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论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审美情态
作者:黄 煌
不同类型的湘西土家族民歌所体现出来的曲式的美各不相同,以下以山歌、小调、号子为例进行论述。
土家族山歌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别。“四句头”的歌词为7字4句,如湖南龙山永顺等县流行的土家语四句头平腔山歌,保靖县流行的沿河腔﹑坡头腔﹐龙山县的洛塔山歌﹐鄂西鹤峰太平的茅坝山歌等。“五句子”﹐是由一个重复的上下句中间插进一个变化句而成。其结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流行在保靖﹑永顺及桑植的五句歌﹐变化句插在 2﹑3句之间﹔一种是流行在桑植偏远山村的五句歌﹐其变化句插在3﹑4句之间﹐手法特殊﹐别具一格。连八句﹐主要流行鄂西地区。由前后若干五字句中间插入 ﹐字数规整﹐连说带唱﹐成八句数板。“穿歌子”﹐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高腔山歌。由“四句子”和“五句子”组成。[7]
湘西土家族小调歌曲《咚咚喹》的曲式结构由重复型双句体(上、下句)组成,其中有插句:a+c+b+a+c+a║:b:║。词曲并不是方块的上、下句,而是按词句的多少,把一个乐句任意反复,因此,b句在全曲的结束部分连续反复了三次之多。[8]
劳动号子,分二声号子﹑三声号子﹑四声号子及间接号子 4种。三声号子是由於领唱﹑齐唱用三句不同曲调而得名,四声号子只有 8小节﹐领唱﹑合唱各有四句不同的曲调。儿歌,曲调多由上﹑下句组成﹐节奏平稳。[7]
综上所述,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曲调、歌词、声腔、曲式等方面。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湘西土家族民歌的美和其他艺术美一样,是人民群众主观能动地创造的产物,同时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根基。我们通过研究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审美情态,找出它自身存在的某些美的规律,对它继承、推广以及被其他艺术所借鉴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湘西自治州文化局,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施方案,2007.
[2]胡远慧.湘西土家族民歌分类管见[J].广州大学学报.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蒲亨强.音乐游记―鄂湘土家民歌采风录[J].音乐爱好者,1999,(4).
[5]崔思集,李虹.“毕兹卡”的歌―湘西土家族民间歌曲探幽[J].音乐创作2006,(2).
[6]黄满芳,黄晓芳.湘西土家族“酉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美初探[J].艺术教育,2006,(12).
[7]http://baike.baidu.com/view/113159 4.html
[8]花老虎.湘西土家族民歌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作者简介】黄煌(1971- ),女,广东佛山市三中高中部一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