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我开始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并与张钟、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诸位先生合作编写了《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后来,我们根据80年代文学出现的新情况,对该书作了修订,扩充了“新时期文学”的内容,于1986年出版了名为《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的新一版。此后,《概观》一直是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课的主要参考书,也曾被一些兄弟院校的当代文学教学采用为教材。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书的著者中的两位,在90年代初不幸过早离开人世。这十多年中,社会生活和文学界,也发生了众多当初难以逆料的事情。回过头去读《概观》,不难发现许多缺陷,许多需要修正补充之处。一方面是它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和叙述方式需要反省,更重要的是它所处理的材料,基本上截止至1985年。因此,重新修订编写,就提上了日程。
  这次的编者,没有在《概观》的基础上进行,也没有采取集体合作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之间,已较难维持“新时期”开始时的那种一致性。我们的看法之间的差异,比相互之间的共同性有时更为明显。当代文学史的个人编写,有可能使某种观点、某种处理方式得到彰显。当然,因此带来的问题也不言而喻。受制于个人的精力、学识、趣味的限制,偏颇遗漏将是显而易见的。好在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已出版三十几种;本书存在的阙失,会由另外的史著加以矫正。还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概观》也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它的长处,它所表达的那种想象和情感,那种看待文学和世界的方式,在今天却已很难复现——而它们并非都是应该否定的。这十多年来,我们也许“成熟”了,“稳妥”了。为着这种“成熟”,我们失去了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这种代价究竟是否值得?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历时一年半。在这期间得到许多朋友的支持、帮助。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研究生讨论课上,同学们发表的意见,他们提交的读书报告和论文,给我很多的启发;而我对当代文学的观点和叙述方法,也都是在教学中,在与他们的讨论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向他们(这里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表示感谢。
  我要感谢周亚琴、臧力的帮助。他们撰写“新诗潮”一章的部分初稿。他们对80-90年代一些诗人艺术个性的分析所表现的识见,是我所难以达到的。尽管稿子没有全部采用,也做了些改动,但那只是出于总体安排上各部分之间平衡的考虑。
  我要特别感谢为本书的编写付出许多劳动的贺桂梅。她为我准备了80-90年代一些重要文学问题、一些重要作家的有关资料,包括作品目录、重要的评论文章等。在书的编写的最后阶段,我因病无法再继续工作,贺桂梅承担了最后三章(女作家创作、散文和90年代文学状况)的初稿撰写,并编写了本书的年表。
  最后还要感谢高秀芹在本书出版时认真细致的工作。她仔细审读全文,改正了许多错讹,也提出不少修改的建议。
  著 者
  1999年5月,北京大学燕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