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深圳市红岭中学《鹏翎》

作者:佚名




  作品选古道轻音
  普 鸿
  从我的老家往南走十里路,有一条幽僻的曲径,沿着曲径再往南走十余里,能遇到一条远道,即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有许多条,传说最长的有四千多公里,现在大概已断了。茶马古道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那条幽僻的曲径就是其中的一条。
  虽然只是小径,或许没有茶马古道古老,小径却独自散发着它的历史感。何以见得呢?我们后话再说。有的地方,像敦煌、楼兰,光听名字就具有历史感,它们都盛极一时,曾是军事、经济的重地。但在千年岁月的冲刷下,它们逐渐苍凉,成为历史的积淀物,也因此积蓄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感。相比之下,那无名的小径,要保持这种历史感,只能靠当地的人家一代一代地传承。
  初来到这里,我立刻获得了一种无声的震撼。周围的一切让我想到瓦尔登湖的澄静,这真是一块祥和的净土!四周都是山林,山林下的石壁寸草不生,远方影影绰绰围着几处茶田,延绵至丘陵的那一边,山岚像茶杯上的云烟,颜色越来越浅,直至弥散一尽。脚下的黄土,质如顽石,有的早已龟裂,一条条清晰可辨的裂纹,似乎流着历史的剽悍。这里偶尔有一人一马缓缓而过,托托嗒嗒地扬起一颗颗尘土。这里很静,等到有声音的时候,却又更静了。我仿佛听见了马铃那空灵的声音,看见马队结队而过,留下浅浅的脚印,一直向着北方。这无名的小径,之所以带着轻微的历史色彩,正在于它的宁静。
  历史上茶马古道是一条马帮之路,成群结队的马匹经其到达西藏、南亚等地。古道上镌刻着的蹄印向你诉说着茶马互市的艰辛。相信那条小径也曾有马匹穿梭其间。虽然今天已没有当日的盛景,但古道依然保持着它的作用:每年三月,村里的背夫就得把当地生产的茶叶送往北方。“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走天边……”这是在茶乡传唱的山歌,这样的歌,不知被传唱了多久。山里由于交通不便,只能走路!背夫要徒步把茶叶送到山外。路程长短各有不同,短的只要翻三两个山头,远的还要渡过澜沧江,这样一来驮马就过不去了,整段路只能把茶包背着。背夫们的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背夫们皆自备食物,即玉米面和一小袋盐巴,仅此而已。胸前系着个椭圆形发小篾圈,俗称“汗剐子”,专用于舌汗,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拐尖镶有铁杵,俗称“拐筢子”“墩拐子”。茶包一旦上背,沿途一般不卸下歇息,待有平缓处,领头背夫便审势路段和背夫负力情形,需歇一歇了,便扎下拐子,一声吆喝,示意大家找地方歇息。拐杖就是支架,茶包垫在拐子上,拐子扎在石头上,背夫们便都挺直腰背歇脚片刻。日久天长,古道上便留下了铁杵扎下的痕迹。那些茶路上密布的“拐子窝”至今仍在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现。
  有背夫的远道之行,就是思妇的杳杳愁思。这似乎让我看到了《诗经》里真挚无邪的爱情。在这土地上生长的人,永远是如此质朴。他们的爱情简单,直白,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别人,就像他们卖东西一样——古道旁有时坐着些女人,身前摆着一篮篮果子,多半是花红果或是梨子。她们卖东西不嚷、不招客,只等有人走近她们的摊位,她们才热情地帮你拣果子。价钱从来都是她们迁就顾客,从来没有固定的价格……我以前的老师也说过,云南人总是特别的淳朴。“买梨的时候,已经付了钱了,她还往我袋子里使劲塞,说是卖不完也坏了,就当是送我的……”这在外人看来,不免讶然一笑,是啊,那在外地看不到的品质,恐怕只有这西南一隅有了。
