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课程内容
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
0.3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三.考核知识点
0.1当代西方文论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潮。
0.2当代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四.考核要求
0.1识记: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0.2领会:“非理性转向”的含义和“语言论转向”的含义。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象征主义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论著,掌握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课程内容
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三.考核知识点
1.1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瓦莱里、叶芝及其主要论著。
1.2瓦莱里的诗歌“音乐化”论。
1.3瓦莱里强调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4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叶芝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6庞德的“意象”定义。
1.7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1识记:瓦莱里、叶芝及其论著。
1.2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2)诗情世界与梦幻世界的内在联系;(3)语言的音乐化。
1.3领会:瓦莱里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1.4识记: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领会:叶芝对象征的要求: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
1.6识记:庞德的“意象”定义:“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1.7领会;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表现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2.1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2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2.1表现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及其主要论著。
2.2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
2.3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
四.考核要求
2.1识记: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
2.2领会: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直觉即表现,两者不可分割。
2.3应用: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表现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艺术创作不应为一般而忽略个别;表现的结果是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发展概况和主要作家;掌握该流派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3.1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3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3.4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3.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和日尔蒙斯基。
3.2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
3.3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4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
3.5雅各布森论文学的“文学性”。
3.6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
3.7艾亨鲍姆“创新”即“发现”的观点。
四.考核要求
3.1识记: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和日尔蒙斯基。
3.2领会: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1)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2)文学创作的宗旨在于审美过程;(3)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
3.3应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3.4领会: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在日常语言中,说话的意义(内容)是最重要的;在文学语言中,表达本身(形式)就是目的。
3.5领会:雅各布森论文学的“文学性”:诗性功能。
3.6领会: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1)隐喻即依靠相似性的比喻;(2)转喻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
3.7领会:艾亨鲍姆“创新”即“发现”的观点: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发现,此形式潜藏于以前阶段的形式之中。
4精神分析批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概况,掌握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4.3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4.4霍兰德的读者反应批评。
4.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三.考核知识点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4.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
4.3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4.4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
4.5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
4.6拉康对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生成的新解。
四.考核要求
4.1识记:弗洛伊德的主要论著《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霍兰德的主要论著《精神分析学与莎士比亚》、《文学反应动力论》、《本人的诗歌:文学精神分析学引论》;拉康的主要论著《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4.2领会: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本我与“快乐原则”、自我与“现实原则”、超我与“至善原则”;恋母情欲综合感。
4.3领会: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创造性作家本质上是白昼的梦幻者。
4.4应用: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儿童时代使每个人发展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历史的那种身份所控制。
