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第一节  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
  一、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及文艺界形势
  1、文艺政策调整的直接成果
  几次重要会议:1959年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的座谈会,周恩来发表了《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讲话;1960年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1961年在北京的新侨饭店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当前文艺工作的意见(草案)》和《关于当前电影工作的意见(草案)》,总结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试图纠正左的错误;1962年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1962年8月全国作协又在大连召开了全国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这几次会议及其前后,周恩来发表了一些列讲话,尤其是在广州会议上所作的题为《论知识分子问题》,陈毅同志也在广州会议上发表讲话,进一步发挥了周恩来的观点,提出要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这几次会议尤其是周恩来、陈毅的讲话,对解放思想,活跃创作,倡导艺术民主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文艺界开始着手制定《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十条》),经过反复修改后以《文艺八条》为正式文件下达落实。《文艺八条》旨在纠正左的倾向。随后发表的一些文章都表明文艺界在纠正左倾倾向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2、文艺界形势的急转直下
  1962年“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使文艺界形势急转直下,经于逼近了“文化大革命”。
  二、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下文学创作的多种倾向
  1、歌颂性的抒情作品大量涌现
  以贺敬之为代表(诗歌);
  散文以刘白羽、杨朔、秦牧为代表。另有郭风等。
  图解阶级斗争理论的创作(叙事类),以浩然及其《艳阳天》为代表。
  2、时代抒情大合唱中的不和谐音
  丰子恺散文《阿咪》。“三家村”杂文。
  3、知识分子精神的多层面展示(潜在写作的开端)
  《傅雷家书》、《顾准日记》、《无梦楼随笔》(张中晓)
    第二节 时代的抒情:《桂林山水歌》与《长江三日》
  这种抒情性在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中是以貌似客观的面目出现的,即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古老的借景抒情手法所抒的不再是个人的感触,而是借自然界的秀美与崇高来隐喻时时代的美好与崇高,传统的艺术技巧也带上了新的意识形态色彩。
  《桂林山水歌》借对桂林山水的描绘,抒革命战士的豪情,表达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优美)
  《长江之日》由长江“开阔--狭窄--开阔”的旅程抒写革命斗争“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过程。(崇高和壮美)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以多样化的写景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风姿。写瞿塘峡美景,彩笔细描,摹形绘影;状巫峡秀丽,妙笔天成,有声有色,形神兼备;绘西陵峡之凶险,粗犷雄浑,大笔挥洒,色彩斑斓,富有诗意。
  诗意与哲理的结合,加强了作者的思想力量。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哲理的抒发,更耐人寻味。作者从一条木船经于驶过了险滩恶浪,不禁感慨“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语言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加之神话、民谣、古诗的融入,既丰富了内容,又给山川景物抹上了一道神奇的色彩,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幻想天地。
第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它
一、 邓拓的性格及《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现实批判精神
  政治家兼文人的性格;强烈的书生气质;“自做主子,不当奴才”的人格精神;冷静的批判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
二、 对邓拓等人悲剧的反思(参见教程154--155页)
三、 《燕山夜话》选读:《一个鸡蛋的家当》
        第四节 私人性话语:《无梦楼随笔》
  一、作者的创作心态及《随笔》的深刻思想
1、创作心态--孤独
  《无梦楼随笔》是张中晓在落难时期在绍兴老家的“地下写作”。他遭受了严厉的政治打击,在极度贫困、饥饿和病痛之中仍然没有停止思考,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此时的作者常常是“寒衣卖尽”、“早餐阙如”,“久幽虚空,已失世情”,处于极度的孤独与困窘之中,但他对孤独有着独到的见解:
