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广绣艺术家陈少芳非凡的心做平凡的事

作者:曾应枫




  广绣与苏绣、湘绣、蜀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在唐代,已有精美的广绣画问世, 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一龙袍绣片回国,得到国王厚赏,广绣之名遂扬名海外。明末到清代是广绣业的繁荣时期,广绣为清政府赢得大量白银,广绣从民间作坊小批量生产逐渐发展到大批量生产,广绣业成行成市,仅在广州的绣坊、绣庄多达5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广绣的名声在外,专绣贡品的黄洪,能在两寸见方的贡品荷包上绣出种种花鸟,精致之极,闻名遐迩;广绣名师辈出,一代名师陈球,门下的弟子也有数人成为大师。
  历史翻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绣成了广东广州赚取外汇的主要产品之一,广州市有4家刺绣厂社,一个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工艺的有三四百人。1962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的高材生陈少芳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那是广绣的全盛时期。
  受了7年专业美术训练的陈少芳的国画画得不错,自此与广绣结缘,便将。‘生交给这绚丽而寂寞的民间工艺事业。她尝试着把一些国画与油画的元素揉入刺绣当中,她把绣花针当作画笔,五彩丝线做颜料,将中西绘画、立体透视的表现手法融入刺绣中,丰富了传统广绣的艺术语言。她大胆地地对传统的广绣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陈少芳深知,绣画关键要绣出神态,绣牡丹要绣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绣人物要绣出丰满的热情来,就是绣小鸡,也要千姿百态。创作绣品《我爱小鸡群》时,光是绣一个黑小鸡,尝试从它的受光面反光面和背光面,几个立体面来进行刺绣,一个小黑鸡里面就用上了二十多种颜色,比传统的用色丰富许多,漂亮许多。为了创作、设计《晨曦》,陈少芳不下十多次到动物园观察孔雀开屏的神态,她大胆地通过透视法将孔雀的翼伸张开来,将美的神态延伸到全个画面,对比强烈地表现孔雀的美。
  见过陈少芳的绣品,没有一个不赞叹,不为她的艺术作品所折服。她的广绣画多次选送到美、法、加、澳等多国参展,多次获得国家工艺美术品的金奖和银奖;她两次荣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广东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她的数件作品被珍藏于广东民问工艺博物馆,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工艺美术作品金奖,为国家争取不少外汇。可人们想不到,陈少芳退休时,每月的退休金只有200多元,日渐式微的民间工艺行业经受不住经济大潮的拍打,“执笠”(倒闭)后怏及池鱼。
  当今使人们挣快钱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事广绣这行业又累又费时,还会有谁如陈少芳对广绣这个传统行业如此痴迷?!她自己不但沉浸在广绣工艺美术的深海,还把全家都搭上,把她的老伴、儿子、儿媳及全家从广州搬到番禺南村,在那成立一个广绣艺术研究所,全家人齐心协力,为研究弘扬广绣艺术精品苦苦地工作着。
  退休后,物质的贫困没有影响陈少芳,创作的自由却使陈少芳的思绪插上翅膀,她的事业出现了第二个高峰。
  都说真人难绣,陈少芳偏要一闯这天地,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刺绣了董建华特首肖像;庆贺澳门回归时,刺绣了何厚铧特首肖像。陈少芳逐步总结出一套绣人像处理绣纹的技法。创作赵朴初大师肖像,她的针法更为传神,丝线的运用更加自如,将赵朴初的眼睛绣得光泽而睿智,前来参观的僧人目睹赵朴初绣像,如见真人,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低头参拜。陈少芳创作的个人肖像作品,真可谓“针线传神,人像圣手”。
  对于陈少芳,绣画是生命的需要,挥起彩线才觉得自己生命仍有无限活力,她在绣画上展露蓬勃的生机,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
  凭着陈少芳的名望和本事,有合作者自动上门,愿意借贷发展广绣,当然,商人需要的是投入后得到的快速回报。可是广绣是人工刺绣,费心耗时,名家刺绣能流入市场的非常有限,就是卖出的产品,作为工艺品的税收高达百分之四十,陈少芳的绣品市场始终做不起来。相比起来,用机器绣出的作品,成本低得多,也容易叫好。可20年后呢,陈少芳的刺绣仍然可以作精品收藏,这个中价值,又有多少人清楚?!
  广绣精品有价无市,陈少芳为了不让广绣断层,继续借贷,以求发展。陈少芳不止一次地对两个儿子伤心道:妈没用,给你们留下一笔巨债,不知何时能还清哟。儿子儿媳指着一屋子的广绣安慰她:妈,这不就是你创造的巨大财富?!
  每次因为窘困的生活卖一幅绣品,陈少芳都得伤心一场;每次做完一幅作品,她都得病一场;每次走一个绣工,她心里都难过好些天。好不容易从农村招来一些女孩子,培养几年,成为熟练的绣工,还得飞回农村嫁人。工资太低,留不住人呀。
  绚丽的广绣真的如此寂寞?工艺大师陈少芳真是缺少知音?
  广东省、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再反复呼吁,尽快抢救濒危的传统广绣工艺,希望广绣精品可以与其他美术精品一样待遇,由国家每年出资收购一些精品,让陈少芳能在她的金秋晚年,潜心创造多一些精品。
  陈少芳看到广绣上纯净明丽的苍穹确实存在着,继续为这方神圣的蓝天苦苦追寻,她一方面潜心创作精品参加全国的省市的工艺品大赛,同时创作一些能走上市场的产品,进行生产自救。陈少芳始终不信文化灿烂的中国会不要传统文化,她相信只等浊雾消散,便会晴空万里。陈少芳创作的念头一旦产生,身外之物皆忘却,粗茶淡饭总能过得去,年龄大、挫折多皆奈何她不得,她还得往艺术高峰攀登。
  广绣是绚丽的,工艺美术的海洋是大的,那灿烂的霞光却铺在人边。这就是陈少芳,真正的广绣工艺画,陈少芳可能是最后一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