4.5领会: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以隐喻和转喻解释“压缩”和“移置”。
4.6应用:拉康对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生成的新解:从“想象态”到“象征性秩序”;“镜子阶段”的重要性。
5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直觉主义与意识流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5.1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5.2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5.3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三.考核知识点
5.1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
5.2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
5.3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释。
5.4沃尔夫论心理的真实。
四.考核要求
5.1领会;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直觉:是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它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达到物我同一的至境。绵延: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
5.2领会: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
5.3领会: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释:“完整”、“比例”、“鲜明”。
5.4领会:沃尔夫论心理的真实:生活是一圈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光晕。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掌握语义学和新批评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6.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6.2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6.3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6.4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6.5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6.6燕卜荪的复义理论。
6.7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6.1新批评派的奠基者瑞恰兹和艾略特及其主要论著。
6.2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
6.3瑞恰兹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6.4瑞恰兹的语境理论。
6.5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要点。
6.6艾略特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观点。
6.7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
6.8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
6.9燕卜荪论复义的七种类型。
6.10维姆萨特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
6.11维姆萨特论隐喻。
6.12韦勒克以文学的内部研究取代外部研究的主张。
6.13韦勒克对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的划分。
四.考核要求
6.1识记:瑞恰兹的主要论著《意义的意义》、《实用批评》、和《修辞哲学》;艾略特的主要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和《批评的功能》。
6.2识记: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奠基阶段、“南方集团”和“耶鲁集团”。
6.3领会:瑞恰兹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1)“细读法”和语义分析;(2)对心理学问题的重视;(3)内在的批评。
6.4应用:瑞恰兹的语境理论:(1)就共时性而论,语境包括与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2)就历时性而论,语境则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3)在特定的语境中,会产生矛盾的解释均应排除在复义之外。
6.5领会: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要点:(1)文学传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文学家应当适应传统;(2)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3)文学家应逃避个人情感。
6.6领会:艾略特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观点:强调感性和理性的密切结合,一种思想同时也就是一种经验。
6.7领会: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构架”指文本内容的逻辑陈述;“肌质”指文本中的个别细节。在文学作品中,“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有它才是作品的本质和精华。
6.8应用: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悖论: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反讽:所说的话与所要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
6.9领会:燕卜荪论复义的七种类型:复义:“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能使同一句话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
6.10应用:维姆萨特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感受谬见则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
6.11领会:维姆萨特论隐喻:(1)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本之间的相异性;(2)隐喻是一种具体的抽象;(3)隐喻不仅依靠异中之同,也能依靠相反之处;(4)隐喻离不开语境。
6.12领会:韦勒克以文学的内部研究取代外部研究的主张:文艺作品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它是内部研究的唯一对象。
6.13领会:韦勒克对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的划分。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代表作家和主要论著,掌握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7.1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7.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7.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7.4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7.5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7.1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7.2胡塞尔的两种“悬置”说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7.3杜夫海纳论审美知觉的三个阶段。
