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走进他者的视野

作者:张 艳

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尽管文化相对论存在着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的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等弊病,我们还是应当看到文化相对论的进步意义。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不能脱离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应摒弃自我文化中心的偏见,站在全球文化的角度上去认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性。
  这几把钥匙,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者所应该具备的。摒弃野蛮和文明的“二元”判断,从“他者”的立场去听、去记录、去参与、去观察,才可能顺利地打开理解他者世界的大门,在倾听中寻求答案。事实上,在诸多人类学教材中,都会谈到整体观、主位与客位的研究等人类学基本理念,但只有这本书,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立体的画面:用什么样的钥匙才能科学地开启他者世界的大门呢?对于初次接触文化人类学领域的读者来说,就会带着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用孩子般的好奇去了解、去探究,直到最后习得作为当代人类学家所应具备的学术理念和基本素质。
  当你带着这样一种学科意识去梳理这本书的文字脉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开始了文化人类学之旅,从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到婚姻制度、亲属制度以及社会结构的解析,从宗教人类学的发展过程,再漫游到都市人类学的世界,从应用人类学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到生态人类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你感受到了此学科之精髓所在,那么这个旅程就是丰富多彩的。
  
  三、人类学者的学科使命
  
  本书的启示在于,无论你读到书中的哪个部分,都会体会到一种贯穿始终的强烈的文化理念以及作为一个人类学研究者时时刻刻背负的社会责任。作者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由于有些人类学者的研究没有做到尊重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的隐私,导致了其研究不但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利益,反而使当地人民陷入痛苦和不平等的待遇之中。所以,人类学家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利益尽职尽责,从自己的职业道德出发,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再比如,在生态人类学一章,作者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他以他所调查的内蒙古阴山北麓为例进行阐述。在那里,由于风沙侵蚀了80%的耕地,目前,已形成了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的风蚀沙化带,其发展趋势已对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中国的沙漠专家已经提出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一方面,在这个真实的数据面前,我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草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作者又从一个文化人类学者的视角,给我们提出了另一层思考:他认为,学者们在描述环境变化时,常常无视文化因素,往往用纯粹的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去解释草原退化的问题,而忽略了草原上的主体民族对于自身家园环境的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实践,所以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认识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影响环境,而在于怎样把对文化因素作用的考虑同环境变化相互联系起来。的确如此,不同的群体孕育了不同的环境观,认为草原的退化是由牧民的盲目放牧导致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我们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当地民众的信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话,那么对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者在章节的末尾也呼吁到:纯粹的依靠知识与技能来保护环境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树立一定的环境伦理观和道德观。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答需要人类学者继续肩负学科使命,探讨人、社会与文化的互动,探讨人文关怀的课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伦理共同。
  以上就是本书给我的一点启迪。完整地看完一本好的文化人类学的作品,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然而,既是一个世界,便是无论如何无法用只字片语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够阐述清楚、认识透彻的,有的人类学者甚至是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去浇注、灌溉这片文化之园的。对于初步接触文化人类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备受青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和读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也可能是因为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之,它的文字始终是活跃的、有生气的,看不到丝毫拘谨、枯燥的影子。我想,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也就在于此:有张有弛,严谨有度。
  
  【参考文献】
  [1]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3]Edward B.Tylor : Primitive Culture. Harper & Row,1958.
  [4]William A.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Orlando,Florida, Harcourt, 1993.
  [5]李亦园.我的人类学观:说文化.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张艳(1979—),女,内蒙古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