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一见钟情:人类美丽谎言

作者:任 雨




  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早就随着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社会地位,像身份证号码一样,深化刻录进我们意识深处的“密码”,左右着我们寻偶的方向和取舍。
  双颊发烫、两手潮热、坐卧不安、兴奋难耐、一股股暖流从胸中涌过……包裹在甜蜜中的对对情侣都喜欢沉醉于这样的梦想:一次偶然的相遇,一道电光闪过,从此我们便心心相印了。一见钟情的真相确实是这样吗?
  环境注定的巧遇,心理期待的影响——在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眼里,“一见钟情”并没有什么神秘的面纱。
  一见钟情的奥秘
  我们对“邻家女孩”一见钟情,更确切地说,其实是跟一个与自己职业相近的姑娘陷入情网。法国社会学家发现“45%的夫妻是同行。在所有法国家庭里,69%的夫妻从事相近的职业。”于是,早在1964年,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吉拉尔就总结出一条定律:一见钟情确有其事,但它的到来,不是无缘无故的。一见钟情遵循的法则是:职业越相近,结婚的可能性越大。
  一见钟情所能引发的甜蜜幻想,到这里已经变得乏味。老辈人相信门当户对;现代人的说法是:物质基础决定婚姻。和一个与自己教育程度相近、工作相近、成长环境相近的人陷入情网,成了大多数人的宿命。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一个出身农家但后来当上教师的小伙子,不是更愿意选择一个和自己教育程度相近的女孩,而不是与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共度余生吗?
  这里的原因就在于,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其实有两个因素在潜意识里发挥作用:一是相遇的地点,二是对方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
  显然,与有缘人相遇的地点,早就通过潜意识被我们设定好,因此变得毫无悬念。
  1991年,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博宗出版了他的《外表与择偶》,为我们剖析了第一印象的真谛。他写道:我们仔细观察对方的每一个细节——他(她)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鞋子是什么款式,言谈是否入耳,用词是不是妥当……然后把这些细节与潜意识里钟情的形象特征逐一对照,最终确认两者“是否匹配”。
  所以,一见钟情最核心的秘密是,想陷入爱河,必须先认识自我。让社会学家汗颜的是,早在17世纪,大作家拉辛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写道:“我向你走来,对未来毫无把握/也许是爱情的指引,让我走近你身边/我从这爱情里面,可以找到我自己,可以发现我自己。”
  一见钟情还有一个奥秘是:常常是在生活中先有所失,然后恰好遇到了可以填补空缺的感情,这时的感觉是最强烈的!
  一见钟情也有审美疲劳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试着和异性深入交往的时候,一个鲜明的、心中期待的理想爱人的形象,总会浮现在潜意识里,左右我们的行为。这个理想爱人的形象在10岁以前就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生根,只等通过有朝一日的一见钟情,把它还原成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当我们遇到期待已久的理想爱人,相互产生好感的时候,会陷入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感觉不像以前那么灵敏了,眼里只有心上人的一颦一笑,只要能和他(她)厮守,其他什么都不在乎。最后,由于肾上腺皮质高度兴奋,饿也觉不出来了,累也觉不出来了,完全沉浸在两人世界带来的愉悦之中。这个阶段,可以持续三个星期。
  一见钟情让传统和习惯荡然无存。“之所以神秘,之所以让人神往,就在于它打破了社会上门当户对的传统,抬高了个人自由的身份”。与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量之后的婚姻相比,一见钟情更容易淡化夫妻生活里乏味苦涩的一面。但是也必须看到,一见钟情产生的婚姻同样需要呵护。当神魂颠倒的三个星期过去以后,对爱侣肉体的迷恋渐渐消退,手心再也不会潮热,膝盖再也不会发抖,一起到超市推着小车购物非但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更兼日复一日,吟诵不休。
  最初的疯狂过去以后,许多人会惊讶地发现:“该死!我找到的这个人其实也不是最理想的,我搞错了。”在这个时候,谁都有点犯迷糊。待大脑恢复了正常功能,重新获得判断力,有人便会埋怨对方故意掩盖缺点。不过此时,婚姻最危险的阶段还没有到来。
  从神经生物学出发,爱情的最终结果是繁衍后代。新家庭建立以后,很快有了爱情的结晶。娇弱的新生命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孩子学会走路、懂得躲避危险、有一定自理能力之前,父母二人必须同心协力,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活下来。在这个时候,婚姻生活里不和谐的一面,掩盖在相互的依赖之中。
  一见钟情,只是给男男女女的未来生活勾勒出一个草图。孩子慢慢自立,生活慢慢失去了新鲜感,维护我们的爱情成了维护婚姻稳定的关键。神经生物学家发现,频繁而亲密的肉体接触会刺激神经调节器,释放出把两个人“拴”在一起的一种叫作“催产素”的激素。所以,夫妻间的拥抱、亲吻等都可以刺激催产素的释放;彼此会心的微笑、经常的相互倾诉和交流、不伤感情的小打小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样的话,即使没有刻骨铭心的一见钟情,婚姻也会充满快乐。
  (赵 琳摘自《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