  每年三月,有著名的三月会。住在这里的人都经过古道,赶往县城参加歌舞盛会。白天,县里有最大规模的经贸物资交流,各方人士都把自家的东西卖出并采购自己所需。夜晚,这里举行盛会。出席盛会的群众大多是彝族的男女。男的手里多抱着一把月琴,又叫作弦子。弦子为四弦,木为琴身,琴头都雕成龙头饰以龙须,琴的正面雕龙刻凤,龙飞凤舞,煞是灵现。跳舞时,男子以月琴伴奏,乐声清脆悦耳,使舞会充满了激情。女的衣饰比较复杂,从头到脚都穿戴着琐碎的饰物。头上戴着青白方巾,额前吊着密集的穗子,穗子串着白色的小珠,跳舞时上下摆动。形如波浪。身着的长衫十分复杂,不知分了多少层,但总之是以青色、红色为主。胸前的花边沿至腰间,花边中的图案看上去工艺不简!虽没有固定的图形,却总看见些云朵、凤雀、星月的模样,似乎象征着整个天穹。颜色都异常鲜艳,如她们的热情。鞋尖仍然勾着云样的刺绣,穿着这样的鞋,或许会有脚踏云端的感觉。男女们就这样围成一圈,跳着“左脚舞”。全城灯火通明,声乐大作,到处是“啊哩哩”的歌声,传遍四野。
  此时的古道更静了。这条路,人们一走就走了几千年,那曾经传唱的歌谣啊,如今都散落了多少。在这远离灯火的地方,有虫子在安静地吟唱,齐鲁情未了
  罗 曼
  泰山高耸入云,巍峨四角。撑起青天。
  我们这一群正值年少气盛的少年彻底感到自身的渺小,拖着疲惫的双腿。望着前方似乎没有尽头的台阶,足迹在呼吸中不均匀地散落,十步一停。
  那么古人呢?没有如此坚实的台阶,古人是如何攀爬上来的?
  我不知道子美先生是怎样攀上泰山的,但我知道泰山回予了他厚赠。鸟儿斜斜掠过两层天空,一声声远啼让苍穹更加空旷深邃,云朵摇晃,青山绵延,不墨而黛。山峦起伏,深翠暗碧,光影迷乱,而自己伫立在中原的最高位置,凌空而起,逼薄云天,伸出双手,五指之间是曾经浩大的城郭、京都甚至国家,一挥袖摆仿佛可以握住整个天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怎样的一种激动,最终汇成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流翻滚沸腾成热浪。泰山身为五岳之尊的精魂直冲上云霄,声振天际。
  当我爬上玉皇顶,风在耳旁猎猎作响,从山脚吹向山顶,从来世吹向今生,亘古不变。而我确确实实被震撼了,我感到这是泰山千百年来的呼吸,沉稳而有力,是整个东方不会停止的一口气,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乃至帝王将相脊梁骨中所充盈的一股正气。冲破万竿翠竹、千层苍碧向整个人类吹来的风,整个自然的声音,向人类昭示着它的力量。
  自然是强大的,在韩退之遭遇苍龙岭时哭喊着写下遗书的时刻;在普林尼面临维苏威时无法逃开的时刻。眼前的泰山居高临下,注视着面前每个疲惫而渺小的人,没有嘲笑也没有愤怒,只是温和,只是平静,可它依然强大,让人难以忘记气势恢宏的封禅场面,瓶插长青之蕊,鼎焚龙檀之香,银光雪浪,光华万丈,秦皇汉武,玄宗乾隆。它是无数个王朝的侧脸,走过无数个春秋,余威烈烈。
  行走在十八盘上,你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孤独,周围是如海的山峦,绵延不尽,却又空旷得仿佛荒野,无援也无助,疲累与恐惧是属于你的,而强大与安静永远属于泰山;而行走在十八盘上,你又感到自己多么伟大,漫长而艰险的道路,你在攀爬,你在奋斗,仿佛变成了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