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第一节 概述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素有“阿拉伯福地”之称的也门,是阿拉伯文化的摇篮。但从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也门三次遭受阿比西尼亚的侵略,经济日渐衰落,文化遭到破坏。南方的居民不断向北迁徙,他们在幼发拉底河西岸建立了希赖国(公元三世纪至七世纪),在约旦河东部建立了加萨尼国(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在半岛的中部建立了喀丹国。汉志地区的麦加城逐步形成重要的贸易中心,整个局势被古莱氏部落控制着。因之,古莱氏部落的语言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对阿拉伯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一、蒙昧时期(475-622)
  阿拉伯半岛的内陆地区是浩瀚的沙漠,气候酷热,缺少雨水。进入中世纪时,阿拉伯人仍处于氏族社会,除了城市和少数绿洲里的居民从事贸易、手工业、农业外,其余都是“贝杜因”(游牧)人。他们放牧驼羊,逐水草而居。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水草,常常发生冲突和战争,血亲复仇之俗盛行。这种战争只是在白天进行,称为“日子”,它成为故事和诗歌的重要源泉。从公元五世纪末到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叫做蒙昧(阿拉伯语“贾希利叶”一词的意译)时期。
  蒙昧时期诗歌的基本体裁是“卡色达”(又译“格西特”,是一种不少于七行的诗),它有一定的格律:一行诗分成前后两截,诗的第一行前半截末尾和后半截末尾,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是,以后每一行诗的末尾,必须押韵,而且一韵到底。这个时期的诗,一般是以赞美情人(称“纳西勃”)为开端。如凭弔她的旧居遗址(游牧生活,住地经常变动),从而触景生情;追忆往事,然后转入正题;发抒歌颂或怀念的感情,结尾处往往饶有情趣,耐人寻味。按诗的内容来分,有赞美部落和血亲关系的颂诗,有鞭挞对方的讽刺诗,有颂扬英勇、忠贞、豪迈、慷慨等气质的鼓动诗,有情诗和悼诗等等;总之,大量是抒情诗。但也有叙事的,如《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日子》里就录有叙事诗,它的特点是好用比喻,感情真挚,语言粗犷朴实。这时期的大多数作品,是公元九世纪时在民间传诵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的。
  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前,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进行集市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们会聚在一起,用古莱西部落的语言,朗诵自己的作品;随后进行评比,由名诗人仲裁;将获得优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克尔伯”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人们称它为“悬诗”。有七首悬诗(注:“悬诗”的篇数传说不一,七篇是一致公认的。作者是:乌姆鲁勒·盖斯、泰尔法·伊本·阿卜德、祖海尔·伊本·艾比苏勒玛、拉比德·伊本·赖必阿、阿慕鲁·伊本·库勒苏木、安塔拉·伊本·舍达德、哈雷斯·伊本·希里宰。)被认为是阿拉伯诗歌的不朽杰作。第一篇获得悬诗荣誉的是乌姆鲁勒·盖斯的作品。
  乌姆鲁勒·盖斯(497-545?)祖籍也门,生于内志。他父亲是内志北部阿萨德部落的首领,后被阿萨德人杀死。盖斯早期爱吟诗,嗜酒,放荡不羁。父亲被杀以后,他满怀悲愤,蓬首垢面,决心为父报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幼时,我娇生惯养,虚度年华,
  现在,我身负重任,要讨还血债;
  今日酒意未消,明天不再酩酊大醉,
  今日再饮一次酒,明天开始新生涯。(注:穆斯塔发·什戈:《蒙昧时期诗选》,埃及1948年版,第4页。)
  从此,他涓滴不饮,奔波求助,未能遂愿,最后去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东罗马)皇帝求援,在归途中卒于安歌拉。盖斯诗才横溢,在阿拉伯文学史上有“诗坛宗匠”(注:参看《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东方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354页。)、“情诗圣手”(注:参看《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东方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354页。)之称。他的诗集于1837年在巴黎印行。
  盖斯的“悬诗”,是一首八十多行的诗。诗中抒发他对俄奈宰姑娘的爱恋情怀,描写两人邂逅的情景。全诗从经过情人的旧居遗址而潸然泪下开始:
  两位,请留步,为缅怀我的情侣,我们哭吧!
  她家早先就在这达赫里与荷迈里之间的十里瓦。(注:《蒙昧时期诗歌十首》,埃及1964年版,第47页。)
  诗歌用这样开端来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怀,正是诗人独具匠心的表现,而后人却模倣套用,竟成为一种风尚。
  盖斯的这首诗,以倾诉坦率、真挚的爱情而著称。也能驰骋想象,写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如诗中对黑夜的描绘:
  夜幕将我笼罩,犹似浩淼沧海掀起漫天骇浪,
  它招来各种忧患,考验考验我是否坚韧沉着。(注:《蒙昧时期诗歌十首》,埃及1964年版,第100、107页。)
  又如他在诗里描写自己的骏马:
  在安谧的早晨,鸟儿还没离巢,
  我纵身跃马追捕拚命逃窜的野兽,
  马儿扬蹄飞奔,矫健敏捷,
  酷似山巅的岩石被奔洪冲下山坡。(注:《蒙昧时期诗歌十首》,埃及1964年版,第100、107页。)
  最后,诗人用雨过天晴,飞鸟在沙漠里见到了肥沃美丽的田野结束全诗,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这首悬诗,是诗人的早期作品。诗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是放荡生活的写照。但在父亲被杀后,他的作品就充满了悲愤、忧郁的情感,前后判若两人。
  蒙昧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侯忒艾(?-679)是奴隶的儿子。他以写讽刺诗著称,甚至把自己的母亲也作为讥讽的对象。他也留下了一些生动的叙事诗。例如《勒紧腰带三天》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反映了阿拉伯人慷慨好客的品质,被认为是蒙昧时期一首十分珍贵的叙事诗。
  女诗人韩莎(575?-664?)原名图玛黛尔·邴特·欧默尔,以写悼诗著称。她的弟弟赛赫尔在一次战争中阵亡,韩莎悲愤至极,长歌当哭,凄婉动人,闻名整个阿拉伯半岛。这首诗,别创一格地以同自己眼睛娓娓交谈作为开端:
  我的一双眼睛呀,流泪吧,不要吝啬!