7.4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的四层次说。
7.5英伽登论“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意向性关联物”与积极阅读。
7.6海德格尔的“此在”和“存在”的定义。
7.7海德格尔论文艺作品中“世界”与“大地”的冲突。
7.8海德格尔诗论的三大要点。
7.9萨特的文学本质论和文学接受论。
7.10尤奈斯库论“超现实的真实”及悲剧性与喜剧性。
四.考核要求
7.1识记:杜夫海纳的主要论著《审美经验现象学》;英伽登的主要论著《文学的艺术作品》;海德格尔的主要论著《艺术作品的本源》、《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萨特的主要论著《什么是文学》。
7.2识记:胡塞尔的两种“悬置”说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两种“悬置”说:“存在的悬置”和“历史的悬置”;“现象学还原的方法”:(1)现象的还原;(2)本质的还原;(3)先验的还原。
7.3领会:杜夫海纳论审美知觉的三个阶段:(!)呈现;(2)表象与想象;(3)反思与感受。
7.4领会: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的四层次说:(1)字音与高一级的语言组合;(20意义单元;(3)多重图式化方面及其方面连续体;(4)再现客体。
7.5应用:英伽登论“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意向性关联物”与积极阅读:将作品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意义单元是以字音所携带的意义为基础的,这种“意义”不同于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意图而是一种公共意义。作品本身的意向性关联物还只是一些图式化的方面,它充满了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读者应当调动自己的想象,填补作品的不定点和空白,才能使作品变成活生生的审美对象。
7.6领会:海德格尔的“此在”和“存在”的定义:“此在”:被抛掷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个人;“存在”: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之在,人的存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7.7应用:海德格尔论文艺作品中“世界”与“大地”的冲突:这一对概念充满隐喻性,就其以之阐释艺术作品的本源而论,主要指“意义化”(世界)和“无意义化”(大地)的冲突;作品描述的存在者既显示(获得意义)又隐匿(失去意义)地出场,作品因此而成其所是。
7.8领会:海德格尔诗论的三大要点:(1)诗以语词确立存在;(2)诗便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3)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7.9应用:萨特的文学本质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在本质上是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文学接受论:作品的世界是由读者和作者的自由“合力支撑”的。
7.10领会:尤奈斯库论“超现实的真实”及悲剧性与喜剧性:论“超现实的真实”:戏剧不仅应表达意义化世界之外的意义之无与物质之有,还应表达时空历史之外的永恒之在。论悲剧性与喜剧性:真正喜剧性的东西总是可悲的;而真正悲剧性的东西又总是可笑的。
8原型批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与原型批评有关的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掌握原型批评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8.1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8.2荣格的原型理论。
8.3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8.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三.考核知识点
8.1与原型批评有关的主要论著。
8.2弗雷泽揭示的循环模式。
8.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原型”说。
8.4弗莱论四种叙事模式。
8.5原型批评与历史唯物论、斯本格勒“历史有机发展论”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8.1识记:弗雷泽的主要论著《金枝》;荣格的主要论著《无意识心理》、《心理类型》;弗莱的主要论著《批评的解剖》。
8.2领会:弗雷泽揭示的循环模式:许多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都与自然界的季节循环变化有关。
8.3领会: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原型”说:“集体无意识”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原型”是自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个个体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8.4应用:弗莱论四种叙事模式:(1)传奇故事模式;(2)喜剧模式;(3)悲剧模式(4)讽刺作品模式。
8.5领会:原型批评与历史唯物论、斯本格勒“历史有机发展论”的关系;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整体性研究;斯本格勒把历史的基本形态称为“文化”,这些文化像有机体一样成住坏空。这两种思路和方法都给原型批评较大影响。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马舍雷的“沉默论”。
9.5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0.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0.2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10.3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
10.4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
10.5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10.6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10.7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10.8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
10.9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
10.10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
四.考核要求
10.1识记: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布洛赫的主要论著《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布莱希特的主要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本雅明的主要论著《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阿多诺的主要论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主要论著《爱欲与文明》、《单面人》、《审美之维》;弗洛姆的主要论著《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
10.2领会: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1)把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2)艺术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可以成为精神的一个避难所;(3)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
10.3应用: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史诗剧: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戏剧舞台上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展示其发展趋势,以“叙事性”取代“戏剧性”。“间离化”:是史诗剧的核心概念。
