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侯宝林妙语

作者:姜 昆




   1982年,新中国的曲艺团体第一次来到了香港。侯先生的到来在这里刮起了“侯旋风”。
   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他:“侯先生,您说的是普通话,香港主要讲的是广东话,您说他们能听得懂吗?听不懂,会有人来听您的相声吗?”
   侯先生不假思索答出一句:“凡是来的都听得懂,凡是听不懂的都不会来。”
   次日,《香港日报》耸人听闻地登出大字标题:侯宝林说两个“凡是”。
   又有记者问侯先生:“我们怎么用英文解释相声?”
   侯先生说:“有声的漫画。”
   那记者穷追不舍:“那怎么解释漫画呢?”
   “无声的相声。”侯老把球踢给记者,让他没事自个儿琢磨去。
   我和侯先生聊天,经常会发现他有一股永不消失的自信。在这种自信里,有他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生的体验、对艺术的认识。这自信有一股威严,有一股豪气,让自卑的人能认识“骨气”二字的含义。
   侯跃文师叔和我讲过发生在侯宝林身上的一件小事。那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曾是个电影演员,但是他当了总统,一些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持有偏见的人,便以此为话题,经常调侃中国的演员。一位西方记者问侯先生:“大师,里根是个演员,他当了总统,您认为您能有此殊荣吗?”
   侯宝林平静地说:“里根是二流的演员,而我是一流的。”
  (思 庄摘自《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