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这是一个不受地域限制通述世界戏剧理论发展的本子。时间下限抵达本世纪,但由于篇幅的限度,也由于任何通史在选择论述对象时必然会有的对于稳定性的要求,没有论及欧美现代派的戏剧学说。当然,现代派也不是一个突然降临的不速之客,在本书后半部分对于唯意志主义者、梅特林克、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人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某些现代派戏剧学说的思想脉络和理论雏形。
  在理论方法上,本书想作一个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和总体研究(general study)的尝试。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在世界上十分兴盛。有的研究者采用它,可能仅仅是因为倾心于视野开阔、触类旁通的宏观理论气派,但也有一些研究者是想借它来更好地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律性。戏剧理论史的比较研究和总体研究,应该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在认识戏剧的过程中既各呈异彩、又交融统一的理性历程。就某个时期、某个民族的戏剧理论来说,未必要在研究成果中呈现出完备无遗的小结构,因为总体规律的统一结构并不是一组独立小结构的拼凑和串联;但是,一旦置身于总体结构之中,各时期、各民族的戏剧理论就会把自己的特征显现得更加清楚,其间各种理论质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永久性和偶发性也容易在对比中辨识。因此,虽然这种研究不能代替各别研究,却也有各别研究很难具备的长处。这些想法,促使我着手进行这个尝试,但显而易见,眼前这本书还远未能达到上述要求。我们对东、西方戏剧理论的各别研究尚且还比较寂寞,总体工程的建设当然更需要通过许多人的长期努力才能初具规模。这本书的写作,至多只是“投石问路”。如果广大读者能从这本书中比较连贯地了解中外曾经有过的一些戏剧理论名著和其中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发现这样的总体编写有哪些可取,哪些失败,从而推进这方面的研究,这就使我快慰。
  在技术性处理上,鉴于一系列有关材料在国内还未被广泛了解,本书介绍较多,叙述重于论述。但是,叙述的节奏前后有一些变化。例如,考虑到对于某些疏远和隔阂的理论形态,只有深入进去作较为细致的介绍才能体会到它们存在于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而叙述的速度可能比较缓慢;相反,对于今天多数读者比较接近和熟悉的某些理论体系,倒似乎更需要站远开去一点,对它们作一番总体端详,把握住它们的基本理论骨骼,因而概括和提炼较多,叙述速度较快。又如,对于理论范畴创建时期,不得不谈得较为详尽;而对于晚近不少沿用和发展已有范畴的理论现象,即使十分重要,也不再从头细说。这样,全书就形成了一种前慢后快的速律。这正巧也大致符合戏剧理论发展本身前期缓重滞稳、后期更迭繁繁的总体趋向。我常想,狄德罗为戏剧情节的速律所作的一个比喻,也可以借来描绘人类在许多方面的历史进程:恰如山坡滚石,越到下面越快,还会随处跳跃。当然,以此来比附本书的节奏,也是对一种权宜之计的自我安慰了。
  在文字表达上,很想做到平易、舒卷。一则因为研究对象是理论形态,以理评理,笔端过于整肃难免枯涩;二则因为研究范围很广,文字灵动一点便于收纵。这也带有权宜性质,而且也未曾做好,有待方家评正。
  在材料征引上,则希望能够扎实一点,避免那种只见归纳和批评、不见对象实体的倾向。应该感谢一切在保存、整理和介绍文化史料方面作出过辛勤努力的理论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没有他们的工作,哪怕最低等级的总体研究也无法进行。例如,要是没有象美国戏剧理论史家克拉克(B.H.Clark)编的那本在殴美很著名的《欧洲戏剧理论集》和我国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等等比较翔实可靠的资料集子,这本书的写作将必然会步履艰难。由于材料来源比较庞杂,有的还出自于一些既非原始、亦非权威、又不好找的版本,因而本书在引用时大多只在正文中说明篇目,不一一注明出处、版别。但是,为了方便读者,又在目前已有中译本(包括节译)的外国戏剧论著中选了比较重要的二、三十部(篇),分别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加了注脚,说明译者和版别,借以构成一个便于寻找的阅读书目,供不熟悉外国戏剧理论的读者参考。外文本均未加注。
  毛锥暂搁,事犹未竟。望读者师友不吝赐教。
作 者
一九八二年于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