  慷慨的赛赫尔,怎能不使你伤心悲恸?!(注:《阿拉伯文学和文学史简编·蒙昧时期文学》,埃及知识书店版,第207页。)
  还有被称为“赛阿里克”(注:阿拉伯语,它的含义是“没有钱的穷苦人”。在文学上指三类人:自己部落的唾弃者、被遗弃的黑奴的儿子以及从事打劫为生的人。参看胡雷夫:《蒙昧时期“赛阿里克”诗人》,埃及知识书店版。)的游侠诗人,其中如塔阿巴塔·舍拉(?-约450年)、尚法拉(?-525)、萨里克,他们一贫如洗,在沙漠里行踪不定,有的甚至以盗窃维持生活。他们仇视权贵,渴望平等。尚法拉在《遗嘱》一诗里,表示宁愿暴尸沙漠给野兽吞噬,也不愿埋葬了让敌人掘墓蹂躏,以抒诉他内心的愤懑。萨里克写了悲叹自己无力为成年累月遭受虐待的女奴赎身的叙事诗。
  当时,诗歌对部落成员有宣传鼓动作用,每个部落都为自己部落出了诗人而庆贺。
  蒙昧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在奴隶主阶级统治时期,大量收集、整理的氏族社会的口头文学。随着奴隶主王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大了与其他氏族的接触交流,文学上出现了演说辞、宗教箴言、占卜韵文、故事、谚语等,但诗歌的地位仍是突出的。
  二、伊斯兰时期(622-750)
  这个时期的文学要分两个阶段叙述。
  (一)穆罕默德及四任哈里发时期(610-661)。阿拉伯北方人赫然崛起,商业贵族为了加强统治,扩张势力,迫切希望打破部落界限,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就是伊斯兰教的产生。
  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571-632),幼年在游牧人中间度过;青年时期随着经商的驼队到过叙利亚,以慷慨、谦逊、勇敢、诚实等美德,被称为“阿敏”(忠实可靠的人)。根据传说,他中年时期曾在麦加东北的胡拉山修身悟道。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宣传伊斯兰教,反对多神教,号召人们信奉安拉为宇宙唯一之神。当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使部落贵州的富商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威胁时,麦加古莱氏部落的商贾巨富便起来反对,迫使穆罕默德及其门徒于公元622年(回历元年)离开麦加,到叶塞里布(后改名为“麦地那”)进行传教活动,并在那里奠定了教政合一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基础。公元623年,穆罕默德宣布对异教徒进行“圣战”,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在穆罕默德的传教过程中,古莱氏部落的诗人利用诗歌攻击伊斯兰教,反对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也注意吸收诗人入教,创作适合于伊斯兰教新风格的诗。哈桑·伊本·萨比特(563?-674)早期的诗大多是颂扬加萨尼和希赖的。他后来在叶塞里布加入了伊斯兰教,用诗歌与古莱氏人进行斗争。他是支持穆罕默德最坚决的诗人,也是伊斯兰教杰出的诗人。
  穆罕默德去世后,从公元632年到661年,先后由艾卜·伯克尔、欧默尔、奥斯曼、阿里四人为首脑,改称“哈里发”(穆罕默德继承人),历史上称为“四任哈里发时期”。
  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平定了反叛伊斯兰的战争,乘波期和拜占庭国势衰弱之际,出兵向外扩张,于是在诗歌领域产生了“征伐诗”。如盖伊斯·伊本·麦克肖在他的一首诗里写道:
  萨那的千里良骥,
  驼着全身披挂的战士,
  猛狮般直捣古拉谷地,
  攻克卡勒卡,再闯雅姆克,
  转战叙利亚。(注:艾哈迈德·阿明、宰格·纳吉布·迈哈穆德:《世界文学简编》第1册,埃及1955年版,第369页。)
  “征伐诗”主要反映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过程中的民族自豪感,但也有表达他们在他方异地思念家园以及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等为题材的作品。
  伊斯兰教的出现,对阿拉伯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圣典”,也是阿拉伯文学上独树一帜的第一部散文巨著。这部书是穆罕默德谈话和讲演的汇集。原来是他的亲信记录在零星的皮革上、骨片上、石片上和椰枣树的树叶上,有的默记在头脑里。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为防止它散失,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第三任哈里发为避免读法上的分歧,防止被人曲解、增删,下令用古莱氏部落的语言重新抄录,作为“正本”分至各地。
  《古兰经》总共一百一十四章,六千六百二十三节,反映了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人思想、文化和生活情况,渗透了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它使阿拉伯人的思想和道德标准发生了与蒙昧时期迥然不同的变化。穆斯林们认为:《古兰经》的内容和风格都是无法仿效的。正由于《古兰经》摆脱了蒙昧时期占卜韵文的束缚,语言清新,富有音乐美,对阿拉伯文学的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它的思想、语言、节奏或多或少地渗入了以后的文学作品。它对阿拉伯的语法学、修辞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被阿拉伯人看作是语言的最高典范。
  《古兰经》在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区广为传布,使阿拉伯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圣训》是记录穆罕默德言行和他对有关问题所作的决定的一本书,主要是对《古兰经》的阐述和解说,选辑于八世纪。它的语言简练明畅,许多阿拉伯诗人、作家、演说家都曾从中汲取语言养料。
  (二)伍麦叶朝时期(661-750)。阿里任哈里发时,伊本·左拜尔和伍麦叶家族出身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反对阿里。结果,阿里被杀,穆阿维叶立为哈里发,建立了伍麦叶朝,定都大马士革,改哈里发为世袭制,继续对外扩张。伍麦叶人统治时期,逊尼派、十叶派、哈瓦立及派、伊本·左拜尔派以及部落之间互相倾轧,各派在文坛上都有自己的诗人。此外,《古兰经》的注释者们,在考证解说时大量引证旧诗。哈里发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以优厚俸禄网罗诗人替自己歌功颂德。因此,诗坛又渐趋兴旺,新的政治诗应运而生。
