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浅议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

作者:陈 瑜

许多线索,被专家称为“探索瑶族远古历史的一把钥匙”。广东省连州瑶族历史类文书。瑶人尊皇恩,承祖泽。规定婚嫁规矩,崇尚习文武举礼仪,并特定山界及楚地有关山由瑶民生活居住方式,不得违反,对研究广东省连州市瑶族历史有参考价值。古籍资料内容丰富,涉及领域众多,记录着很多汉文古籍没有涉足的内容。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
  
  民族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原始记载,民族古籍的毁坏和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文化是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根,那么其消亡也就接踵而至。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政府支持,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
  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少数民族古籍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政府应加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民族工作部门、文化部门应联合起来,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进而形成一种全民保护的意识。
  
  (二)加强少数民族自我保护民族古籍文化遗产的意识,由客位保护转变为主位保护
  在连南县香坪村调研时,村委书记邓豆付一对作者说“政府没有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我们瑶族有很多文化遗产没有保护好,特别是我们的口头传说和歌谣。在我父亲那代,很多人都会说,都会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懂说、懂唱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实说,我自己也只是懂一点点。等到下一代,可能根本就不会了。政府应该要加大力度保护才行。
  但我们拜祖先时唱的歌,基本都保存着。”同样是歌谣,为什么拜祖先时唱的就保存下来了,而其他正在湮灭中?由此可见,群众自我保护文化遗产意识是关键。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精华。民族的兴旺与文化的兴旺息息相关,并且相互作用。文化兴旺的前提是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又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又增强文化认同,如此循环,生生不息,就能使得文化兴旺和民族兴旺。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需要认同,需要传承。只有当群众认同并意识到自己所创造的文化的重要性时,才能有效地把文化保护和传承。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或专家包办代替,政府的责任是制定政策、宣传、组织,专家学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群众才是保护的关键。少数民族群众应该转变观念,由要求被保护转变为主动保护,即由客位保护转变为主位保护,这样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才能得以保护。
  
  (三)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科学保护
  由于书籍类、文书类古籍是纸质资料,相对容易损坏,不宜保存,因此科学、合理的保存环境、保存方法对保护古籍资料十分重要。广东省的少数民族古籍如书籍类、文书类的原件一部分保留在少数民族群众家里,这部分古籍资料的保存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既没有恒温恒湿的环境,也没有防虫、防蛀的保护。另一部分古籍已被有关工作部门收集,这部分古籍资料的保存环境相对较好,大部分都有防虫、防蛀的保护,但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相对缺乏。目前,保护文字类的古籍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延缓性保护。即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古籍资料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控制保存环境等延长原件寿命的过程。如对古籍资料进行修补;对已经发黄变脆的古籍资料进行脱酸处理;采用空调或保湿机器控制温湿度;采用药物防止虫蛀等。延缓性保护古籍资料能够在很大限度内延长古籍的寿命,是保存和抢救古籍文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只是减缓了古籍资料的衰老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资料的长期保存问题。二是再生性保护。即是指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古籍资料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它载体上,以此达到对古籍资料的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再生性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有古籍资料上的内容转移到了其他载体上,即使原件毁灭了,其记载的内容仍可以保存下来。再生性保护有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一是拍成缩微胶片,便于保存并且节省空间;二是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刻成光盘便于使用;三是整理复制出版。复制出版虽然没有改变载体的性质,但古籍资料的内容进行了转移。
  时间永不停息,发展永不止步,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也将永远持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科学的保护,能使民族古籍事业蒸蒸日上,能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李冬生,李晓东.论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发展.巴蜀书社,2001.
  [2]向朝芬.图书馆应重视收集少数民族古籍.今日民族,2004,(12).
  [3]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何丽.论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http://www.youth.ccnt.com.cn.
  
  【作者简介】陈瑜,女,汉族,大学本科,2003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职于广东省民族研究所。
  (此文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得到广东省民族研究所所长马建钊、研究员练铭志、助理研究员张菽晖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