10.4领会: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1)现实主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2)现实主义不应以酷似生活为标准,而应“驾驭”现实,洞察生活本质;(3)主张把事件过程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4)现实主义应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的现实,可借鉴先锋派的艺术成果。
10.5应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术”即技巧,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
10.6领会: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否定的辩证法:真正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即矛盾和对立,其真实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要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和非同一性。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10.7应用: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成“单维人”;(2)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3)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性”罪恶;(4)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
10.8领会: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1)认为艺术的永恒性以普遍人性为基础,并对普遍人性作了弗洛伊德式的解释,强调艺术超越直接现实,展现了一个非压抑的条件,促使人的感性本能得以升华。(2)艺术以想象与幻想对现行的理性原则提出挑战,使主体感性摆脱压抑状态,达到“感性的解放”。(3)促使人们改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造就具有“新感性”的社会主体,而“新感性”能变成一种改造、重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力。(4)现代艺术是造就新感性的最佳途径。
10.9领会: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生产性的爱”:提出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和历史的二律背反的观点,强调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而成熟的爱应是一种生产性的爱,一种给予。“社会无意识”:指出社会是通过语言、理性逻辑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无意识的,它们是社会的过滤器;强调文学与社会无意识的密切联系。
10.10应用: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和相互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一致。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1)对现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的“光晕”,引导人们摆脱依附、寻求解放的功能予以肯定;(2)先锋派艺术所体现的不是资本主义合理化的希望,而是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是对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的潜在期盼;(3)指出先锋派艺术因“光晕”的丧失和“寓言”手法的广泛应用,使作品有机一体化被破坏,虚假整体意义被消解,与丑、否定的畸形结合,使艺术成为一个自主化的实验场所。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1.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1.2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11.3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11.4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11.5文学符号学概况。
11.6文学叙事学简述。
11.7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三.考核知识点
1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1.2索绪尔语言学的几对基本概念。
11.3皮亚杰对“结构”的三个基本概括。
11.4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11.5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
11.6巴尔特论“写作的零度”和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
11.7托多洛夫论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
11.8洛特曼对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
11.9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位模型和“符号矩阵”。
11.10普洛普论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和四个基本法则。
11.11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观点。
11.12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11.1识记: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论著《野性的思维》、《神话学》、《结构人类学》;巴尔特的主要论著《写作的零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s/z》、《恋人絮语》;托多洛夫的主要论著《〈十日谈〉的语法》;卡西尔的主要论著《人论》;苏珊·朗格的主要论著《情感与形式》;格雷马斯的主要论著《结构语义学》;普洛普的主要论著《民间故事的形态学》;巴赫金的主要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
11.2领会:索绪尔语言学的几对基本概念: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
11.3领会:皮亚杰对“结构”的三个基本概括: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
11.4应用: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1)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2)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3)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4)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深有研究。
11.5领会: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以二项对立原则解析俄狄浦斯神话。
11.6领会:巴尔特论“写作的零度”和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写作的零度”:即零度风格,它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巴尔特又指出,言语与文体两者从两个维度制约了作者的创作。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功能级、行动级和叙述级。
11.7应用:托多洛夫论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叙事时间:作品讲述的时间对事件时间的压缩和延伸;连贯、交替和插入。叙事体态:(1)叙事者大于人物;(2)叙事者等于人物;(3)叙事者小于人物。叙事语式:描写与叙述。