  艾赫泰勒(640-约708年)、法拉兹达格(641-733)、哲利尔(653-733)三位诗人,继承和发展了蒙昧时期讽刺诗的诗风,以“纳加伊特”(对口讽刺诗歌)而声名大振。他们用对方诗歌的格律和韵脚,还击对方。虽然在内容上仍恪守血亲为荣、赞颂自己部落过去和现在的功绩,而表达上出现了新的风格。如法拉兹达格在一首诗中写道:
  安拉给我们建造了一幢大厦,
  它的支柱,坚实、高大、挺拔。
  建造者是主宰万物的安拉,
  这建筑顺应天意,万古常存。
  大厦的庭院里坐着我的祖先,
  宰拉勒·曼加希和奈赫欣罗。
  你家怎么能有象他们这样的豪杰,
  即使能有一些也是微不足道!
  你的家被蜘蛛抽丝结网封住,
  圣典对此早已给你作出判断。(注:《法拉兹达格诗集》第2卷,贝鲁特书店1960年版,第155页。)
  这里,诗人以“大厦”表示已获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誉,并以自己的祖先自豪,嘲笑对方,把对方的“家”,描绘成蜘网尘封的凄凉景象。
  哈里发穆阿维叶为防止古莱氏人反抗,将他们集中在汉志,让他们享乐挥霍,以消磨他们意志。当时,那些贵族豪门经常轻歌漫舞。歌曲的盛行,引起了诗风的变化,于是,爱情诗(“厄扎尔”)在城市里风靡一时。杰出诗人欧麦尔·本·艾比·赖比阿(644-711?)以擅长爱情诗著名。他的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真挚的感情,摆脱了沙漠诗人粗犷的诗风。他的诗虽然也有以描写情人的旧居遗址开始的,但它不是开场白而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诗人盖斯·伊本·穆拉威特·阿米里叶(?-677)爱上了莱伊拉姑娘,写了不少倾诉爱幕之情的诗篇。由于女方家长不同意他俩的结合,他精神上受到极大刺激;最后,流浪在沙漠里,结束了短短的一生,被称为“莱伊拉的痴情人”。后人对他这种坚贞纯洁的爱情极为称颂,把他的事迹编成故事,广为流传。
  在伊斯兰时期,诗歌虽然出现了新的意境和风格,但旧的传统和规律,还没有被突破。散文的进展比诗歌显著,特别是《古兰经》和《圣训》的出现和影响。
  演说,在伍麦叶王朝是各派用来宣传自己观点的一种形式,也是用作鼓动士兵奋勇作战的工具。为使演说词更能吸收听众,除了援引《古兰经》的经文外,有的还配上优美的诗歌,箴言警句,音韵铿锵,因而它也是这一阶段文学散文的另一种形式。
  书信,在“四任哈里发”时,是一种只求表达一定的内容,不讲究艺术性简短的文体。到伍麦叶朝,则渐趋成熟。阿卜杜勒·哈米德(?-750)被誉为“书信艺术的创始人”。他生于安巴尔,在库法城当过教师,后去叙利亚,任哈里发麦尔旺·本·穆罕默德的秘书。他使书信形式发展为长篇文章,以此宣扬礼仪,对王子、官吏和政府官员们提供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他善于运用排比,句斟字酌,笔酣墨畅,开创了新的文风。
  纵观伊斯兰时期,为了适应多民族统一为大民族、多神教归到一神教的政治要求,阿拉伯人在占有波斯帝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战败了东罗马帝国,形成了阿拉伯帝国。在文学上吸取东方各民族的优秀遗产,在反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阶级矛盾时,以穆罕默德教义为准则加以利用、改造,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学风貌。
  三、阿拔斯时期(750-1258)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东起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成为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十叶派、哈瓦立及派以及其他民族对伍麦叶人的统治深为不满,连续发生大规模起义。公元750年,推翻伍麦叶朝,艾布·阿拔斯任哈里发,建立阿拔斯朝,迁都巴格达。
  阿拔斯朝大量吸收巴比伦、腓尼基、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的悠久文化的精髓,把它们的重要著作译成阿拉伯文。对希腊的哲学尤为重视。我国的造纸术在八世纪中叶传入撒马尔罕,指南针、火药也通过阿拉伯传入西方。阿拉伯民族的固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渗透,在为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点。在哲学、数学、医学、天文、地理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阿拉伯文学的发展也达到了高峰时期。
  旧诗的风格和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显得很不和谐,诗人要反映现实生活,需要革新。在这过程中,伊朗出生的盲诗人白沙尔·本·布尔德(714-784)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时而效法古人的奇突艰深,时而又力求晓畅明白,韵律轻柔。他是多产诗人,但作品已大部分散失,留存的只是一些讽刺诗、情诗和颂诗。当时,诗人一般在宫廷中活动,或者投靠达官贵人门下,而白沙尔却敢于直接讽刺封建统治者。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阿拔斯财富横溢,
  内心吝啬得要命。(注:《阿拉伯文学和文学史简编·阿拔斯时期文学》,埃及知识书店版,第124页。)
  由于他的诗充满冷嘲热讽,而且直指统治者。最后,这个第一位外籍阿拉伯语诗人被指控为伊斯兰的异端,惨遭杀害。
  艾布·努瓦斯(762-814)生于波斯的阿瓦士,在香料店当过工人,在巴士拉攻读过文学。他到巴格达,结识了许多文人,受到哈里发拉希德赏识。后因主张民族平等,被拘禁。当艾明(809年任哈里发)准备任用他时,麦蒙(813年任哈里发)授意一伙人用艾布·努瓦斯的诗攻击艾明。艾明一怒之下把诗人囚禁了三个月;诗人出狱未久即病逝。诗人在创作上反对脱离现实模仿旧诗,主张革新。1898年埃及出版了哈姆宰·阿苏白汉尼(?-981)收集的艾布·努瓦斯的诗的诗集,诗句多达一万三千行,分为:对口诗、颂诗、挽歌、谴责、讽谕、遁世、狩猎、淫猥、爱情、咏酒等十二类。艾布·努瓦斯很注意锤炼词语,诗句比较简练,但有时造语奇涩,令人费解。他放纵嗜酒,凡是和酒有联系的东西,无不成为他写诗的题材,因此,又有“酒诗魁首”的称号。
  在提倡文学革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艾布·泰马姆(788-846)、伊本·鲁米(835-896)等反映复古倾向的诗歌。
  在阿拔斯朝后期,呼罗珊、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艾布·塔依布·穆太奈比(915-965)生于库法,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以诗歌显示才华。后来,他去伊拉克的塞马温沙漠,诩称“先知”,号召贝杜因造反,因而被囚禁。获释后去阿勒颇,被统治该地区的赛弗·道莱罗致门下。失宠后,他辗转南北,因负才傲物,遭人嫉妒,遇刺身亡。穆太奈比既有城市市民的风度,又有贝杜因人的气质。他的颂诗最突出的是他抒情写个人的作品,气势豪迈,意境深远。例如:
