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年维也纳作家群

  施尼茨勒

  阿图尔·施尼茨勒(1862—1931)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医生家庭。他中学毕业后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5年得医学博士学位。1893年自己开办诊所,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对继承父业当一名医生不感兴趣,后来干脆停止行医,专事写作,成为“青年维也纳”派的核心人物。他曾多次获得奥地利颁发的文学奖,是世纪转折时期奥地利的代表作家之

  施尼茨勒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 (1856—1939)的友情甚笃。他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奥匈帝国在世纪转折时期呈现出表面的繁荣,而其背后是社会的没落,这种没落也影响到道德和品性。施尼茨勒的作品大都描写当时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对待爱情、婚姻、家庭、死亡等问题的态度和变态心理,特别是性心理题材占主要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维也纳的社会风貌,暴露了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荒淫生活、没落意识和腐朽文化。他的重要作品有剧本《阿纳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鹦鹉》(1899)、 《轮舞》(1900)、《遥远的国度》(1911)、《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中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1901)、《卡萨诺瓦的归天》(1918)、 《埃尔泽小姐》(1924)、《梦的故事》(1926)等,长篇小说《通往自由之路》 (1908)。

  施尼茨勒当过医生,对人的观察十分细致,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他在描写时,往往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给作品蒙上一种朦胧、神秘的色彩。他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没落等情感。他是世界文坛上较早运用意识流——当时主要为内心独白——表现技巧的少数作家之一,1901年发表的《古斯特少尉》是这方面的杰作。施尼茨勒的创作既有印象主义的成分,又开创了意识流的先河,并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他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文学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

  施尼茨勒的剧本《阿纳托尔》发表于1893年,是他的成名作。它是一出由七个场景构成的组剧,也可以说是七个互相联系的独幕剧。每个场景有二至三个人物,贯串全剧的中心人物是诗人阿纳托尔。剧本反映了阿纳托尔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体现了他所谓的“爱情不需要忠诚”的思想意识。这个作品批判了阿纳托尔对待爱情的轻浮态度,也是施尼茨勒在以后描写一系列类似题材的戏剧的开端。

  施尼茨勒的《轮舞》(1900)是十场对话组成的喜剧,这个戏写了从社会地位最低下的妓女到身为伯爵的贵族等不同阶层的十个人物,把他们男女之间道德败坏的关系和性欲前后的对话搬上了舞台。十个男女相互关连,类似一种轮舞。施尼茨勒有意不给人物取名,而只标明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类型,因为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等级区别的。他要揭示的不是单个人的性格,而是典型的表现和态度。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揭露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和道德,特别是社会各阶层的虚伪、堕落和腐败。

  1912年发表的五幕喜剧《贝恩哈迪教授》描写的是一场反犹丑剧。主人公贝恩哈迪教授是犹太人,某医院院长。他出于医学和人道主义等原因,不同意神父与一位垂死的病人进行宗教性谈话。后来病人去世。虚荣心严重、和院长有仇的副院长埃本瓦尔德利用这件事攻击为“伤害宗教感情”、“反天主教立场”,并进而向法院控告,还提出犹太人不得在公社会机构中任职的要求。贝恩哈迪教授被法院以“妨碍宗教罪”判处两个月监禁,还被迫辞去院长职务。但他却赢得了公众舆论的同情。他在监禁期满出狱时,意外地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康斯坦丁王子为了请他治病,只好恢复他的院长职务。贝恩哈迪获得道义上的胜利,一场反犹丑剧以失败而告终。

  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中第一位采用意识流写作技巧的作家, 190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小说描写古斯特少尉去听音乐会,散场时,他去衣帽间取存放的衣服,一个胖胖的面包师抢在他的前面。两人有所争执,面包师握住了少尉的军刀柄,并骂了他一句“傻小子”。少尉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要是消息传开,他在军营里和军官中简直会无地自容、无法生存。于是这一晚他没有回去,漫步于大街上和公园里,脑子里翻来覆去流动着各种意识。最后决定第二天用手枪自杀。翌晨他从公园来到常去的咖啡馆,忽然听说面包师已在夜里中风暴亡。少尉觉得如释重负,再也不会有人把他的丑闻传开去了,他不再想自杀了;好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这是一篇心理小说,通篇都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在长达三、四万字的描写中几乎都是“内心独白”;大量似乎毫不相干的事件、人物、词句、意象在古斯特少尉心中涌现,展示了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这篇作品对奥匈帝国军队内部的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腐败以及贵族军官的虚荣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施尼茨勒也因此被认为有辱奥地利军队的荣誉,而被取消后备军医官的资格。

  霍夫曼斯塔尔和其他维也纳作家

  霍夫曼斯塔尔 (1874—1929),新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在奥地利的主要代表,出生于维也纳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银行家。他自幼天资聪颖,十六岁时即用笔名发表抒情诗和短诗剧,显示了创作才能,被称为“神童”。 1892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学和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他曾作为剧作家随剧团遍游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英国和希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为后备役军官,1916年随使团去北欧和瑞士执行任务,战后继续从事创作。1929年7月15日逝世。