11.8领会:洛特曼对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中世纪结构和启蒙型结构。
11.9应用: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位模型和“符号矩阵”:六个行动位: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和助者;“符号矩阵”:x、反x、非x、非反x。
11.10应用:普洛普论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和四个基本法则:“功能”即“人物的行为,服从人物行动意义的行为”;各种神话和民间故事内容上有差异,但可以找出共同的功能。普洛普归纳出31种功能,并认为任何一个故事都会有31种功能中的某几种。四个基本法则:(!)人物的功能是故事里固定不变的成分,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2)对民间故事来说,功能有数量上的限制;(3)功能的顺序永远不变;(4)就结构而论,所有的民间故事都属同一种类型。
11.11应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观点: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巴赫金借用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11.12领会: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主要内容:(1)重视人类学;
(2)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3)消除诗学研究的封闭性,加大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寻求各种文学因素的融合。
12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解释学与接受理论的发展概况和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2.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2.2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12.3姚斯的接受美学。
12.4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2.1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2.2伽达默尔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12.3伽达默尔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12.4姚斯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12.5姚斯论期待视域与审美愉快。
12.6伊瑟尔论“文本的召唤结构”和“文本的隐在读者”。
四.考核要求
12.1识记:伽达默尔的主要论著《真理与方法》、《美的现实性》;姚斯的主要论著《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伊瑟尔的主要论著《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
12.2领会:伽达默尔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存在类似于游戏,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同理,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尤为重要的是,对游戏的表演和持续表演而言,观众的观看是决定性的,与此相应,艺术作品的接受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显现和和持存也是决定性的。
12.3应用:伽达默尔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文本理解活动在本质上乃是不同视域的相遇。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
12.4领会:姚斯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文学作品的存在史是文学史研究的真正内容,文学史在本质上是作品的接受史。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读者之维也就是引入历史之维,这种引入是接受美学作为文学史方法论基础的关键所在。
12.5应用:姚斯论期待视域与审美愉快:期待视域:主要有两大形态,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这两大视域相互交融,构成具体阅读视域。期待视域既是阅读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其限制。姚斯将作品的理解过程看作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实际上表现为读者期待视域的构成、作用、及变化史。姚斯还区分了个人期待视域和公共期待视域,认为后者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任务。审美愉快:(1)审美生产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创造”;(2)审美接受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感受”;(3)审美交流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净化”。
12.6应用:伊瑟尔论“文本的召唤结构”和“文本的隐在读者”:“文本的召唤结构”: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文本的隐在读者”:不是指具体的实际读者,而是指一种“超验读者”、“理想读者”或“现象学读者”,“隐在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
13解构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3.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3.2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3.3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理论。
13.4文学解构主义。
13.5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13.1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3.2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
13.3德里达论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13.4德里达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和对汉字的向慕。
13.5德里达常用的解构术语:“异延”、“播撒”、“补充”和“踪迹”。
13.6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
13.7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
13.8哈特曼解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3.9福科的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
13.10福科论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
四.考核要求
13.1识记:德里达的主要论著《论文字学》、《白色的神话》;德·曼的主要论著《盲视与洞见》、《阅读的寓言》;布鲁姆的主要论著《影响的焦虑》、《误读图示》;哈特曼的主要论著《荒野中的批评》、《横渡: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福科的主要论著《疯狂史》、《知识考古学》、《性史》、《权力/知识》。
13.2领会: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文本理论: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文本阅读理论:(1)阅读“文本”需转喻式思维;(2)判断“文本”间的区别,要依据它们不同的能指意指的活动路线与意义播撒过程;(3)阅读“文本”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
