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浅论壮族地区的树崇拜
作者:梁颖珠
【关键词】壮族地区;树崇拜;民族信仰
壮族的树崇拜是壮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里所形成的,不仅极具民族个性,同时还具有丰富多采的文化内涵。
一、壮族树崇拜的表现形式
(一)榕树崇拜
在壮族地区,榕树象征兴旺发达、子孙繁盛,因此,人们喜在居住地村落种栽榕树,把榕树与地方风水相连。特别是当地人喜奉祠老榕。榕树长得高大繁茂,但却免遭砍伐,深层的原因是壮族人对榕树的崇拜心理。光绪年《镇安府志》中就曾提到镇安人对榕树的极为虔诚的心理:“土人于榕树下必奉祠之,云为风水所关,不敢刊伐,故榕易得高大,亦非以不材而寿也。”榕树在壮族地区,算得上是树木崇拜中最具特色的一种。一般说来,壮族地区的许多村寨在村头都有一棵或数棵大榕树。由于大榕树下往往就是村寨社会的神位,因此,人们便常以为榕树具有与社公同样的功能——它是以保佑小孩平安为核心,进而扩展到视榕树的长出新枝、扩大树冠为村寨人畜兴旺、生产丰收的象征;反之,则意味着将有灾祸降临。
(二)枫树崇拜
壮族三月三习俗来源(韦达桂死后化成枫树)的传说与枫树有关,把枫树与壮族先民的生存问题结合到了一起。壮族“吃乌饭”以及以乌饭为祭品的历史也与枫树有关。关于吃乌饭的习俗主要有几种传说:一说为广西上思县壮族以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之推抱枫树而死的故事来解释这一习俗的起源,说壮族吃乌饭是出于对介之推的纪念。一说为关于“敬牛节”的传说,据说布洛陀在造牛的时候使用何首乌来做牛的肉。何首乌是一种药材,它的颜色是黑的。枫树叶汁液也是乌黑的,用枫叶熬煮出的乌饭可以增强牛的生命与繁殖能力。还有一说为“枫叶救冬哥”的传说,对神化枫树尤为明显:枫树可以挽救行将消亡的生命,枫树可以击退吞噬人类生命的妖魔。
(三)木棉树崇拜
木棉树亦是壮族地方风水所籍之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壮族的“花朝节”(又叫百花仙子节)也与木棉树有关联。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壮族的男女青年就以歌圩的形式来纪念百花仙子。在对歌的时候,大家还乘机抛绣球。但得绣球者并不把绣球带回家,而是在活动快结束时把绣球挂在木棉树上。人们认为,这是把绣球送给百花仙子,以求得她的保佑。他们认为,木棉树开花鲜艳,结果众多,所以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树上。木棉树象征百花仙子,当人们把绣球抛给木棉树抛给百花仙子后,百花仙子就会保佑他们的子孙像木棉树一样,果结得多,花开得鲜艳。很明显,花朝节,是以木棉树为崇拜对象。
由此可见,榕树、枫树和木棉树,在壮族人民的心中,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二、树崇拜的起源
在壮族地区,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榕树、枫树、木棉树的传说:
布伯以后,人口逐渐增多,在同一块土地上谋生已非常困难。为了部落的繁衍发展,大家便决定分头到各地去寻找生活。
这时有三位老人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分开了,将来子孙们互不认识,打起来怎么办?
