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游记》

  
  【教学设想】
  继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充分提供《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孙悟空形象的来源的原始资料,让学生在归纳、辨析中推理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第一节 《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

  一、《西游记》的成书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取经本事;
   (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
   (三)《西游记》成书。

   (一)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本事
   高僧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人,,13岁出家)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研究教义,取回真经。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在没取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只身离开长安,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吐鲁番,历经艰辛,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此行历时19年,行程五万里,取回佛经657部。回到长安后,在慈恩寺又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创立了佛经的重要宗派法相宗。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
  玄奘回京后,奉诏口述取经路上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辨机记录,并编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书中介绍了途径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状况。
   其后,玄奘门徒惠立、彦琮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虽称“皆存实录,非敢雕华”,但还是穿插了不少神奇传说,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
   南宋出现了“中瓦子张家印”的 “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文字粗略,情节简单,出现了“来助和尚取经”的猴行者(白衣秀士)形象,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因偷了西王母池十颗蟠桃,“被王母捉下,......配在花果山紫云洞”。他神通广大,能伏魔降妖,这标志着西游故事的主角已由唐僧向猴行者转变,也标志着取经的真人真事向神魔故事的演变。书中还出现了一个脖挂骷髅项链的“深沙神”,但还没有猪八戒。
   成书于明初的《永乐大典》中,保存了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残文,约1200字,文字粗率,其标题为“西游记”。
   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选收了一段汉文“车迟国斗圣”,内容大抵相当于今本《西游记》第46回的一部分,而且还有8条注释,或介绍这段选文依据的是《西游记》,或直书“《西游记》云”、“详见《西游记》”。《永乐大典》、 《朴通事谚解》成书皆早于今本《西游记》,因此学者推断在今本《西游记》之前,就已有一本失传的旧本《西游记》(或者是《西游记平话》)问世。
   《西游记》故事在金元及明初,被搬上戏剧舞台。金院本名目中有《唐三藏》一种,已失传;元代的“西游”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和杨景贤的《西游记》两种。吴剧已佚,杨作犹存。在杨剧中,猴行者已变为孙悟空,深沙神也改为沙和尚,并首次出现猪八戒形象。
   
   河西走廊的《西游记》文化遗迹:
   从大唐玄奘赴天竺取经到《西游记》问世,期间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历史。原先三藏法师取经时曾留下足迹的丝绸古道上的许多地方,便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故事和“遗迹”。其中有的可能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前,属于《西游记》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素材;有的显然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后,属于《西游记》传播过程中的衍生物。
   “唐僧取经故事遗迹”大多分布在玄奘法师当初西行求法时所经过的路途或邻近地带,其内容全为唐僧师徒西行或返回路上发生的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处“西游记壁画”:
   第一处,现存最有价值的玄奘取经故事壁画,相对集中于甘肃安西县境内属于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取经壁画,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
  玄奘取经图共有6幅。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绘于东千佛洞第2窟中心柱两侧甬道的2幅“水月观音图”中的取经图与绘于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左下方的1幅取经图,人身、马背上均不见经包、经盒之类的东西,应为玄奘西行求法图。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边“普贤变”南侧的取经图和同窟东壁北侧“十一面观音图”右下的取经图,前者马背鞍桥上有仰莲一朵,上置经包,光芒四射;后者画面上,行者腰系经包,肩荷锡杖,上挑经盒,应为玄奘、行者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的东归图。榆林窟第29窟北壁东侧“水月观音图”下方,则是一幅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大体相近的横幅连环画。其中玄奘、猴行者、白马、大梵天及偷桃情节,与《诗话》部分内容有某些相似之处。
   第二处,《西游记》连环画壁画。这一组壁画残迹现保存于张掖大佛寺释迦牟尼涅槃巨型塑像屏壁背面的南侧。图上绘有“大闹天宫”、“活人参果树”、“火云洞之战”、“唐僧逐悟空”、“路阻火焰山”、“四众西行”等情节。其人物活动多与《西游记》吻合而略有差异,孙悟空三兄弟所持器械则与《西游记》多所不同。此图绘制时间有元末明初和清代二说,迄今尚无定论。但它属于“唐僧取经”故事发展演变过程中《西游记》阶段颇具权威性的形象资料则确凿无疑。
   
   (三)《西游记》的问世
   “西游”故事经过《诗话》、《平话》、壁画、金元戏曲的积累,其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均已相当成熟。到明代中叶,出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所以,《西游记》也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
   