13.3领会:德里达论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字学:意为关于“字符”的“科学”。德里达认为传统语言学刻意用口说的话即言语来压制书写的话即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肃清言语加诸文字之上的阴影,是解构主义的当务之急。“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称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以言语直接沟通思想而贬抑书写文字的传统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它的另一个名称就是“语言中心主义”。设定意义在文字之先的书的概念,只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御用工具,要建立文字的科学,势必要扫清这一障碍。
13.4应用:德里达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和对汉字的向慕: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二元对立是西方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模式,而且两个对立项并非是平等的,德里达认为要颠覆传统哲学,就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哲学作品中并不仅仅存在作为文学性象征的隐喻,用来帮助说明某些概念,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植根于隐喻的科学,假如把其中的文学性清除出去,哲学本身势将一无所剩。对汉字的向慕:汉语是一种非表音文字,虽然很早就有了表音的因素,但在结构上表意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汉字代表一种发展在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的伟大文明。德里达意识到汉字背后是中国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审美的哲学传统,这与古希腊以降以形而上学为本真价值的西方传统确有不同。
13.5识记:德里达常用的解构术语:“异延”、“播撒”、“补充”和“踪迹”。
13.6领会: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1)提出一种解构主义文本观,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一个真理与谬误无法摆脱地纠缠在一起的无止境过程;(2)强调文本语言符号与意义的不一致性;(3)接受尼采视修辞性为语言的最真实性质的观点,认为文学文本比哲学文本修辞性更为突出,其意义更难确切把握,因此,文学阅读中完全可能存在着两种以上无法调和、甚至相互消解的阅读。
13.7应用: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1)吸收了德里达“异化”概念和德·曼的解构思路,提出“阅读总是误读”的观点;(2)把这一观点应用于文学史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影响即误读”的理论,认为从文艺复兴起西方诗歌的主要传统,就是一部焦虑和自我适合的歪曲模仿的历史;(3)从解构主义的“互文性”观点来论证“影响即误读”的理论。
13.8领会:哈特曼解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1)深入阐述了语言意义的复杂多变与不确定性;(2)从语言的不确定性出发,揭示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3)提出把文学批评和文学文本同样看待的观点,消解了批评与文学的界限。
13.9应用:福科的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话语理论:(1)视历史为话语的构造,故而可笼统称之为“话语理论”,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2)提出“认识价”概念,认为认识价不是思想构成深部的基本范畴,而是某种整体关系,故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知识总体和它的基本构成原则。(3)提出“档案”概念,认为它是高度差异化的命题的形成和转化的总系统。(4)知识的“考古”不在“作者”和“书”的一统话语,而是进行话语规则的组构、排斥和转化,是对一系列学科中构成一种文化档案的断续性的考察。权力理论:(1)以知识和权力为一对共生体,这个共生体的表象是知识,实质是权力。权力是弥漫生成于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替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波及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权力促生抵制力量,后者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弥散无边的游戏之中。(2)对权力的抵制点不失为差异的一种特定形式。有权力必有抵制存在,因此,无所不在的权力既是压抑的力量,又是建设的力量。即文学而言,这一观点意味着每一个文本都参与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
13.10应用:福科论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1)作者的功能是法律和惯例体系的产物,此一体系限制、决定并明确表达了话语的范围。(2)作者的功能在整个话语中并不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所以,在西方文化中,每个时期是在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寻找作者。(3)作者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单纯在话语中探究作为个人的作者来源,实际上它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建构出“作者”这一特定的理性存在,如批评家寻找作者的深层动机、独创性等等的努力。(4)作者的功能并不是把话语视为被动的静止的材料,以便从中建构一个真实个体的形象。作者的功能产生并存在于作者与叙事者之间的裂缝中,是在两者的距离之间运作。
14女权主义批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女权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要点。
二.课程内容
14.1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14.2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
14.3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14.4其他女权主义批评。
三.考核知识点
14.1女权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4.2西蒙·德·波娃的女性形成说。
14.3米勒特论“性政治”。
14.4吉尔伯特和格巴论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14.5克莉丝蒂娃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4.6西苏以实现“双性同体”为目标的女性写作理论。
14.7伊瑞格瑞论“女性谱系”和“女人腔”。
四.考核要求
14.1识记:弗吉尼娅·沃尔夫的主要论著《一间自己的屋子》;西蒙·德·波娃的主要论著《第二性》;米勒特的主要论著《性政治》;卡普兰的主要论著《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莫尔斯的主要论著《文学妇女》;吉尔伯特和格巴的主要论著《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肖瓦尔特的主要论著《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克莉丝蒂娃的主要论著《关于中国妇女》。
14.2领会:西蒙·德·波娃的女性形成说: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
14.3应用:米勒特论“性政治”: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性别权力关系中所处的受支配、受奴役的地位入手,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支配女性的政治策略,并首次引入一种女性阅读的视角。
14.4应用:吉尔伯特和格巴论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妇。