  时光是我的诗的传颂者,
  我赋诗,时光吟诵不止。(注:转引自伊卜拉欣·杜邵基·卜沙特著《论穆太奈比的剽窃》,埃及知识书店1961年版,第5页。)
  穆太奈比的哲理诗也誉满古今。例如他在一首颂诗的开头写道:
  志气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志向,
  慷慨的程度取决于慷慨的人。
  在小人眼里再小也显得很大,
  在伟人眼里再大也显得渺小。(注:穆罕默德等编著《阿拉伯文学史基础》,巴格达指导出版社1961年版,第171页。)
  他的诗里多警句,激起读者共鸣,因此,他的诗句常为人引用。
  艾布·菲拉斯(932-968),生于摩苏尔,既是诗人又是骑士,曾两次被拜占庭俘虏。第二次被俘后被押解至君士坦丁堡。在此期间,他写的《寄诗》,自然流畅,富于感情。其中有的是哀求叔父赛弗·道莱营救,有的是安慰他母亲,要求克制,有的是写给挚友,倾吐思念之情。他于公元966年获释。次年,赛弗·道莱去世,其子继位后和艾布·菲拉斯发生战争,艾布·菲拉斯被杀。
  艾布·阿拉·麦阿里(973-1057),生于霍姆斯和阿勒颇之间的一个镇上。他自幼双目失明,但智慧过人,又肯努力钻研,成为著名的盲诗人。1009年,从巴格达奔回探望母病,中途,得母病逝的噩耗,悲痛万分。返家后一直没离开家乡。他是阿拉伯第一个著有哲理诗集的诗人。他在《鲁祖米亚特》(又译《作茧集》)中写道:
  喂,朋友!这尘世酷似一具尸体,
  我们仿佛是一群狗围着它狂吠,
  虽然把它吞噬,然而得不偿失,
  饿着肚子远离它的人却有得无失。
  
  赞美真主、礼拜、朝觐麦加,
  不是绕它走七圈,而是走了七十圈,
  你也算不了虔诚的宗教徒;
  一个人倘然重重的私心杂念,
  他断然不会恪守宗教的教规。
  
  许多事情,按理智我不该去做,
  但是人的本能驱使着我去做它。
  灾难,它所以接连不断发生,
  在于我们混淆是非,真伪莫辨。(注:塔哈·候赛因等编《阿拉伯文学作品选》第2册,埃及知识书店1937年版,第368-369页。)
  按诗人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令人厌恶的,对人有害无益,社会是腐朽的,宗教是虚伪的。这种思想状态,当时有一定代表性。
  《鲁祖米亚特》是艾布·阿里·麦阿里中年时期的作品,注重深奥的韵律,显得拘泥,内容上反映了诗人怀疑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主张伦理宗教的思想。有些诗,意境朦胧,有神秘主义色彩,这和他青年时期摹拟穆太奈比的诗——《燧火》(赛格特·宰恩德)的风格截然不同。
  麦阿里的作品除上述两部诗集外,他的幻想登天和诗圣们幽会的散文集《宽恕书》也颇享盛名。
  散文在阿拔斯时期发展很快,重要的作家有伊木·穆格发、阿里·贾希兹等。
  伊本·穆格发(724-759)是波斯人,袄教徒,在阿拔斯朝改入伊斯兰教。他学识渊博,有好些关于波斯历史、希腊哲学的著作,由他从波斯语译成阿拉伯文。他翻译和改编了萨珊王朝的宫廷文学,创立了隽永风趣、深受城市居民欢迎的所谓“宫廷大臣派”文体,其中包括从波斯巴列维文翻译成阿拉伯语的故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这部故事集源出印度的《五卷书》,是一部用童话写的寓言故事,借飞禽走兽的话,反映了人的思想感情,说明了许多哲理。由于译笔流畅优美,被认为是阿拉伯古代教文的典范。伊本·穆格发也擅长书信,他在前人基础上使书信体向着结构绵密、雄辩清新的方向发展。
  阿里·贾希兹(775-868)生于巴士拉。他早年攻读语言学、神学,也十分爱好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后来去巴格达。他学识丰富,著作甚多。他的作品饶有风趣,触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起初,冒用伊本·穆格发名字发表,由于深受读者欢迎,才署真名。他的重要著作《动物书》共七大册,其中动物学居于次要地位,重要的在于文学价值,笔调流畅,寓意深刻。例如在《老头和麻雀》一文中写道:
  “有一天,天气寒冷,有个老头支起网捉麻雀,果然有只麻雀被罩住了。老头立刻走过去,把麻雀捉住,并卡断它的翅膀,扔进篓子里。这时,老头被迎面寒风吹得泪水直流。别的麻雀见此情景便议论起来,有的说,没关系,这是大慈大悲的好老头,可不是吗?你瞧,他老泪纵横。有只麻雀接话说,你们不要只看他眼睛里的泪水,更要看他手里在干什么。”(注:塔哈·候塞因等编《阿拉伯文学作品选》第1册,埃及知识书店1937年版,第78页。)
  阿里·贾希兹的作品灿烂辉煌,文体独异,被称为当时最有天才的作家。
  阿拉伯人爱听故事,因为既能作为娱乐,又能起到教育作用。到了阿拔斯朝,故事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题材也更为广泛。
  埃及尤素福·伊本·易司马仪(975-?)著的《安塔拉传》记叙了蒙昧时期诗人安塔拉(525-615)的骁勇、豪迈的气质,诗情横溢的才华以及他的恋爱事迹。安塔拉生于内志,父亲是阿卜斯部落的显贵,母亲是埃塞俄比亚人。因为母亲是奴隶,安塔拉从小和奴隶们一起放牧,厕身奴隶行列。他不甘凌辱,苦练骑射,在保卫氏族利益的战斗中,英勇善战,赋诗抒怀,成为名闻遐迩的神勇骑士。他爱上阿卜莱姑娘,由于他是女奴的儿子而被对方家长拒绝,迫使他离开家乡到君士坦丁堡。这部传记不仅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想情操以及有关的历史事件,还编入了一些神奇故事和诗歌,被认为是一部阿拉伯人的长篇叙事杰作。
  这个时期,驰名世界的名著《一千零一夜》(详见本章第二节)问世了。这是一部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瑰丽奇妙的民间故事集,被誉为世界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阿拔斯朝中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故事体“玛卡梅”(即短篇韵文故事)。著文、讲话注意词的声音的配合,这在蒙昧时期就引人注意,伊斯兰教出现之后也不例外,但多用于宗教方面。到了阿拔斯朝,阿拉伯人连一般书信往来也重视运用韵体文,强调押韵(阿拉伯语称作“沙基厄”)。在文学方面,白迪阿·宰曼·赫迈扎尼首先用韵体文创作“玛卡梅”,独树一帜,从而在阿拉伯文学园地里增添了一枝艳丽的花朵。
  白迪阿·宰曼·赫迈扎尼(969-1007)生于伊朗,原名艾布·弗顿勒·艾哈迈德·伊本·侯赛因。传说他写了四百篇“玛卡梅”,但收集到的只有五十余篇。每篇有特定的题目,有的是地名,有的是动物名,有的是食品名,等等。在他的每篇“玛卡梅”里有一个说故事的人,名叫伊沙·赫爱姆,讲述故事的主人公行乞,向人们讨钱为生的事。他的“玛卡梅”虽恪守“沙基厄”,注重文采,但不拘谨,故事生动,气势贯通。哈里里(1054-1122)模仿白迪阿·宰曼的“玛卡梅”也写了五十篇“玛卡梅”,词藻瑰丽,文采娇艳,被认为是“玛卡梅”这种文学创作形式的绝顶佳作。
