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北宋后期词的变化与成就。

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

  一、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黄词中也有一些艳词,明显是学柳词而来,内容不大健康,没有多高的审美价值。
   二、晁补之的词论及其吟咏情性的隐逸主题
   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词论认同苏词的革新,创作也步趋其后。其词最突出的主题是吟咏隐逸,自抒被迫退隐后的心境,为后来隐逸词的创作提供了范例。
   
第二节 晏 几 道
   
  一、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这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他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二、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1、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2、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
   3、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样的风采。
   
第三节 秦 观
   
   一、作者生平
    见文学史111页。
   二、伤心人的伤心词
  1、情韵兼胜。秦词内容不出别恨里抽得篱藩,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在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的本色和当时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2、采小令之法入慢词,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柳永慢词长于铺叙,但有些过于直露,缺乏深长的意味,五代以来的小令体制短小,韵味深长,但容量不足,秦观就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的不足,达到情韵兼胜的审美效果。宋人蔡伯世早已指出:“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称者,唯秦少游而已。”(见孙兢《竹坡老人词序》,《百家词》本《竹坡老人词》卷首)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清人冯煦《嵩庵论词》)他善于把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和自已的身世之感结合在一起,用秀雅的语言,和婉的音律,通过融情入景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寄托深沉的感慨,含蓄凄婉,情韵兼胜
  3、秦观与柳永的比较;与苏轼的比较;秦观词对周邦彦和李清照的影响。
   
第四节 贺 铸
   
一、贺铸生平
  贺铸出身贵族,为人豪侠尚气,性格耿介,以好酒使气,不肯屈节于权贵,故沉沦下僚,有志难酬。他与苏轼及苏门弟子均有交往。
二、贺铸的词
   1、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贺铸词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或抒发自己落拓不遇的感概,风格兼具婉约和豪放两种,笔调多变,秾丽中寓有清刚之气。秦观去世后,黄庭坚写诗给贺铸,谓:“解道江南肠断处,只今惟有贺方回。”正是以贺铸与秦观并举。其豪放之作,则是受了东坡影响,有激越苍凉之气,对南宋豪放词有一定影响。张耒《<东山词>序》:“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袂,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
   2、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贺铸词长于造语,多从唐人诗句中吸取精华。由此形成了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他一方面沿着苏轼抒情自我化的道路,写自我的英雄豪侠气概,开启了辛弃疾豪气词的先声;另一方面,语言上又承晚唐温、李密丽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吴文英等人。

第五节 周 邦 彦

   一、周邦彦的生平
   见文学史116页。
   二、周邦彦的词
  1、漂零不偶的主题和低沉感伤的格调。周邦彦一生虽没有受到多大的政治打击,但仕途坎坷,几度沉浮奔走于地方州县,深感飘泊流落的辛酸,故漂零不偶、羁旅行役之愁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这类词格调低沉感伤。咏物词也是周词的主要主题,他的咏物词,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2、词作艺术的规范化。周邦彦词的创作具有与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他精心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迷》)。周词的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结构上,虽也长于铺叙,但能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句法和练字上,能自铸伟词,但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既显博学,又见工巧。音律上,能自度曲。音律和婉,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情调协调一致。审音用字,也非常严格精密,他用字不但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声中的上去入三声,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