14.5领会:克莉丝蒂娃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1)着重分析语言上、文化上妇女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2)提出一种对男权中心具有颠覆性的符号学;(3)重视母性的意义。
14.6领会:西苏以实现“双性同体”为目标的女性写作理论:(1)赋予女性写作以女性解散的特殊功能;(2)提出“描写躯体”的口号;(3)提倡一种包容男性语言在内的双性同体式的女性语言。
14.7领会:伊瑞格瑞论“女性谱系”和“女人腔”:论“女性谱系”:否定父权制,提倡重建类似前俄狄浦斯阶段的女性谱系,恢复一种新型的母女认同关系,在这种女性谱系中,女性之间的关系上升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女性不再沦为单纯的客体。“女人腔”:指与男性理性化语言相对立的一种非理性的女性话语方式。其特征是意义无定、无中心、跳跃、隐秘、模糊等。“女人腔”因有包容对立双方于一体的功能,所以能消解父权制坚持的男女二元对立。
15后现代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后现代主义文论的理论要点。
二.课程内容
15.1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发展概况。
15.2贝尔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揭示。
15.2哈贝马斯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对抗。
15.3利奥塔德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
15.4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15.5哈桑对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透视。
15.6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15.7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5.1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5.2贝尔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5.3哈贝马斯论“后现代性”和“新理性”。
15.4利奥塔德论后现代知识状况。
15.5杰姆逊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15.6杰姆逊的“辩证的批评”理论。
15.7哈桑论后现代文化艺术特征。
15.8斯潘诺斯的后现代艺术本体论。
15.9布希亚德对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批判。
四.考核要求
15.1识记:贝尔的主要论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现代性对抗后现代性》、、《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利奥塔德的主要论著《后现代状况:知识报告》;杰姆逊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哈桑的主要论著《后现代转折》;斯潘诺斯的主要论著《复制:文学与文化中的后现代机遇》;布希亚德的主要论著《交流的心醉神迷》。
15.2应用:贝尔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推进,它具有以下特征:(1)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和反思,更依赖本能;(2)艺术成为一种游戏;(3)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消失;(4)经验全变成艺术,不管它有没有形式。
15.3领会:哈贝马斯论“后现代性”和“新理性”:“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以反现代主义形式和价值为其特征,背叛、遗弃了大量保存于传统文化中的希望、价值和真理,具有非中心、非主体、非整体、非本质、非本源的特征。“新理性”:不放弃启蒙理想,纠正原设计的错误和实践的偏差,调整和完成理性的重建和修复,建立新理性图式-交往理性。
15.4应用:利奥塔德论后现代知识状况:(1)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2)随着电脑霸权的形成,一种特殊的逻辑应运而生;(3)科学与社会进步的距离加大,前沿科研领域呈现出规律反常、验证证伪、前后矛盾、中心消散等非稳定随意状态;(4)人文科学容忍退让,自然科学步步扩张的过程,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全部历史”。
15.5应用:杰姆逊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深度模式削平导向平面感;(2)历史意识的消失产生断裂感;(3)主体性的消失意味着“零散化”;(4)距离感消失皆肇因于“复制”。
15.6领会:杰姆逊的“辩证的批评”理论:(1)对文艺作品的解释构成批评的一个最重要内容;(2)强调“整体性”或“总体性”概念;(3)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潜意识和原始经验。
15.7领会:哈桑论后现代文化艺术特征:(1)“解构性”,这是一种否定、颠覆既定模式或秩序的特征;(2)“重构”趋势。
15.8领会:斯潘诺斯的后现代艺术本体论:是一种重生命过程、偶然性、历史性的本体论,它排除了任何历史决定论和逻辑必然性,赋予个体以无蔽本真的意义。
15.9应用:布希亚德对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批判:(1)传媒的介入中断了人的内省和人与人相互间的交谈;(2)大众传媒的播出是单向度的,这种不平等的话语输出实质掩盖了“无回应对话”的话语权力实质;(3)媒体具有“敞开”(呈现)和“遮蔽”(误导)二重性;(4)人们凝视电视而出神忘我,实际上是一种“窥视欲”的生产与再生产。
16新历史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要点。
二.课程内容
16.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6.2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16.3海登·怀特的元历史
16.4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和走向。
三.考核知识点
16.1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6.2新历史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
16.3格林布拉特论“自我”和“自我造型”
16.4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6.5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的基本特征。
16.6怀特论元历史的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
四.考核要求
16.1识记:格林布拉特的主要论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再现英国的文艺复兴》、《不可思议的领地》;怀特的主要论著《自由人文主义的出现:西欧思想史》、《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形式的要旨:叙述话语与历史表征》。
16.2领会:新历史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1)将形式主义颠倒的传统再颠倒过来,重新注重艺术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2)发展了一种“文化诗学”观,认为文学史的意义在于总结一代人对以往文学的见解并打上当代人的烙印;(3)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4)有选择地吸取马克思主义、福柯哲学和女权主义的思想精华。
16.3应用:格林布拉特论“自我”和“自我造型”:论“自我”:(1)自我是有关个人存在的感受,是个人藉此向世界言说的独特方式,是个人欲望被加以约束的一种结构,是对个性形成与表达发挥塑造作用的因素。(2)文艺复兴时期的确生成了一种日益强大的自我意识,它相应地把人类个性的素质塑造作为一种艺术升华性过程。论“自我造型”:自我塑造是在自我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其特征为:(1)自我约束,即个人意志权力;(1)他人力量,即社会规约、精英思想、矫正心理、家庭国家权力;(3)自我意识塑造过程,即自我形成“内在造型力”。