  “玛卡梅”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它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既使人感到谐趣又使人得到教益。尤其是它谈起来音韵和谐,听起来悦耳,加上文采优美,因而脍炙人口,一度是炼达阿拉伯语诗文写作技巧的楷模。但由于它过多地讲究文字技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阿拔斯朝初期,大肆屠杀伍麦叶人,使阿卜杜·拉赫曼一世逃至比利牛斯半岛,建立了后伍麦叶朝。直到1492年,西班牙人收复了格拉那大,结束了阿拉伯人对他们长达七个世纪的统治。阿拉伯诗歌在那个地区也广为流行,逐步形成了所谓“安达卢西亚文学”。安达卢西亚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感到阿拉伯诗歌的格律束缚性太大,也影响吟唱。九世纪时出现了一种本地的新的诗歌形式——“穆瓦舍赫”(《采诗》),后来,民间诗人伊本·古兹曼(1080-1160)又用方言创作出接近民歌的新诗,声调抑扬,自然悦耳,进一步打破了韵律束缚,在阿拉伯各地颇为流行。
  伊本·图菲勒(?-1185)的《哈伊的故事》。是一部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幻想小说,作品描写主人公哈伊自幼流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通过所谓“内在精神”的修养,认识了真主。它同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有类似之处,但在书年代却比《鲁滨逊飘流记》早得多。
  1517年,奥斯曼人侵占了阿拉伯,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处于凝滞状态,只是在近代才开始复苏。  

   第二节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它是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过程中,共同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一部优秀的民间故事集。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是一幅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由于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通俗的语言,奇妙的想象,对事物的鲜明爱憎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因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它出版至今的二百多年中,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它的许多故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非常成功的杰作,它强烈的艺术魅力,始终为各国人民所喜爱,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的明珠。
  根据《一千零一夜》记述的逸闻、风土人情和它所反映的统一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宗教信仰、写作水平等,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故事和手抄本在中近东地区开始流传的年代约在八世纪中叶到九世纪中叶,即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的前一百年(750-850),尤其是在哈伦·拉希德哈里发在位时期(786-809)和被誉为伊斯兰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麦蒙哈里发在位时期(813-833)流传得更为广泛。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是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稳定以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文化上的繁荣、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八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最后形成,阿拉伯民族固有的文化受到被征服民族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积极成分,创造了中世纪灿烂的阿拉伯新文化。《一千零一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阿拉伯新文化的沃土中孕育而成的。因此,它是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也是阿拉伯新文化的辉煌成果之一。
  文化学术的发展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当时阿拉伯人的一种民间文艺——说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职业说书人不仅在街头巷尾说书弹唱,而且有的被召进王宫为哈里发等皇亲国戚说唱消遣。《一千零一夜》中就有详细的描绘。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波斯,据有的学者考证,这一部分源出印度,最初是梵文,后由梵文译成古波斯文,再由古波斯文译成阿拉伯文,迅速在西亚阿拉伯地区流传,并加进许多阿拉伯故事。第二部分出自伊拉克,讲的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故事,特别是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从十世纪到十一世纪,在这个地区经过多次编选和改写,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基本结构、主要故事和人物已经基本具备。第三部分讲的是埃及麦马立克王朝(1250-1517)的故事;其中以第二部分伊拉克故事现实感最强,因为它是《一千零一夜》开始成书时期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至于那些印度的、希腊的、希伯来等外来的故事,经过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的吸收和再创造,也已经阿拉伯化了,它们被巧妙地组织到一个规模宏大的阿拉伯故事集里。这部故事集一直到十六世纪才基本定型,此时阿拉伯帝国灭亡已有三百多年了。
