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赫哲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保护

作者:田会明




  [摘要]赫哲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从赫哲族的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几个角度,阐述了赫哲族传统文化面临流变和消失的严峻形势,并从宏观上提出一些保护措施,从而使赫哲族传统而独特的优秀文化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以鱼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历史上曾称其为“鱼皮部”和“使犬部”。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赫哲族历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与赫哲族的形成发展同步展开,相互影响。
  
  一、源远流长的赫哲族传统文化
  
  赫哲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肃慎、挹娄、勿吉、野人女真(明初女真分3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称“野人女真”)等古代渔猎民族,均与赫哲族有着历史渊源,赫哲族也是由明代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赫哲族文化由肃慎、挹娄、勿吉、野人女真等古代渔猎民族文化传承而来,具有浓厚的历史继承性。至清代,赫哲族的活动区域稳定于三江流域。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赫哲族将其对历史文化的继承重点定位于渔猎文化上,并使渔猎文化发展成为赫哲族文化的核心和基本特色。“夏捕鱼作粮,冬捕貉易货为生计”。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渔”和“猎”紧紧联系在一起,“渔猎”的内容贯穿在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一基本特色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民俗风情:居住、饮食、服饰、山行、婚事、丧葬、节庆、礼仪、禁忌、信仰(萨满);(2)民间文学:伊玛堪(说唱)、特伦固(神话、传说)、说胡力(民间故事);(3)民间艺术:音乐:嫁令阔(民间歌曲)、“伊玛堪”调、“萨满”歌曲、空康吉(口弦琴)抓鼓、腰铃;舞蹈:哈康布力;工艺:鱼皮、兽皮、桦树皮、服饰和绘画。面对着赫哲族的这些文化遗存,一定要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充分利用好,要站在全国的、世界的高度去思考,把我省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发挥出来。但在岁月的剥蚀、市场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问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
  
  二、赫哲族传统文化现状
  
  1 赫哲语处于自然消失的边缘。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标志和象征。赫哲族无文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如今在赫哲人中,能比较熟练运用赫哲语讲话的人已寥寥无几。能说会听赫哲语的不足100人、而且这些人还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尚能用赫哲语对话和交往,但不常用。近50岁的人能听懂~部分,会说一少部分赫哲语;40岁的人仅能听懂个别单词;30岁以下的人,既不懂也不愿意去学,也就既不会讲也听不懂赫哲语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旦这些老人去世,这门存在了几千年的语言就将永远地在地球上消失;如果“赫哲语失传了,赫哲族就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民族特征”。因此,对赫哲语的抢救整理工作必须赶在那些赫哲族老人辞世前全部完成。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赫哲族语言的全貌,就只能徒留遗憾。
  2 伊玛堪面临着失传的关键时刻。伊玛堪是赫哲人世代因袭、口耳相传的长篇民间说唱文学作品,它凝结了世世代代赫哲人的心血,是赫哲族文化的精华,是赫哲先民流传下来的一份珍贵的艺术瑰宝,被称为“记录赫哲族的无字的百科全书”,对研究我国北方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的源流、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价值,为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社会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空间。一般说来,伊玛堪的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结构复杂,人物繁多,风格独特,能够完整地讲唱“伊玛堪”的,一般都是些能强记博文、阅历广泛、知识丰富而又具有创作才能的讲唱人。因此,伊玛堪并不是人人能唱。从前的伊玛堪歌手都是在劳动之余或重大节目庆典为众人表演助兴,围观的小孩子中有人慢慢学会了这项艺术,伊玛堪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但珍贵的伊玛堪在口耳相传了几千年后,现已到了面临失传的关键时刻。目前,仍健在的伊玛堪歌手仅有一位,而且是一名身染重病的老人——69岁的尤金良老人。上千年历史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就系老人于一身。时间如此紧迫,搜集和整理伊玛堪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3 萨满舞已演变成一种现代表演形式。赫哲族信仰萨满历史悠久,主要是缺乏科学知识所致。赫哲人认为,小孩生下来就有“魂鸟”(哈您初坎),一些疾病都是因为鬼怪攫走人的灵魂造成的。他们笃信萨满能治疗百病,有了病便找萨满跳神驱除。萨满的活动主要有四种,即跳治病神(祛病)、跳魂神(为死人送魂)、跳舞神(还愿)、跳路神(祝愿太平)。萨满的神具有:神鼓、神帽、神裙、腰铃、铜镜、神刀、神杖等。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萨满舞已演变成一种现代表演形式,只有在赫哲族的大型节目里才能看到萨满的踪影。目前,萨满舞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跳萨满舞的成手只有4人。让萨满舞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世代相传下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4 民俗风情在风情园、博物馆里才能找到。历史上赫哲族一直以渔猎为生,临江而居,在生活习俗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有显著的差异。据史籍记载,赫哲人“夏则巢居,冬则地处”,就是说赫哲族的先人冬天时在靠近山坡的地方掘地成穴,上面架上木料,用土覆盖做成居所,而夏天则是打鱼狩猎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搭一个临时性的窝棚。至于衣饰,直到解放前赫哲人的衣服、被褥还多为鱼兽皮制成。食物方面,杀生鱼、炒鱼毛和烤塔拉哈等都是赫哲人的传统美食。如今,赫哲人许多特有的民俗也渐渐消失。那些最能体现赫哲族特色的传统习俗和鱼皮服饰只能在博物馆中才能寻到踪迹了。随着语言、风俗、信仰的渐渐远去和消失,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在悄悄地消失。
  赫哲族文化现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及专家学者的重视,抢救和发展赫哲族文化迫在眉睫。
  
  三、赫哲族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主流社会和国家应该首先负起责任,采取更得力的民族文化保护和重建措施。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主体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主体是民族社区本身。国家作为责任主体要基于公平互惠的原则,建立起以经济和政策资源回报少数民族民族社区的公平机制,与此同时,各民族社区的成员也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民族文化使命感,积极地参与本民族有神社区的重建。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工作的人,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沟通情况和辅助实施的作用。
  国家和政府方面要提高危机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我国,像赫哲族这样人口较少的民族文化,已经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必须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创新措施,否则将无法实现长期可持续性保护与发展的目的。
  第一,设立国家级的民族文化保护基金,由县级民族文化部门和乡村的民族社区精英以承担项目的方式承办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业务,包括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文化表演团队、博物馆、文化站和民族工艺美术开发企业。
  第二,强化民族文化优惠政策。对于有本民族文化专长的成员(例如会讲语言、会做仪式、会工艺或会艺术表演者),在招生、就业和确定文化传承人身份方面给予比一般少数民族更强的优惠待遇。同时在民族社区学校开设赫哲语传承课程。
  第三,对于民族文化社区实施特殊的资源保护,包括设立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特区,在特色旅游开发中,建立赫哲族风情园等。
  第四,在立法机构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委员会,使之能依照宪法,对于侵害民族文化权益和政策法规条文行使否决权。
  第五,民族社区方面,支持赫哲族民间文化团体活动,包括开设语言文化培训班,建立社区文化站、博物院、演出队,同时支持社区举办民族传统仪式活动。
  总之,我们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体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紧抢救、研究、挖掘和整理赫哲族文化,让赫哲族传统而独特的优秀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田会明(1970~),女,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