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哲学支撑

作者:龙彼德




  据《语丝》同仁章衣萍在《古庙杂谈(五)》中透露:鲁迅曾经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
  《野草》的生命哲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构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鲁迅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这些哲学思想是怎样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呢?现代诗的办法是:哲学在后台,弥散于诗中;诗意在前台,可以触摸;诗意指向哲学的惟一途径是暗示。鲁迅的办法是:既有诗的暗示,又有散文的“画龙点睛”,从而构成“支撑”散文诗的特殊手法。
  《复仇(其二)》,取材自《圣经·新约》,写耶稣为拯救以色列人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色列人却敌视他、侮辱他、孤独他。所谓“复仇”,是为现代殉国而受奴才们讥笑、奚落、糟践的先烈们复仇。“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这是全篇的主旨,融描写、暗示、点睛为一炉,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爱憎与宽宥的哲学均在此篇中登场亮相,赋予该作品以海阔山高的内涵、摇天撼地的力量!纵览当代的散文诗,这样的哲学支撑实在是太缺少也太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