  霍夫曼斯塔尔也是“青年维也纳”派的重要作家,他一生受尼采、马赫 (1838—1916)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同时又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思想和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矛盾。1891年他在维也纳结识德国诗人格奥尔格,深受其唯美主义思想的感染,不少诗歌都是在格奥尔格主编的《艺术之页》上发表的;他是“格奥尔格派”的重要成员(1905年后和格奥尔格的关系中断)。在1890—1899年的早期诗歌和剧作中,他在艺术上追求优美、典雅,作品富有寓意性和象征性;内容上脱离现实,抽象的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以及探讨“生命”问题是他作品的主题。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短诗剧《昨天》(1891)、《提香之死》(1892)、《傻子与死神》 (1893),以及汇集他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诗选》(1903)。 1900年后,他逐渐改变唯美主义倾向,同时对社会现实感到恐惧和厌恶;他逃向过去,试图把人道主义传统和基督教学说结合起来。这时他主要创作戏剧,重要剧本有 《埃勒克特拉》(1903)、《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1906)、《耶德曼》(1911)。1909年开始,他与德国音乐家里夏德·施特劳斯(1864—1949)合作写了许多歌剧脚本,著名的有 《埃勒克特拉》(1909)、《玫瑰骑士》 (一译《花花公子》1911)、没有影子的女人》(1919)和《阿拉贝拉》(1933)。后期的重要剧作有喜剧《困难的人》(1921)、诗剧《萨尔茨堡世界大舞台》 (1922)和悲剧《钟楼》(1925)。

  他的散文作品——包括小说、信札等也很有价值,短篇《第672夜的童话》(1904)是德语小说的杰作。此外他还编选了《德语小说家》(1912)、 《奥地利文库》(26卷, 1915—1917)和《德语读物》(1922—1923),这些选集受到人们的称道。

  1911年发表的《耶德曼》是一出宗教神秘剧,但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剧本写富翁耶德曼在世为富不仁,上帝十分气愤,命死神去捉拿归案,清算他的罪孽。经过一番曲折,耶德曼终将随死神去上帝处归案。但他仍念念不忘金钱。当他打开钱箱时,金钱从箱中向他扑来,并嘲笑他,说他占有了金钱,却受着金钱的控制,金钱才是耶德曼的主人,将永存于世。这时,他过去做过的一点儿“好事”告诉他,愿在审判日为他出庭作证。他又从母亲的早祷感到人生要有“信仰”。于是“好事”和“信仰”陪同他向坟墓走去。魔鬼要惩罚他摄走他的灵魂,但“信仰”坚定地拒绝,最后耶德曼以他的死求得了上帝的宽恕。“耶德曼”在德语中的意思是“每个人”,剧中人物只有象征性的名字,以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每个人成了金钱的奴隶,只有“好事”和“信仰”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这出戏后来对表现主义戏剧影响很大。

  “青年维也纳”派的代言人是赫尔曼·巴尔(1863—1934),他是作家兼文学评论家,早年在维也纳、格拉茨和柏林等地的大学攻读语言学、法学和国民经济学。1889年在柏林任《自由论坛》主编、菲舍尔出版社编辑。1894年起在维也纳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主编《时代》周刊,成为“青年维也纳”派的实际领导人。1906年后他去柏林德意志剧院工作,以后定居在慕尼黑。他曾著有剧本《母亲》(1891)、《维也纳妇人》(1900)、《黄色的夜莺》(1907)和喜剧《音乐会》(1909)等,长篇小说《升天记》(1916)、 《一群暴徒》(1919),以及文艺评论多种。不过,巴尔的创作成就不是十分突出。

  阿尔腾贝格(1859—1919),“青年维也纳”派的另一位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和医学,但没有读完。后来做过书商,与“青年维也纳”派作家交往,自已也开始文学创作。1896年发表第一部作品速写集《我之所见》,运用小品文、短论、速写、格言等形式,阐述了世纪转折时期的复杂心绪。后来他发表的作品主要是散文集,重要的有《生活的童话》(1908)、《小生命的画卷》(1909)、《收获》 (1915)、《生活本身》(1918)《我的垂暮之年》(1919)等。他的作品主要是描写各阶层人物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天地他观察得更是深入细致。他的语言含蓄,不乏嘲讽性的警句;在风格上采用“心灵的电报”体,简明扼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文坛上对他的兴趣日增,把他看作有成就的批评家,今天“实验散文”的先驱。

  贝尔——霍夫曼(1866—1945)也是“青年维也纳”派作家。他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律师家庭。1886—1890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曾在柏林和维也纳担任过导演工作。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他从维也纳逃跑,经瑞士流亡到美国。他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积极支持者。1945年9月26日在纽约去世,从1946年起该地成立有 “贝尔——霍夫曼协会”,是美国犹太人的一个重要组织。贝尔——霍夫曼在维也纳时与霍夫曼斯塔尔、施尼茨勒、巴尔等过从甚密,他们常在一起讨论文学问题。他的早期作品、长篇小说《格奥尔格之死》(1900),采用内心独白和联想的散文形式,具有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特征。1904年发表悲剧《封·夏洛莱斯伯爵》,颂扬“忠诚”,以心理描写见长,人物性格鲜明,是一部新浪漫主义戏剧,演出后获得文坛好评。后来的剧本大多取材《圣经·旧约》故事,如《雅各之梦》(1918)、未完成的三部曲《大卫王的历史》(第一部《青年大卫》1933年完成,其余两部《大卫王》和《大卫之死》未完成),后者借用传说中的古希伯来王国第一任国王的故事,鼓吹犹太复国主义。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诗集《米尔雅姆的催眠曲》(1919),以及关于莫扎特和歌德的演讲或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