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一个留学生的万里大救援

作者:樊未晨




  
  李赛,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新泽西州一所高校,现已大三。5月12日,当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后,李赛迅速行动,在结束了期末最后一门考试后,于5月16日带着几大包救灾物资抵达灾区。
  “四川教给我的远比我留给四川的多得多”,这是几次与李赛交谈时,他都会提到的一句话。半个月是短暂的,但对李赛而言,却是改变和触动最大的一段日子。
  
  我们用手在废墟中
  刨出了7名幸存者
  
  李赛到达成都后,马上就加入到一个叫“独立团”的志愿者团队,他们的战场在都江堰。
  都江堰有一个幸福的小区,小区旁边有一条幸福大道,在李赛到达的前一天,这里还摆放着三四百具遗体。几百名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李赛第一次听到了死亡的声音。
  “我们不停地挖,碰到尸体就抬出来,然后再挖、再抬”,李赛所在的“独立团”,要在专业救援团队放弃的废墟上继续寻找幸存者。
  “我从未如此靠近死亡,”李赛说。当亲眼看到这么多人死伤,听到亲属的哭泣声时,李赛才真正知道了死亡带给人是怎样的痛苦。
  “到了灾区后,我几乎每天都在哭泣,眼泪好像都要流干了”,在不停地哭泣中,李赛他们用双手在废墟中刨出了7名幸存者,挽救了7条生命。
  
  握住他手的那一刻
  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
  
  短时间内见到了太多的死亡和伤痛,李赛消沉了,甚至不愿意讲话,他在不停地问自己几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死亡?”
  “死亡就是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不存在了。”李赛自己回答。
  “既然人总有一死,而且死了就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现在还活着干什么,活着时候的奋斗是为了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停地在李赛头脑中盘旋,他无法解答,这让他变得异常困惑。
  直到有一天李赛偶然路过龙居镇时,他看到在一片破碎的房子前面,一位像雕塑一样的男子正呆呆地盯着这片瓦砾一动不动。走上前去,李赛吃了一惊,这名男子“毫无表情,脸上很干,好像很久没有下雨的黄土地,几乎要裂成一块一块的了”。
  李赛被这深深的绝望震撼了,他走上前去握住了那位男子的手,然后看着他的眼睛不停地说:“人活着就有希望,人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时,男子的手突然颤抖起来,本来被李赛紧握的双手开始用力反握李赛的双手,绝望到极点的眼睛也慢慢湿润了,紧接着一行泪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男子转身离开了废墟。
  那一瞬间,李赛突然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义:“男子颤抖的双手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我明白我活在世上就为了这一刻给他帮助、给他带来希望。
  
  连续在太阳下劳作
  李赛身上不停地脱皮
  
  李赛是整个营地里唯一一个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汉语的人,所以,外国人与政府官员、与官兵、与当地百姓之间的交流都由李赛一人帮助完成,同时他还要翻译很多医学术语和药物名称,就这样一天跑上跑下地翻译经常累得他头疼。
  除此之外,他一米八八的身高和健壮的体魄,也成了营地里的“壮劳力”。
  穿着背心在太阳底下不停地劳动,李赛身上不停地脱皮。他在6月1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由于没有条件洗澡,我身上很多伤口都化脓了,很痛很痛,肩上脱皮也很严重,有时候睡觉要忍着痛躺下,然后清晨醒来,毯子上都是我肩上脱的皮。这里早晚温差很大,毯子又大部分分给了灾区群众,所以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是半夜被冻醒,然后靠做俯卧撑来取暖。”
  在营地,李赛也是个孩子头儿,“营地中的孩子都在10岁上下,他们在失去亲人朋友后,来到营地成了这里的志愿者”。
  因为李赛是大学生,所以管理这些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后来,李赛他们在营地建起了“帐篷学校”,李赛成了他们的老师,“我想不好给他们讲什么,就给他们上文学鉴赏课”,他试图让孩子们了解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残缺和不美好的,并要珍惜美好的东西。
  
  盗亦有道,高尚的“小偷”
  
  在灾区每个志愿者都有一顶小红帽,“我坐出租车、吃饭,他们看到我戴着小红帽都不收我的钱,即使我硬把钱塞给他们,也会被他们扔出来”。
  李赛永远也忘不了“独立团”解散的那顿聚餐,每个人都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流了很多泪。“我从未如此靠近真情,”李赛说。
  就在那次聚餐上,一名为“独立团”看管物品的志愿者说自己曾经是个小偷,现在还有七个兄弟在牢房里,但是到了灾区“我绝对没有动过念头要碰你们的东西,这几天我真的把你们当兄弟”。
  李赛说,没到过灾区的时候总认为灾区到处都是抢险救灾、到处都是英雄事迹,“其实,到了这里才明白,灾区是由无数普普通通的人和普普通通的事组成的”。
  现在,李赛已经回到了北京,但是也没有闲着。他正在积极与美国方面联系,希望能有美国大学在这里的一所学校设立奖学金,并且建设对口学校。
  另外,还有一些美国人捐赠了一些善款,希望通过他用于灾区建设,李赛现在正在为这笔基金运作。
  7月,李赛就要回美国了,他说回去以后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这样我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