  《一千零一夜》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它的手抄本很多,无论就故事的数量或内容,没有两种手抄本是完全一样的。十八世纪初,法国人迦兰第一次根据手抄本把《一千零一夜》译成法文出版。随后,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也翻译介绍了这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十九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版了几种经过专家校定的阿拉伯文原文本,其中以1835年在埃及刊印的版本被公认为善本。
  《一千零一夜》名称的起源在故事集的开头作了交代: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由于王后行为不端,国王把她杀了。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做王后,翌日晨即将她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同胞,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使他爱不忍杀。每次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刚好亮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一直拖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遂鸾凤和鸣,白首偕老。显然书中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出于艺术的虚构,以此作为串连几百个互不关联的故事的线索和手段。
  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又因为阿拉伯人喜在夜间讲故事、听故事,或者因为这些故事是在夜间讲述的,所以我国又将《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
  这部民间故事集,以它离奇多变的题材,洒脱的艺术手法和神幻莫测的东方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它从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这个故事集中有格言、谚语,有寓言、有童话。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和描写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故事,有神话传说和神魔故事,有描写婚姻恋爱的故事,有描写经商和航海冒险故事,有反映宗教问题的故事,还有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故事、道德教训故事等等。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奴婢乞丐,还有天仙、精灵和魔鬼,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在这样一个形形色色,洋洋大观的世界里,上天入地,瞬息万变,腾云驾雾,穿洋过海,真是一幅目不暇接的广阔世界。
  通过对《一千零一夜》各个故事思想内容的剖析,可以看到,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在于它以朴素的现实描绘和浪漫的幻想互相交织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的爱憎感情和淳朴善良的品质。这也是作品具有人民性的重要标志。《巴格达窃贼》、《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阿拉丁和神灯》、《渔翁的故事》等,都体现了上述的思想内容。
  《巴格达窃贼》是一个流传极广、遐迩闻名的故事,它的主人公虽然是个“小狗”,但他助人为乐,心地十分善良。他为了帮助贤明的国王驱除凶残狡黠的宰相,被宰相的魔法变成了小狗;但他没有被恶势力所屈服,历尽艰险,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盗佛眼。他最后获得了飞毯,处决了宰相,救了国王。国王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要他当宰相,他不肯做官。在举国欢腾、热烈迎接贤明国王重新回来的庆典中,他却告别了人民和国王,驾起飞毯徐徐离去。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憎恨恶势力的普遍情绪和渴望有一个贤明的国君能使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故事的主人公虽然被叫作“巴格达窃贼”,但谁也不会把他当作小偷看待;相反,他那纯朴善良、助人为乐、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却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贵的品质,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的主人公阿里巴巴原来是一个出身穷苦、一贫如洗的樵夫。他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在砍柴的路上无意之间发现了强盗集团的宝库,得到了大批财宝,但他并不据为己有。强盗们为除后患,秘密私访要谋害阿里巴巴。由于聪明、机智、嫉恶如仇的女仆美加娜的帮助,阿里巴巴才化险为夷、并战胜了强盗。美加娜先后三次机智地破坏了强盗们的罪恶计划,使两名匪徒死在自己同伴的刀下,另三十七名匪徒被她用滚油烧死。最后,又机警地发现匪首的险恶阴谋,她勇敢地利用献舞的机会,将他用匕首刺死。阿里巴巴把宝库的一半财物送给了她,并让自己的侄儿娶她为妻。这个故事除了描写阿里巴巴忠实、憨厚、善良的个性外,还突出地刻画了女仆美加娜的聪明、机智、勇敢的性格。
  《阿拉丁和神灯》的主人公原来是裁缝的儿子,在他被招为驸马后经常周济穷人。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杀死了作恶多端的非洲魔法师弟兄。《渔翁的故事》里作为人类的渔翁,以智慧和计谋制服了凶恶万憎的魔鬼;同样地,国王也杀了作恶的妖妇而拯救了整座城市的居民。相类似的故事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故事说明,人民群众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智慧;同时还说明,代表光明、正义的正人君子,不论其职位高低,甚至是国王,总是战胜代表黑暗、邪恶的妖魔恶棍的。
