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探究
作者:程 燕
第二,跳麻姐姐。这里的麻姐姐指的便是麻姑,东晋葛洪的《神仙传》称其为仙女。跳麻姐姐就是请神附体,借机祈祷问事,类似于旧时农村盛行的跳大神、请乩童,具有较浓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在古代,人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这样一种活动也无可厚非,跳麻姐姐建国前流行于西和县众多村镇的乞巧活动中,现在已不多见。由此可以看出乞巧这一民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一些变化,逐渐向着一种健康的,表达良好祈福心愿的民风民俗演变。
第三,手革半搭桥。这是乞巧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手搭桥。每年端午节,西和地区的少男、少女和儿童都有绑手革半的风俗,即把红头绳编成各种花样系在腕上,谓之手革半,以此求得吉祥、平安,待到七月初七时再解去。而姑娘们的手革半还另有一种作用,那就是到乞巧时,专为巧娘娘下凡上天过天河时搭桥用。据传说,王母娘娘用金钗在天上划了一下,即刻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将牛郎织女阻隔在两岸。从此,巧娘娘下凡上天,必须先要搭一座天桥,搭桥需要好多绳子,与牛郎一起劳动的老黄牛,跑到各村镇告诉乞巧的姑娘,手革半是最好的搭桥绳子。为了尽快的搭好天桥,使巧娘娘能够顺利的渡过天河,乞巧时就有了手革半搭桥仪式。这个仪式的作用是鼓励更多的人参加乞巧活动。
第四,迎巧水。为了举办“照瓣卜巧”,往往需要一定量的水。从哪里汲水在西和县的乞巧活动中是大有讲究的,这个水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量充沛供给的人口众多;二是距离乞巧点较远。如建国前的西和县城外东泉,现在的西和县十里乡九眼泉等,就是祈神迎水的理想地点。这第一点较易理解,而第二点中为什么要距离远呢?因为祈神迎水仪式,是展示一个乞巧点的乞巧水平和姑娘们靓丽模样的最佳时机。许多姑娘们着意打扮一番,排列成队,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有相互比较的含义。
三、保护发展之路
我国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优秀的民间文化大多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来传承的,通过民俗活动来体现广大民众的意识、情感和精神,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希望,表达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西和县的“乞巧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仪式隆重,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西和拥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山水秀美,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文化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西和县大力挖掘民间文化艺术,整理出版了《仇池风——陇南山歌》等十余部文艺作品,成功举办了“仇池文化艺术节”,西和羊皮扇鼓舞亮相央视。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西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相信,“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这一殊荣的获得,将进一步挖掘、传承西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展示西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和时代风采,让西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和,为西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西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乞巧”民俗进行系统挖掘,搜集整理文字、实物等资料,并成功申报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神奇的历史文化为这里形成了富足的现代旅游资源。二OO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农历七月七日),甘肃西和县曾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乞巧节,成为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开拓性项目。今年又以“乞巧”民俗为内容,举办了首届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深受省内外专家的好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成功申报,对提升西和的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抢救、保护和宏扬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于振兴中国传统民俗的呼吁一直没有间断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到节会经济的复苏,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努力。这种“全方位努力”的最终结果就是,民俗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和所有传统文化相同的是,民俗文化的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相应的经济支撑,离开了物质基础背景的文化始终是单调和短效的。近年来,甘肃“庆阳香包节”、“什川梨花节”等无一不是把传统民俗文化和地方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我认为,“乞巧”眼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融合下走得更远,而把民俗文化本身的潜力与当地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结合起来,也是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首先要解决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逵夫.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柯杨.西和乞巧节 华夏数第一——关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乞巧节的调查报告.CCTV,2007,(1).
[4]杨克栋.仇池乞巧风俗录[J].西和县文联《仇池》,2006,(3).
【作者简介】程燕(1980-),女,河南开封人,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导师:郝苏民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