于是,大家决定到山上去种三种树。
第一个上山种上木棉树。到三月木棉花开时,满山红花,远远看去就像一丛丛火把。木棉树高干直,英伟雄壮。
第二个则种上大榕树。大榕树根深叶茂,表示子孙繁荣昌盛。
第三个种上枫树。人们用枫叶来染糯米饭,叫做精乌饭。后来又加上黄色、红色、紫色、白色,成为五色,表示五谷丰收。
以后,凡是你们走过有这三种树中任何一种树的村庄,就一定住着我们兄弟的子孙。
这就是壮族著名的《祖宗神树》的传说。在古代,一个氏族的人口繁衍到了一定的数量,食物、居住等生存条件都会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分出若干家族迁离本土,但为了表示“分家”以后不忘记自己的祖先,各家族之间继续保持着联系,迁离本土的家族便在定居下来的地方种上榕树、枫树和木棉树作为标志。在当代广西壮族村寨,这三种树确实十分常见。很显然,榕树、枫树和木棉树这三种古老的树是并列成为壮族先民心中的神树。
壮人对这三种树的崇敬心理与先民的巢居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壮人现在仍存的民居——干栏建筑最早就是依树而建。先民巢居的树木,一须高大,以避野兽之害,二须繁茂,以避风挡雨。榕树、枫树和木棉树均合乎巢居的要求,人们在这些“树屋”之上,生男育女,代代相传,无不受到树的荫护。此外,由于古时生产水平低下,树木还被人们当作是气象变化的标志,进行农耕的依据。在壮族古歌《布洛陀造米》中,反复吟唱着这样的句子:“木棉花又开,/阳雀鸟又叫;/水已满秧田,/播种时候到。”“阳雀鸟欢叫,/木棉花满枝;/初一种落地,/十五满垌绿。”可见,木棉树等对农耕是一种直接的帮助。
到了现代,壮族的居民早已不在树上巢居,但他们还是在聚居的村落里,即村头、村尾,村中明显的地方,栽种这三种树木。这些树被奉为村树、神树,一律受到了保护,禁止砍伐。而且人们还有意识地去种植这些树。一些壮族村寨每年还对村树进行春秋两祭,春祭在农历的二月初二,秋祭则在八月十五前后。有些地方与祭社公同时进行,因为社公的神位就设在树底下。在壮人心中,这些树是维护村寨平安的保护神,它充满灵性,具有生命,能惩恶扬善。
三、树崇拜的文化内涵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泽考察过世界上许多树崇拜的民族,他总结其中的原因有三:第一,相信树或树的精灵能行云降雨,能使阳光普照;第二,树神能保佑庄稼丰收;第三,树神能保佑六畜兴旺,妇人多子。这虽然没能以科学的原理来揭示树木崇拜的真谛,但至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树木崇拜经常与地域保护神崇拜联系在一起,因为树神与地域保护神的职能是基本相同的。人们认为它们都能赐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村寨平安。可以说,壮族人对榕树、枫树和木棉树的崇拜都具有这类含义,榕树象征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枫树象征吉祥如意,木棉树象征多子多福(木棉结籽多),这些都给了壮族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因而成了他们的保护神,受到他们的崇拜。
由于树崇拜意识的形成,壮人把对自然、生命、未来的理解,渗透在对树的崇拜之中,这使榕树、枫树和木棉树包容进了许多文化内涵,如生命力崇拜、护佑功能、婚育意义、美好愿望的表达,等等。因此,这三种树被加以保护,人们认为是神树,不能随意接近,更不允许乱加损伤砍伐,也不允许在其附近说和做一些亵渎神灵的话语和事情。违禁者将会受到神灵的惩罚,轻者破财或生病,重者身体致残,甚至死亡。如果神树遭到雷劈或风灾,当地人就会认为是不祥之兆,会有灾难临头。于是,要择吉日在神树前敬祭,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参加。反之,如果神树长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便被视为全村的兴旺与富裕有了保证,人畜的生命也有了保障。每逢初一、十五或农历的节日,人们要杀鸡杀猪,摆上酒和食物来拜祭神树,祈求得到树神的庇护。
壮族地区的树崇拜,正是壮族人民依据自身所处的地缘优势、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等综合因素自然选择的结果。其间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反映了壮人想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愿望,同时,凝聚着民族文化与群众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布沙辑.话说壮族三月三[N].广西日报,1989-04-07.
[2]徐仁瑶,等.广西上思县思阳乡壮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报告.见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C].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3]红波.壮家的节日•敬牛节.见广西民间文学丛刊[J].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编.
[4]韦守德主编.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武宣卷[C].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5]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编.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录[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6]蓝鸿恩整理.三月三[J].1983年创刊号.
[7]弗雷泽(英国).金枝[M].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梁颖珠(1975—),女,广西德保人,广西师范学院2005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