  《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都具有相似的思想内容。它们的主人公都是一些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受人欺侮、凌辱的劳苦大众;但是他们个个纯朴善良、刚毅正直。这些高尚的品质、朴素的愿望和通情达理的是非标准,不正是各个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彼此都能相通的东西吗?所以它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极大的共鸣。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一文中指出:“因此,如果能公正地要求民间故事书的一般特点是具有丰富的诗的内容、饶有风趣的机智、十分纯洁的心地,而德国民间故事书还应该具有健康的、正直的德国精神——即在任何时代都是完全一样的特质,——那末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权利要求民间故事书应该符合自己的时代,否则它就不成其民间故事书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402页。)《一千零一夜》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不因日月推移而失色,那不正是它具备了恩格斯所提出的这些特点吗?
  《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故事的辛辣的笔触揭露了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的黑暗与不幸,描写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真实,这正是故事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体现。《渔翁的故事》中,渔翁饱尝辛苦,却落得两手空空。于是他满腔义愤,怒斥了人间的不平:
  我出来奔走营生,
  发觉衣食的来源已经断绝。
  许多粗鲁、愚昧之徒,
  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
  呸,你这个世道!
  如果长此下去,
  让我们老在灾难中叫苦、呻吟,
  这就该受到诅咒。
  在《三个苹果的故事》中,也有感人至深的诗句:
  倘若把我送到当铺里,
  连同书籍墨水瓶一起算在内,
  要求当一天的生活费,
  人家决不肯接受。
  如此惨淡生活,
  比睡在坟墓里还差得多。
  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中世纪阿拉伯社会劳苦大众的生活写照!笔者只有立足于劳苦大众之中同他们休戚相关和患难与共,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行。
  在暴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平方面,《一千零一夜》没有停留在仅仅描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或反映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不满的情绪上,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对他们的昏庸无道、专横跋扈和欺诈成性痛加揭露,无情鞭挞。《一千零一夜》的引子,《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国王杀死了与人私通的王后以后,竟然荒唐到每夜要宰相捉一个少女供他寻欢作乐,天一亮便把她处死。这个故事充分暴露了国王荒淫无耻、昏庸凶残的本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渔夫和哈里发的故事》(又名《渔夫哈里发和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故事》)(注:“哈里发”为伊斯兰教帝国君主的称号,也可以当普通人的名字用。)中,对哈里发的淫威和渔夫诚惶诚恐的心理,有一段细致入微的刻画。渔夫哈里发积蓄了一百金币,从此就提心吊胆,夜不成眠,生怕哈伦·拉希德哈里发会来索取;要是不给,就会被送到总督那里严刑拷打。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想来想去,豁然开朗:要保住金币,只有先“养成一种经得起鞭挞的习惯”;想到这里,他霍地跳下床来,一面鞭挞自己,一面申辩:“老爷!是他们给我造谣呀!我是打鱼为生的穷人,什么东西都没有嘛……”这段生动的描写,把阿拔斯王朝最负盛名的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本质揭露无遗!原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专横跋扈、贪得无厌的家伙!把渔夫的名字也叫做“哈里发”,这正是别具匠心的曲笔,它包含了对“哈里发”尊严的极大蔑视。
  类似这样立场鲜明、敢于“犯上”的故事情节,还有许多。一本中世纪帝王时代的民间故事集,能毫不含糊地揭露帝王的丑恶本性,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直到今天,在一些国家的人民中间,对玩世不恭、专横跋扈、荒淫无度的人,常常这样谴责他:“依旧过着《一千零一夜》的生活。”《一千零一夜》尖锐的批判性,由此可见一斑。
  《一千零一夜》中有许多故事被说成是发生在哈伦·拉希德哈里发时期,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哈伦·拉希德是阿拔斯朝的第五代哈里发,他被认为是该朝最著名的哈里发之一,在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巴格达达到空前的繁荣。因此,哈伦·拉希德就成了许多文学作品中阿拔斯王朝贤明哈里发的代表人物。《一千零一夜》的许多故事,之所以假借哈伦·拉希德的名字,只不过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盼望一个“太平盛世”的良好愿望罢了,而生活的现实毕竟是严醒的。在阶级社会中,人民要求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那时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如以哈伦·拉希德名义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参加的歌手竟有两千名之多。他的儿子也曾举行过类似的歌舞晚会,宫廷里的男女全部参加,歌舞通宵达旦。而劳苦大众、奴隶们却在受剥削受压迫,过着饥寒交迫、贫困潦倒的生活。这一切,就是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生活画面的基调。根据历史记载,825年,麦蒙哈里发和宰相的女儿十八岁的布兰结婚时,耗费了难以置信的财富,豪华侈奢达于极点:有一千颗硕大的珍珠,有珍珠和蓝宝石装饰的金席子,有二百磅重的龙涎香烛。礼仪中,将许多麝香丸撒给王亲国戚、高官显贵。每个麝香丸里有礼卷一张,上写田产一份或别的礼物。这次婚礼的全部费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税收,而麦蒙时代每年仅田赋的现金收入,一般可高达三亿三千一百万弟纳尔!这次婚礼耗资之巨,排场之豪华便可想而知。与此相反,当年营建巴格达新都时,一个苦力每天只领到三分之一弟尔汗。而被驱赶到幼发拉底河的盐碱地上从事排除积水、采集硝盐、开垦耕地的黑奴,他们的生活更惨,每天除几把麦粉或椰枣充饥外,一无所得。
