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安德里亚斯·格吕菲乌斯

  安·格吕菲乌斯是十七世纪德国文学中杰出的作家,他在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1616年生于西里西亚的格劳高,出身于一个牧师家庭,早年丧父,母亲改嫁,七年之后母亲逝世。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三十年战争中间度过的,过着一种苦难、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在不同的地方求学,1635年他去荷兰的莱顿,直到1644年。他先是学习,后来也在莱顿大学执教,讲授哲学、诗学、地理、解剖学等功课。在此期间,他广同尼德兰的学者、艺术家交往,特别是同尼德兰戏剧的接触,这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1644年他陪同一个巨商经海牙去巴黎,在巴黎逗留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熟悉了法国戏剧,高乃依的作品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他又去意大利,直到 1647年返回故乡,回到他一度居住过的弗劳乌斯塔特。他谢绝了海德堡和其它大学的聘召,担任了格劳高公国的法律顾问一职。1664年,他在一次中风中死去。格吕菲乌斯广学博识,对法律、自然科学等都有相当的造诣,但他突出的成就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他的诗歌和戏剧成为十七世纪德国文学的顶峰。格吕菲乌斯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三十年战争中度过的。战争的灾难,使他悲愤忧戚,对遭受蹂躏的祖国的爱,对流离失所的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抨击,对和平的渴求,这些成了诗人作品中的基调。他写了不少十四行诗,在一首题为《祖国之泪》的诗中,他不仅描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还进一步控诉了战争对人的精神的摧残,他写道:

  可是我没有谈到,比死亡更厉害的事情,

  比瘟疫、大火、饥饿更可怕的事情:

  有许多人的灵魂的宝物也已经被夺去。在一些诗歌中,他也把消弭战祸的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在《主知道我》、

  《醒来,醒来,基督》中表露了这种愿望。他信赖上帝,但却执著人世间的生活和欢乐,这是他与有禁欲主义倾向的诗人所不同的。格吕菲乌斯写的十四行诗都收集在《星期日星期五十四行诗集》(1639)、《格吕菲乌斯十四行诗,第一卷》 (1643)以及在1657年出版的《格吕菲乌斯的悲剧、颂诗、十四行诗》中。作为一个诗人,格吕菲乌斯是在奥皮茨的影响下进行创作的,他的诗歌内容、韵律、诗体大都遵循奥皮茨提出的要求;而作为一个戏剧家,荷兰、法国的戏剧对他有更大的影响。他创作的悲剧,严格地遵守奥皮茨对悲剧提出的要求,恪守三一律,每部悲剧都分为五幕,用亚历山大诗体写成,使用合唱队,这一切都为了使他的悲剧有一种“崇高的风格”。他的第一部悲剧《莱欧·阿尔明乌斯》完成于1646年,它取材于拜占廷的历史,描写政治权力之争,作者遣责了出于私利的谋叛行为。他的第二部悲剧《被谋杀的陛下,可称卡罗洛斯·斯图亚特》(1649),处理的也同样是谋叛题材。在这部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的作品里,作者对被绞死的国王怀有强烈的同情,而对克伦威尔则加以抨击,把他看成是一个篡位者。除了这两部悲剧之外,格吕菲乌斯还写了其它三部悲剧《卡塔莉娜·封·格奥吉恩》(1647)、《帕皮尼阿乌斯》(1659完成)和《卡德利奥和塞林德》(1649)。《卡塔莉娜·封·格奥吉恩》和《帕皮尼阿乌斯》也都是宫廷题材,表现信仰、道义的力量,在 《卡德利奥和塞林德》中,作者开始摆脱了宫廷戏的束缚,这部悲剧的场景不再是宫廷,戏的主人公不再是帝王朝臣,而是普通的青年男女,戏的内容不再是谋叛、争权,而是爱情。青年卡德利奥爱上了少女奥林帕亚,但少女迫于父命与利桑德结婚。塞林德是一个热情的姑娘,她爱上了绝望中的卡德利奥,卡德利奥杀死了塞林德的情人,可随即离她而去,他准备杀死利桑德报仇。塞林德为了重新赢得卡德利奥的爱情,求助于一个老巫婆,巫婆告诉她,她取出她那被杀的情人的心,就能获得卡德利奥的爱。就在卡德利奥准备去干谋杀勾当时,在他的面前出现了幻像:他所爱的奥林帕亚成了一副骷髅,惊骇之余,他悔悟了,并在墓地中遇到了正准备去掘尸的塞林德,他阻止了她。卡德利奥放弃了复仇的欲望,塞林德也斩断尘缘。这部戏写了爱欲的力量,它把人引入歧路,但是人身上的道德力量,终于战胜了邪念。从内容上看,这部作者自称是悲剧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部正剧,他为作者此后转向喜剧创作做了准备。

  格吕菲乌斯共写了三部喜剧《彼得·斯昆茨》(1658)、《霍里比利克里布里法克斯》 (1663)和《可爱的玫瑰》(1660)。与他的悲剧相反,他的这些喜剧都是用散文写成的。《彼得·斯昆茨》写了一个手工业剧团为出游的皇帝演戏而闹出的许多笑话,作者在这里嘲笑的不仅是那些已过了时的手工业行会的艺术,也是对那些一心想方设法巴结宫廷的市民的讽刺。《霍里比利克里布里法克斯》写的是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两个步兵成为流浪汉,到处以吹牛撒谎谋生的故事。格吕菲乌斯的喜剧都有着消遣的性质,但也有着某种道德意义,富幽默感,寓教育于讽刺之中。《可爱的玫瑰》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是一部重要的喜剧,它取材于荷兰剧作家冯代尔的剧作,是作者用下西里西亚方言写成的一部以农民为题材的作品。一个村庄里的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但父辈相互之间的仇恨为这对恋人制造了许多障碍,但有情人克服种种困难终成眷属。作者在这部喜剧里表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善良以及他们爱情的真挚。

  格吕菲乌斯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成为十七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直到十八世纪,他一直还是受尊敬的戏剧家,就是在今天,他的作品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仍然为人们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