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聆听

作者:黄小霞




  聆听老歌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那个盛产芦苇的地方,她把自己浓缩在丹顶鹤的翅膀里,以生命的另一种姿势讲述芦花穗状的美丽。 星星们却不忍卒听。于是,在月亮泛红的眼睛里纷纷隐退——害怕听到风儿嘶哑的哭泣。
  顺着五线谱的指引,一个叫甘萍的人,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出一个年轻生命的轨迹,并把它记录在丹顶鹤洁白的羽毛里。
  以便让我们懂得:爱,需要珍惜。生命,需要记取。
  
  用文字放牧
  
  当雁语在耳朵边缘模糊,当婉约的萧瑟抖落最后一片绿色,辞别枝头的落叶便像一只只舞倦了的蝴蝶,借助风的引诱,迫不及待地扑向季节深处。
  飘飞在尘嚣的天空下,一朵雏菊释放的爱情,像古典诗里曼妙的伤口。
  玫瑰下的誓言,已像鱼一样游离我们的视线——失去比拥有来得容易。一种细微的疼痛,在月光下更换色泽。面对季节遗留的痕迹,我们只能在文字里放牧思想,却又在数字的简单重复中慢慢变老。
  有热烈而伤感的节奏洞开城市的窗口,顺着一种想流泪的感动,我找到一幅灵动而简约的美丽——小路旁的树,和树上的鸟儿,像被倒挂起来的爱恋。
  那戴着蝴蝶花的小女孩,像月亮里的重话,绕过母亲的梦境,正贴一朵荷的容颜。
  
  感 动
  
  像一幅剪贴画被眼睛定格、背景是洁白的栀子花。两位老人。以及五月的早晨。
  他明显是中风的病人。她正搀扶着他练习走路。像搀扶她从前的幼儿。
  空气里有温润的泥土刚刚睡醒的味道,曼妙的鸟语从耳际掠过,混合着花草的清香。有珠露在针叶上闪闪烁烁,欲言又止的样子。
  一只飞鸟,惊动栀子花沁人的幽香在晨风中弥散。
  像是偶然。也像是必然。
  我突然发现:在这样一个经典的季节,不知不览,我们就会被一些东西感动,
  ——栀子花。老人。五月的早晨。
  
  萤火虫
  
  1 蓝莹莹的光。
  照亮整个夏夜。照亮整个乡村的夏夜。
  劳作一天的乡村,在你蓝莹莹的光里逐渐安静下来,并一点一点进入睡眠。
  寂静,听到了你窃窃的私语声。
  2 明明灭灭。你以隐匿的姿势,牵引整个乡村童稚的眼睛。
  视觉里,远远近近,都是你精灵般的美丽。
  听觉里,老祖母的豁了牙的故事也和你一起明明灭灭。
  我在中间,枕着你的翅膀和老祖母掌心里的温柔,和农作物一起,慢慢长大。
  3 如星如豆。黑暗里的舞者。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绚烂的舞台。
  所以,你只属于朴素的乡村+朴素的夏夜的乡村,和朴素的童年。
  朴素中的真实。是童年最美的记忆。
  而对于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你只是教科书上一粒如星如豆的名词。
  
  在路上
  
  列车与站台握别。
  让身边的事物成为快速倒退的背景。
  每一次离别里都有着自由却不快乐伤感却也坚定的表情——
  像在起风的日子背起背包放自己出门。
  车窗外有大片的油菜花和麦田一闪而过。
  还有山峦、树木、河流,它们模糊的面容不时牵动我遐想的思绪——
  山峦背后还是山峦吗?树上住着鸟儿吗?河流里有看得见的石头吗?
  还有那些城市、乡村、桥梁,它们能感知我正在经过吗?
  顺着知了的叫声就能轻易找到夏天,顺着妈妈的喊声就能回到家。
  而家,正在遥远的地方。我在别处的风景里流浪——让灵魂里积淀一些生活的印迹。
  有辛辣的方便面的味道随着列车的晃动而晃动。执著而热烈。
  它是特定空间里最方便而又经济的食物。
  并以可供多项选择的价格和多项选择的风味呈现在车厢里各种不同身份和不知来去的人们面前。
  其文,味道好与不好的差别,全在自己的味觉和选择里。
  选择与被选择。于无可选择处便是人生。
  而人生,本就是在赶路中看风景。
  
  蜗牛与黄鹂鸟
  
  1 一只蜗牛。在一首民谣里五彩斑斓。
  又在民谣里离家出走——
  是去寻找那只在爱情里走失的鸟儿么?是在顺着葡萄的味道寻找一些曾经、一些过往么?
  2 一只夜猫的叫声——像迷路的孩子。
  哭泣在夜幕降临的冬天。
  3 一首古诗词。华丽工整。曼妙古典。犹如贵妃身上的华服。又像秋天深处的伤口。
  4 一只水杯。
  我不断喝水。存夜里。在一个人的夜里。
  透明的水,能照见蜗牛回家的路么?
  我不断喝水——在夜里口渴的感觉就像在夜晚失眠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