  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是天国与地狱的分界线。......孤独属于坚强者,是他一显身手的地方,而软弱者只能在孤独中默默地灭亡。(《无梦楼随笔·拾荒集·五十》)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到作者孤独的创作心态,而且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对待孤独的态度,尽管现实令人绝望和孤独,但他却以想象的意志力把这种“无梦”的绝望转化为精神净化与超生的炼狱。一个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对孤独又如此深刻而富于哲理的理解的。
2、知识分子良知的展示
  正是孤独,促使他思考,正是孤独,激发了他内心的激情。于是他困惑,他怀疑,他坚信,他理智,他极力免于局促自卑,时刻“检点身心”:“临亢者固须理智克制,处卑时尤须理智照耀,不然阴毒之溃胜于阳刚之暴,精神瓦解,永堕畜牲道矣。”(《拾荒集》序)在《随笔》中,作者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面对现实,他由困惑而怀疑,由怀疑而坚信,即使身处逆境,也没有放弃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人类、人性与良知的信任。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3、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
  张中晓在《狭路集·七一》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最大的不幸,是使他看到它所不愿意看到的--战争、哀悼、愚蠢和憎恨等种种不幸。”而这种种不幸都让他遇上了,这不幸的遭遇也便促使他对这不幸与灾难及其根源进行深刻的反思,于是,就把目光投注到那外来的压迫上。在这方面,他的思考和批判是非常犀利的:“对待异端,宗教裁判所的方法是消灭它;而现代的方法是证明其系异端。宗教裁判所对待异教徒的手段是火刑,而现代的方法是使他沉默,或者直到他讲出违反他的本心的话”(《无梦楼文史杂抄·八十》)。这样的批判,主要是由于他对现代“统治术”的观察的深刻以及他在苦难中的痛苦体验,那种对某种体制下权力者控制社会与人心的卑鄙手段的非同寻常的真切感受。他是这个体制的杰出的观察者与批判者。其杰出之处在于,他不仅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统治者的权术的手段,而且从“统治”和“被统治”两方面揭示了这种统治术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心理基础,继承了鲁迅以来的现实批判和国民性批判的传统,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现代转化之后的“主”和“奴”的发生心理学以及这种现代意识形态得以存在的道德、心理基础。在《拾荒集·五八》和《狭路集·九四》中,他进一步深刻地指出了“统治者”的专制与“被统治者”道德上的奴性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实际上是揭示了这种体制下道德败坏的制度根源,亦即这种制度的道德基础本身就是败坏的。在这方面,他的剖析是振聋发聩的。这种深刻和犀利,得益于他对传统统治手段的憎恨与透彻体验,只有理解了这些,也就能体会他的振聋发聩之音中饱含的苦味与辛酸
  4、在逆境中坚持对人类正义与良知的担当
  《随笔》还处处体现着作者身处黑暗、忍受着饥饿、贫穷、病痛的折磨,但却没有被黑暗所压倒,为了化解黑暗,与黑暗抗争,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和韧性精神啊!有多少知识分子在逆境中或悲观颓丧,放弃追求,停止思考;或不断地检讨,以争取早日“归队”;甚至还有卖身投靠、为虎作伥者。但张中晓却用自己的理性思考,用知识分子的良知坚持抗争,不折不挠,在逆境中也仍然坚持对人类正义与良知的担当,让一个身处逆境的病弱书生担当如此重任,悲耶?幸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他“寒衣卖尽”,贫病交加,他咯着血,处于死亡的边缘,却仍然没有放弃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仍然做着他的朴素的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相尊敬,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仇视、残杀与伤害。应当是伙伴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狭路集·十九》)但可悲的是,即使是这样的“梦”也只能是“梦想”,在那个年代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在“阶级斗争”的语境下,我们对“无梦楼”的深刻寓意及其那些朴素“梦想”的无法实现,才会有撼人心魄的体验,我们仿佛听到了旷野之上人性的呼吁和呐喊。事实上,多少代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发出这种诉求,但只有张中晓这样从痛苦和迫害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说出这样的话,才显得格外真诚有力,才格外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二、《随笔》的文化史意义及价值
  《无梦楼随笔》的价值不仅仅在文学上,对于文化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直到今天仍历久弥新。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表现而且伴随着有血有肉的感情,而且在这过程中展示了那个特定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一座知识分子自己的雕像。成为当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座道德文章的丰碑。
  思考与练习:
  1、简述60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及文艺界形势
  2、以《桂林山水歌》和《长江三日》为例说明“时代的抒情”类创作的主要特色
  3、谈谈《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现实批判精神及其内在成因
  4、《无梦楼随笔》的深刻内涵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