   二、《西游记》的作者
   1、丘处机
   《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是谁,迄今无定论。明刊本均无作者署名,清初刊本始署名为丘处机,以后的清刊本沿用此说。
  关于丘处机,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8
   2、吴承恩
   乾隆年间始有作者是吴承恩的提法。直到上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几乎成为定论。但近十几年里,质疑、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声音较多。(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9、10)
   认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证据: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理由:
   ①、《淮贤文目》是文章或文集的辑目,不是书目;其《西游记》可能只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是小说;就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丘处机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另,与吴承恩同时的杭州人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记载他的巴蜀之行;他还有一篇《东游记》,记载他的金陵之行。张瀚的文章尚存,而吴承恩的文章已佚,把吴承恩定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冒名顶替。
   ②、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明代书籍著作的书目集,其卷八《舆地类》中明确的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名目收入,说明吴的《西游记》是山水游记之类的文章或文集,而非小说。
   ③、最早的《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刊印距离吴承恩去世仅10年,其卷首的陈元之序已不知作者是谁。
   ④、鲁迅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理由之一是书中的淮安方言较多,而吴承恩是淮安人。但据现在许多学者考证,书中的吴方言多于淮安方言。
   ⑤、《西游记》中有大量的佛道术语,如属于道教的金丹学的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丁老、离火坎水,属于佛教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属于儒教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属于医学的奇经八脉、周天穴位等知识学问,吴承恩的经历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知识学问。
   3、无名氏
   有的学者(如李安纲)认为丘处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证据都不足,所以认为暂定其作者是“无名氏”。
   
   三、《西游记》的版本
   繁本: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
   清代刻本: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均补唐僧出身为第九回。
   简本:有两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共69则,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第二节 孙悟空的形象来源
   
   1、“无支祁”说 (“国产说”)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主要采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
   2、“哈奴曼”说(“进口说”)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人认为孙悟空形象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他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在被吞进老母怪肚中后,伸缩变化,又从耳朵中钻出。其神通更与孙悟空接近。
   3、石磐陀说 张锦池先生从取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厄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也就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详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作为“一说”,张锦池先生的结论是否颠扑不破,还有待于学界的继续研讨。
   4、释悟空说
   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贞元五年回到京师,在章敬寺修行。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参见孟繁仁《西游记故事与西夏人的童话》)。目前,此说还留有进一步研究和发现的空间。
   5、“混血”说 八十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先生的论述(详见蔡国梁《论孙悟空的血统》、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
   
第三节 《西游记》的主旨
   
   (一)《西游》“幻”之内涵
   [1]、“幻中有理”:
   明谢肇浙《五杂俎》:“虽极幻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
   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 “《西游》一记,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 “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认为它是“修道奇书”。
   梁启超称《西》是一部“哲理小说”(《告小说家》)
   [2]、“幻中有趣”:
   胡适《西游记考证》 :《西》“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戏”
   [3]、“幻中有实”:
   张天翼《西游记札记》: “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
   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
   
   (二)《西游记》与心学
   [1]明代心学: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其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2]书中“心猿”: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悟空作为人心幻相来刻画。
   [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
    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
    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
    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
   [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4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7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14回)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7回)
   [5]人物表白:
    悟空:“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24回)
   悟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85回)
   [6]、众家评述: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灵台方寸,心也。”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一部《西游》,只是如此,别无些子剩却矣”。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如果我们一定要问他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浙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至死靡他,该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
   
   (三)、对人性自由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
   
   (四)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毅力。
   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能力。
   孙悟空前期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往。
   
   (五)、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因《西》属世代累积型长篇,故内涵甚丰。除整体具宣扬“心学”寓意外,它还与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许多情节都折射出现实的光芒。
   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丑恶:
   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
   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
   国王昏庸,道士作恶。
   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势力的影子。
   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生灵的关系网。 
   
第四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极幻与极真
   袁于令《西游记题词》:“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
   《西》用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西》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或含生活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
   
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
  “神性”:这里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
   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 “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
   理想型形象孙悟空, 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尤其是既讨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
   猪八戒:号为佛家“八戒”,实是凡夫俗子:贪吃、贪睡、贪财、贪色;憨厚纯朴、吃苦耐劳、斗争顽强。
   
   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1、《西》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
   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
   鲁迅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
   《西》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
   首先,主人公孙悟空被赋予幽默诙谐的个性,其言其行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他蔑视权威、桀骜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常常通过揶揄玉帝、打趣如来、诅咒观音、嘲弄妖魔来表现。
   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
   其次,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把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撕裂,化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料。
   五、曲折巧妙的结构
   《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序幕:前7回,大闹天宫
   过度:中5回,取经缘起
   主体:后88回,西天取经
   各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所包括的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
   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
   六、《西游记》的影响
   在《西游记》影响下,明代神魔小说有:
   由宗教故事演化的《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清代《后西游记》等续书;《西游补》、《天女散花》借续补针砭时事,《西游补》最受称道;《四游记》(杨志和《西游记》、吴元泰《东游记》、余象斗《南游记》和《北游记》);由讲史故事分化的《三遂平妖传》、《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封神演义》最为出色;
   由民间传说演化的有朱名世《牛郎织女传》、杨尔曾《韩湘子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