  《一千零一夜》尽管具备了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过宗教祭司和文人学士的篡改加工,混杂了不少剥削阶级意识和宗教观念。
  《一千零一夜》流传于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时代,因此它的伊斯兰教色彩比较浓厚,“安拉是唯一的主宰”,“我把自己的一切托靠安拉啦”,“毫无办法,只盼伟大的安拉援助了”等等词句充斥全书;伊斯兰教宿命论观点更为突出。还有歌颂帝王,尤其是对哈伦·拉希德的称颂,更是俯拾皆是。此外,书中还宣扬了富商巨贾的“美德”,发财致富的“奥秘”,轻视妇女、丑化奴隶等等剥削阶级思想。
  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丰富的想象力和近乎荒诞的夸张描写是《一千零一夜》最明显的艺术特色。高尔基在评论《一千零一夜》时,把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说“这些故事极其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陶醉于‘美妙诱人的虚构’、流畅自如的语句,表现了东方各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美丽幻想所具有的力量”(注:转引自《一千零一夜》俄译本序,1962年2月20日《光明日报》。)。高度的浪漫主义既表现在它的神话色彩方面,也表现在想象和幻想的自由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幻想,使艺术虚构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飞毯在空中自由来去;口唸暗语,巨大的石门会自动打开;一夜之间一座宫殿拔地而起,这些在当时不可能实现的事,在故事中实现了。巨大的神鹰蛋,奇异的磁石山,闪光的魔法戒指,岛屿一般的大鱼等等,在故事中出现了。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闪光,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同非现实因素的巧妙结合,不仅能使读者了解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而且也能进一步体察他们的思想和愿望,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真实。
  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是《一千零一夜》另一艺术特色。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把许多民间故事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系统,这种结构故事的方式便于讲故事的人和听讲者记忆。如《商人和魔鬼的故事》,眼看商人马上要被魔鬼杀死,故事到此完了,但刹那间跑出三个老人来,于是开始了《第一个老人和羚羊的故事》、《第二个老人和猎犬的故事》和《第三个老人和骡子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紧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一千零一夜》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诗文并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作品运用的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人民口头语言,词汇丰富,生动流畅,极富感染力。如在巴格达脚夫和女郎的故事中,作品首先通过脚夫的视觉和感觉来描写“姗姗来到”的女郎形象:她“头戴卯隋里丝面纱,身着细沙衫、腰结飘带、脚穿绣花鞋”。字里行间,就透露出脚夫对“妙龄女郎”的倾慕。接着又用普通的日常用语,叙写了女郎的行为活动,说她“买了叙利亚苹果、土耳其、榅桲、阿曼梅子、哈勒白素馨花、大马色睡莲,伊拉克蜜胡花、埃及柠檬……,此外还买了挑金娘、指甲花、甘菊、白头翁、紫罗兰、石榴和蔷薇等花果”,“并买了用麝香、乳香、沉香、龙诞香精制成的装在喷瓶中的香水精,以及亚历山大的蜡烛等物”。这些普通的然而美丽、丰富的语言重叠,更增添了女郎瑰丽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茂盛。故事后来又写巴格达脚夫随女郎来到一处宅第。他发现在大厅的床上坐着一位笑容可掬、举止活泼大方的女郎。作者用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刻画了这个女郎的美丽和高贵:“她似乎是天空闪闪发光的明星,正是:她启齿微笑的时候,像一串均匀的珠玉,像一阵透明的冰雹,也像芬芳的甘菊。她的头发仿佛是漆黑的夜;她的容颜意然羞退了晨曦”。这种以散文为主,夹以诗歌叙述故事、渲染思想内容的方法,是对阿拉伯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但是,《一千零一夜》作为一部巨幅的文学作品,它在艺术创作上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有些故事结构不够严谨,有些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有的主题不够鲜明。在文字技巧上,往往通俗有余,精炼不足。有些描写千篇一律,显得单调刻板。如形容女郎长得美丽,总是用“像初升的月亮一般可爱”“月儿般美丽可爱”等等。《一千零一夜》在艺术上的这些缺点,在一般民间故事中是普遍存在着的。
  在《一千零一夜》问世以前,阿拉伯文学传统的作品形式主要是诗歌和散文,象《一千零一夜》以人物为主的长篇故事,这在阿拉伯文学史上是最早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卡里来和笛木乃》虽是负有盛名比它更早的故事集,但却是寓言童话集,基本上是一部翻译作品。所以说,《一千零一夜》在阿拉伯文学史上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独具特色的民间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对西方各国的文学、音乐、戏剧和绘画都曾产生过影响。意大利卜伽丘的《十日谈》、英国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法国莱辛的诗剧《智者纳旦》、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著,在取材和写作风格上,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所以说,《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