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精神的等同物等

作者:龙彼德等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意识流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187l~1922)的写作特点。追忆又分自主追忆和不自主追忆两种。他认为只有不自主的追忆同某一特定的感觉偶合后,才能找回似水年华——那失去的时间,而感觉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获得的,他称之为“精神的等同物”,依靠它,“从而把那种感觉解释成那么多的法则和思想的征兆。而这种在我看来是独一无二的方法,除了制作一部艺术品外还能是什么呢?”散文诗《宛如月光》,便是这样制作(准确地说是创作)出来的。
  夜幕降临,天地、田野、大海均退出了视线。室内却一片光亮,“仿佛沐浴着落日余晖”。透过窗子,作者看到了房舍、田野和大海,更确切地说,他好像“在梦里重见了”它们。与其说温柔的明月向他展示了这些景物,不如说是温柔的月光把这一切从他心中唤醒。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追忆,在纷纭诸事中寻到了已经泯灭的爱情、忘却的恐惧,“我所有逝去了的幸福和业已愈合的悲伤”。由于月光的沉默、模糊,这些感觉也“近在咫尺而又遥远模糊”,且“沉默不语”。显而易见,“月光”既是具体的形象。又是抽象的感觉,它沟通了外景与内境,变换成了“精神的等同物”,反过来又将这种感觉表现得那样多姿,那样凄美!故作者称“月光”是从自己内心渗出来的。他无法停止凝望这月光,我们也无法停止凝望这章作品。
  
  宛如月光
  [法国]普鲁斯特
  
  夜幕早已降临,我朝我的房间走去。此刻,我沉浸在黑暗中,再也看不见天空、田野,看不见大海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感到不安。然而,当我推开门,却发现室内一片光亮,仿佛沐浴着落日余晖。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房舍、田野和大海,更确切地说,我好像“在梦里重见了”它们。与其说温柔的明月向我展示了这些景物,不如说是它把这一切在我心中唤醒。微白的月光泻在这些景物上,并未驱散越来越浓像是随意蒙在它们的轮廓上的夜色。我久久伫立,在庭院里寻觅纷纭诸事的沉默、模糊、欣喜和愁惨的回忆。白天,这纷纭的诸事用它们的呼叫、声响或喧嚣曾给我以快乐或痛苦。
  爱情已经泯灭,开始忘却之际,我感到恐惧;但一旦平静,只略微有些忧伤。我所有逝去了的幸福和业已愈合的悲伤宛如这月光一般,近在咫尺而又遥远模糊,它们凝视着我,沉默不语。它们的缄默激起了我的柔情,而它们的远离和微茫的淡影又使我沉醉于凄愁和诗意中。我无法停止凝望这内心里渗出的月光。
  (华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