16.4应用: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1)任何理解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2)任何对个别特殊的文学文本的进入,都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辞语言层面,而是要不断返回到个人经验与特殊环境中去;(3)任何文学文本的解读在放回到历史语境中的同时,也就是放回到“权力话语”结构之中。
16.5领会: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的基本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3)历史意识形态性。
16.6领会:怀特论元历史的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1)必须先将对历史的理解看作一种语言结构,通过这种语言结构才能把握历史的真实。(2)历史话语具有三种解释策略:形式论证、情节叙事、意识形态意义。(3)历史学家往往像诗人一样去预想历史的展开和范畴,使其得以负载他用以解释真实事件的理论。历史的预想形式可用弗莱关于诗的四种语言转义即隐喻、转喻、提喻和讽喻来表示,这正是历史意识的四种主要方式。(4)主张在文学文本的研究中采用历史文本研究法,而在历史文本研究中采用文学研究法,使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在元历史的理论框架中回归叙述,打通彼此的边界。
17后殖民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后殖民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7.1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17.2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透视。
17.3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
17.4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7.1后殖民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7.2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17.3赛义德论“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
17.4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本理论。
17.5斯皮瓦克论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
17.6斯皮瓦克关于第三世界妇女与文化批评的主要观点。
四.考核要求
17.1识记:赛义德的主要论著《东方主义》、《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斯皮瓦克的主要论著《在他者的世界里》、《移置作用与妇女的话语》。
17.2识记: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思想来源:(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2)福柯的话语理论;(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4)女权主义理论。发展概况:19世纪后半叶即已萌芽,其理论的自觉和成熟是以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为标志,其后的主要理论家有斯皮瓦克和巴巴等人。近年来,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汇入了后殖民主义批评思潮中。
17.3应用:赛义德论“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1)在世界的“话语-权力”结构中看到宗主国与边缘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上的二元对立,强权政治虚构出一种“东方神话”,以显示其文化的优越感,这就是“东方主义”作为西方控制东方所设定出来的政治镜像。(2)西方为自己的利益编造了一整套重构东方的战术,并规定西方对东方的理解,通过文学作品、文化历史著作描写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经济服务。(3)处在西方强势语境的学者个体应保持个性,不为西方意识形态所牵制。尤其是第三世界学者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4)强调文化多元主义,使知识分子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误区中“超前性”地走出来,真正进入多元并存的后现代世界格局之中。
17.4领会: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本理论:(1)文本的存在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总是处于一定的时空社会关系之中,因此,文本存在于世界中而具有世界性。(2)文本是一种生产,它不仅生产出无数的文本阐释,而且生产出新的意义网络;写作本身就是把控制和受控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系统转换为纯粹的文字,文本中心主义、文本排他主义的观点都忽略了种族中心主义和人对权力的欲望,而这正是文本与世界联系的根本内容。(3)强调以批评家的文章为中心“位置”,并进而分析文本的介入时间和意识,文本的内在矛盾,文本的不可更改性,文本的偶然性,文本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4)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17.5应用:斯皮瓦克论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论历史记忆:(1)边缘国对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依赖使其历史记忆在被中心话语重新编织中受到“认知暴力”的挤压而变质;因此,要重建真实的历史叙述就需建构新的叙述逻辑。(2)处于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学者不能忘记“主体异质性”的边缘文化身份。(3)不应简单地创造一些反历史、反霸权的激进话语,而应就整个西方话语和政治体制进行意义深远的论战和作观念的全新调整,以此方式修正“臣属”的历史记忆。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1)以解构主义去中心方法解构宗主国文化对殖民地文化所造成的内在伤害;(2)从历史叙事入手,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揭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历史的歪曲和虚构,建立反叙事,使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3)强调后殖民批评的人文话语;(4)强调后殖民批评中的第三世界妇女的“发言”。
17.6应用:斯皮瓦克关于第三世界妇女与文化批评的主要观点:(1)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不自觉地复制帝国主义式的主观臆断,将第三世界妇女重组成自恋型、虚构型的“他者”。(2)西方女权主义者将“历史”看作一种贬低理论的实证经验,因而对自身的历史视而不见,却以第一世界霸权式的知识实践指定“第三世界”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局限比学者个人意识的局限要严重得多。只有将历史和政治引入对女性问题的心理分析,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运作理论引入经济文本,才能回到对殖民主义心理分析的起点,才会发现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机制。(3)在男性权力话语中,第三世界妇女成为不在场的、无名的、不确定的空洞能指,解决的方法并不是按第一世界的标准给予她们以政治和性别地位,相反,第三世界妇女文学经验中那种人的意识、主体性、发言权斗争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人生观形成鲜明对照,并为第三世界文学自身的非殖民化过程提供内在的力量。(4)女权主义学者在对第三世界妇女的研究中,不仅要清楚“我如何去命名她们?”这一主体性问题,而且更要清楚“她们如何命名?”我这一主体间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弭东西方女性之间的理解距离,达到第三世界妇女重新“命名”的新历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