种自然的协调配合,产生一呼一吸,以满足正常人的生理需要。而在歌唱中就不一样了,发出声音需要气息支持,要求在发声时呼气肌肉群要保持吸气肌肉群的状态,“呼”与“吸”是两组相对的肌肉群。在歌唱时,要求吸气肌肉群在呼气的过程中不能休息,而要继续保持打开的状态,使呼与吸的对抗变成一种压力,把气用得均匀而有控制,这就是歌唱的动力。
  在实际的训练中,吸气肌肉群的工作更重要,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使它善于与呼气肌肉群合作产生压力,支持歌唱。这一组矛盾掌握得越好,歌唱者的呼吸能力和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就越好。
  
  二、松与紧
  
  声乐教学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初学者,一唱歌就紧张得要命,有的手足无措,有的青筋突出,声嘶力竭。有的则松松垮垮无精打采,貌似放松,实为消极,时间稍长,就会感到胸憋难受,力不从心。其实,学习歌唱中始终围绕着放松与积极这组矛盾,它直接影响发声运动的整个过程,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这一组矛盾,就会使发声走向极端,或出现喊叫,尖亮的声音,或出现漏气、抖动、发暗的声音。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组矛盾的关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积极与放松是关系到能否发出正确声音的关键,还取决于歌唱者的心理调整。
  歌唱中的放松是指所有不参与歌唱发声运动的器官、肌肉,在发声的整个过程中不参与、不干扰。这主要是指下颚、舌根、颈部肌肉、上胸、双肩、双臂。歌唱中的积极是指呼吸的一对肌肉、上颚抬起、鼻腔打开、咽壁有力。
  歌唱中的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的,既不能放松得没有筋骨,也不能紧张得失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放松的基础是自信,演唱者越自信,心理和生理就越放松,越能发挥出演唱水平,自信心差,心理和生理就越紧张,越唱不好。而适度紧张,适度放松,才会有强烈的歌唱欲望和表现激情。
  
  三、元音与辅音
  
  人类语言中的语音,由两种音构成,一种是元音,一种是辅音。歌唱,主要是唱好元音,因为人声发出来的能延长音基本都是元音,歌唱中唱好元音能使声音流畅、美化而富有色彩性。但是所有的辅音都在喉、齿、牙、舌、唇出现,如何在歌唱中既要做到母音统一,又要做到吐字清晰,这就出现了元音和辅音的矛盾。
  在歌唱中我们要求的五个元音a、e、i、o、u要发在基本一致的“内口”里,这样发出的母音音色统一、连贯,不会出现某个母音过亮,过暗的现象。一些人往往为了把字咬清楚,而把力量放在了喉、齿、牙、舌、唇上,他没有想到,在这些部位发出的声音没有经过口咽腔这个共鸣腔而直接就出来,完全是没有共鸣,没有泛音的辅音,所以不管你如何用力,都不可能产生圆润的声音。而只有把字放在口腔内才能产生有共鸣的声音。在中国的语言中指出一个字分字头——字身——字尾,就是解决元音与辅音矛盾的办法。字头即辅音,字身即元音,字尾即归韵,歌唱吐字时在不破坏元音的统一位置的前提下,读出辅音,延长元音,正确归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母音纯正,吐字清晰,声音连贯。
  
  四、上与下
  
  歌唱时要求下巴、喉部保持在吸气的位置上,这是一个十分放松而适合歌唱的位置,而同时要求上颚抬起打开鼻腔形成哈欠,开始打喷嚏的状态,这实际上在口咽腔部位形成一个反方向的对抗作用。在此基础上练习把歌唱中常用的母音放在口咽腔内发出才能有较完美的母音出现,若是这组对抗掌握不好,向上的对抗少了,会出现音位偏低,音准偏低。反之,向下的对抗少了,喉头向上提起,上胸紧张,声音发白,发直。因此这组对抗所形成的是除呼吸以外十分重要的腔体准备,不然就无共鸣可言,学习歌唱也只是一句空话。
  简单地讲以上下鄂为中线,下鄂、喉头顺着吸气的方向保持放松向下,上颚抬起,鼻腔打开,保持向上运动的方向,形成一个放松而通畅的呼吸通道和适合歌唱的共鸣腔。有了这个稳定的打开的内口,在此内口中练习所有的母音。从口咽腔向上到鼻咽腔,向下到喉咽腔,大气管形成一个适合歌唱的管道,就产生了圆润的音色。
  
  五、技与情
  
  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与,而且包括你的灵魂。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要想更好地表现艺术,必先掌握技术,技术是表现艺术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良好的歌唱技术,纵使你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也难于完美地表现出来。声与情是辨证的统一,相辅相成。要达到“唱情”,必须借助于“唱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没有“唱声”之功,也就无法达到“唱”情的目的。“技”是重要的,没有“技”也就无所谓“艺”,没有纯熟的技巧,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艺术表现。但过分地强调,一味地追求声乐技巧,就会成为声音的奴隶。唱歌要用心,唱歌要用情,唱歌要唱词,唱歌不惟声。我国老一辈的歌唱家郭兰英的一曲《绣金编》、青年歌唱家戴玉强唱的《你是这样的人》,如泣如诉,声情并茂,感天动地;流行歌手李娜的《青藏高压》,刘欢的《好汉歌》,唱得如痴如醉,感人至深。她们的演唱炉火纯青,都达到了技与情的完美体现和高度统一,很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晋瑗,李晋玮.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东出版社,2003.
  [2]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赵淑云.走近音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马士影(1972- ),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