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

  新时期本来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文学在这个阶段和社会一样,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所以采用了这一个概念。
  新时期文学思潮:文学以快速的发展变化,全新的审美面貌,纷繁的文学现象,自由频繁的论争和多姿多彩的创作成果,展示了文学的独特风采,成为当代文学发展的繁荣期。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80年代文艺的生态环境:
  文革十年浩劫的梦魇时代结束;
  思想大解放: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立;
  拨乱反正,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艺术民主的提出,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
  西方文化的广泛译介;在五、六十年代放被淹没的京派文学、孤鸟岛文学、新月派、象征派、现代诗派、七月派、九叶诗人等得到了肯定;
  创作自由的提出:1984年12月作办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
  文艺民间性力量的增强;
  市场对文学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发达,文学逐渐市场化,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和争夺,消费性文化改变了作家的地位和创作观念。
  (二)春天的号角--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掀起的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突出的特色是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由政治而引发,指向政治,以文学的形式表现。诗歌体现了“愤怒出诗人”的创作姿态,具有悲愤悲剧美学形态。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后来“伤痕文学”的发端。
   (三)对文革文艺观念的批判
   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阴谋文艺,批判“根本任务论”、“三突出论”、“主题先行论”等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
   文学刊物相继复刊。
   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的作家群”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作品结集为《重放的鲜花》出版)1979年10月30日-11月16日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标志着文艺界全面“解冻”。
   (四)文艺观念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后来“二为”方针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3、关于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
  人性有阶级性的一面,也存在共同性的一面被广泛认同。
  人道主义的认识己经超越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导致社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思想领域对极左政治路线的清算,文学迎来了发展的空间。
   (一)文学取得了与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
   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大量涌入,作为文学革新的参照,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成为评介和翻译的热潮。
  1、出现了针对文革的“伤痕文学” ,文学走出假大空的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是一划时代的作品,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人,成为一些作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重要的作品有:小说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姻缘》、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的《啊!》、莫应丰的《将军吟》、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诗歌有李发模的叙事诗《呼声》、流沙河的《故园六咏》;戏剧有话剧《报春花》、《权与法》等。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方兴未艾时出现一种对“伤痕文学”深入发展的文学思潮,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3、复出的诗人的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以良知勇敢地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救治生活的弊端,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激情显示着作家们的忧国忧民之心,体现出作家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
  4、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发端
   (二)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综合化
   在1985年前后,中国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学的主流消失了,文学的一元化发展状态迅速瓦解,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文学出现边缘化和综合化倾向。文学在创作手法上也呈现出多样性。
   (三)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西方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 新的审美建构,具有新的审美独立性
  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良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朱苏进的《第三只眼》、王蒙的《高原的风》、《冬天的话题》,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等。
  (二)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作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作家从再现生活到组合生活、表现“观念”和“感觉”。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文学的现代性特征较为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三)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1、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勃兴。
  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
  他们表现为从政治的反思转入对文化的关注和反思。他们以三种形式呈现:象鲁迅那样以文学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变革和重造;或寻觅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以救正现实社会价值的沦失;或者是走向原始,返朴归真,以梦想逃避纷乱烦扰的现实。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陆文夫的《美食家》、刘心武的《钟鼓楼》等。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文学把性重新作为严肃的文化概念进行探讨,探讨作为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和最人文化要素的“性”,通过性心理、性行为来张扬人的生命,反思人的生命。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个“性高潮”。文学对人的关注不仅仅关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原始生命力,关注人的性欲冲动,通过性意识跨越文明铸造的人格表层直达生命冲动的原始本能。文学不再是仅仅为摆脱野蛮和愚昧而呼唤文明,而是痛感于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而热切呼唤人的自然属性;文学不仅表现和张扬着清醒的理性,而且充分强调人的非理性内容,强调人的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强大力量。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强力受到文学的热情赞美。这种文学思潮是对西方文学中非理性文学的回应,也是对人的异化的一种反抗,对文学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人性、完整的表现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最先的尝试是朦胧诗、王蒙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和高行健、沙叶新的探索戏剧,北岛、舒婷、顾城等人对朦胧诗的探索。80年代中期后,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等的创作是现代主义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莫言、残雪、王朔的跟进。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实验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
  同时,各种批评理论竞相登台。如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文艺阐释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原型批评、文化分析等,有助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生长。
  新时期文学形成了一个开放本体系。在浪漫主义占主流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作家也大胆引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整个文坛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重写文学史的提出,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同时,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为之提供了可能性。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