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渐行渐远的山东秦腔

作者:崔 琴




  [摘要]东路梆子,又名章丘梆子,亦称“山东讴”,是流行于山东的梆子腔系的古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它是明末清初时,经山陕艺人跟随商船来山东谋生而传入此地的。剧种的发展几经波折,而其流传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其韵味独特的唱腔音乐是山东梆子腔系的一枝奇葩。
  [关键词]东路梆子;唱腔音乐;山东秦腔
  
  东路梆子,又名章丘梆子,亦称“山东讴”,是流行于山东的梆子腔系的古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据《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载:“在明末清初时,山西和陕西梆子的流散艺人,跟随一些山西商人,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山陕梆子(当时群众称为梆子腔)在山东沿黄河两岸的章丘、历城、惠民,济阳等地逐渐兴起。”至清代乾隆末期,这种梆子腔以章丘为最盛行,所以取名为“章丘梆子”。章丘梆子和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并且都叫“棒子腔”,为区别这两种梆子,因章丘梆子主要流行:于济南以东,所以改名为“东路梆子”,横笛梆子主要流行于济南以西和西北,即称为“西路梆子”。东路梆子在历史上曾有过“三合班”、“四合班”的演出形式,即东路梆子、西路梆子、皮黄等不同剧种声腔同台演出。这种联合演出的班子,声腔艺术处于“百腔杂陈”的局面。这位东路梆子声腔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不断吸收借鉴其它兄弟剧种的声腔,使之融汇于本剧种之中,从而形成了以梆子腔为主,兼有其它多种声腔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东路梆子唱腔。
  
  一、东路梆子的历史与沿革
  
  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以惠民为中心的老艺人张广成、张久成等人,对东路梆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整个渤海地带。每逢庙会、集会演戏都常东路梆子。至清代后期。东路梆子的流行区域遍及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河北省南部几个县。这一时期,各地东路梆子科班和戏班兴办起来,如章丘的“同字科班”,惠民县的“全字科班”和“头堡科班”,滨县的“顺字科班”,无棣县的“康吉科班”,商河县的“万字科班”等。
  晚清时期,以周康、周买子、贾兴、连拐子组成的班社,在当地颇有影响。周康擅演红生戏《古城会》、《单刀会》等,雄姿威严,气度不凡。当时民间流传“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看周康”,“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公”等说法。当时,东路梆子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等已分工比较明确。生行有分红生、小生、武生、须生。旦角份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净行份大花脸、二花脸。丑即三花脸,兼演彩旦。当时比较出色的旦角演员是惠民县大桑落墅韩龙章村的韩振铎(艺名咬断弦),嗓音高亢嘹亮,文武昆乱不当。以他为首组成的“五虎班”,主要成员有无棣县的刘长庚、卜云秀,乐陵县的房凤亭、王鹤先,商河县的王延贞(小路子)等。由于阵容整齐,剧目丰富,演出水平较高,流动范围日益扩大。以章丘、惠民为中心,东到昌潍地区西部的益都、寿光;西到历城、济南。以及德州地区东部的沾化、乐陵;往北到过河北省的盐山、沧州以及天津;向南到过泰安、兖州、济宁等地。
  清末民初,整个渤海区及胶东、鲁中南等地东路梆子盛行。当时最出名的是以郭廉孝为代表的济南“三合班”曾红边与济南、潍坊、济宁、兖州等地。京剧著名演员汪笑侬到济南演出时,仰慕其名,曾停了演出去看郭廉孝的戏,并大家赞扬他的精湛的表演艺术。他善演须生,嗓音洪亮,唱腔感人,身怀甩纱帽、踢鞋等绝技。20世纪20年代,东路梆子曾与肘鼓子(五音戏前身)、化妆杨芹(吕剧前身)同台演出,为这些新兴剧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营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鲁北一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戏班解体,艺人流散。加以著名演员相继去世,决计失传,后继乏人。至20世纪四十年代末,东路梆子举重濒临绝境,奄奄一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东路梆子得到扶持,呈现生机。惠民县调集一些有一定艺术造诣的老艺人,成立了:“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并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使东路梆子这一剧种又得以恢复和发展。1954年,以艺人刘长庚、左兴明等为首排演了《打侄上坟》、《捡柴》两剧,赴省参加了首届戏曲会演。1956年,又以《白虎帐》参加了省第二届戏曲会演。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即于1967年6月被迫解散,自此时起,东路梆子已元专业演出团体,只是在惠民、无棣、商河、乐陵等县的农村。尚有业余团体存在,并时有演出活动。
  
  二、东路梆子的唱腔音乐
  
  (一)唱腔音乐的类别
  东路梆子的唱腔音乐,按照不同的结构及来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别。即属板腔体的梆子腔和以曲牌体为主的其它各种唱腔。
  梆子腔是该剧中的基本声腔,也是唱腔的主体部分。在这类唱腔中,以[二板]为其基本板式,在保留其旋法、调式及旋律风格等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运用板腔体戏曲的变奏原则,以伸展、紧缩、拆散等手法,发展出[大一板]、[三板]、[四板]、[尖板]、[小尖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叫板]、[吟板]等各种不同的板式,并可相互组合为成套唱腔。以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大一板],亦称[慢板],一板三眼,4/4记谱。每句大都眼上起唱,尾音落在板上。由一个对应的上下旬所构成的段落为其基本结构单位。众多个上下句的反复和变化反复构成一个完整的唱段。上句堕落6音,下句落音为5[大一板]市东路梆子唱腔中演唱速度最慢的一种板式,亦为常用的主要板式之一,一般多用于抒情性的唱段。如《天仙配》中董永唱段。
  [二版],又叫[原版],4/4,或2/4拍子记谱。它比[大一板]的演唱速度快,唱腔和过门的句幅短,其它方面如曲调、结构等均与[大一板]相同。
  [三板],亦称[流水板]。一板一眼,2/4拍子记谱。一般为眼起板落。七字句上下句幅各位六板,十字句句幅为八板。但在实际演唱中,上下句句幅的长短变化非常灵活。上句腔常在第二和第三分句之间插入一个四板的过门,上句腔则多为一气呵成。[三板]的演唱速度较快,旋律流畅,句间过门可有可无,句幅可长可短,可塑性较强,多用于叙事性唱段。
  [四板],又叫[四梆子]。由板无眼,是东路梆子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板式。多用于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
  [尖板],是一种无板无眼,节拍自由的散板唱腔。其基本形态与河北梆子中的[尖板]非常相似。它主要用来表现激动的情绪,如“晴天霹雳”、“怒发冲冠”等,也能表现自思自叹、哀怨惆怅以及绝望等低沉的情绪。如《反徐州》中徐达唱段。
  [一句一打],是东路梆子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板式,属有板无眼或无板无眼。此板式可塑性较大,各种人物的唱腔都能适应。慢唱时可表现叙事性的情绪,快唱时则可表达异常激昂的情感。
  [三泣板],是一种散唱板式,多为一句,然后转入其它板式继续演唱。各腔节之间加用打击乐器烘托气氛。一般多用于塑造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