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晚唐诗歌

  【教学要点】 晚唐诗歌不及盛唐、中唐繁荣,但也有一些著名诗人,诗风也有新的变化。本章了解晚唐诗风的新变化和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等人的创作情况。重点了解杜牧和李商隐诗歌的创作情况。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在晚唐独树一帜,但因其刻意求深,用典过多,多用比兴,造成了他的较难懂,这也是学习本章内容的一个难点。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1、晚唐怀古咏史诗大增,是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2、杜牧的生平。
   3、杜牧的诗歌创作,有一些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题材的,但最出色的是其怀古咏史诗。他的怀古咏史诗,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也有不少是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作品讲读】
   ●《赤壁》 前两句由折戟起兴,后两句以假设从反面来写赤壁之战对东吴的重要性,但却从大小乔落笔写社稷存亡、生民涂碳,形象巧妙。
   ●《泊秦淮》 秦淮月夜,凄惘迷离,再加“酒家”夜市,仿佛已经看见了公子王孙们的醉生梦死,歌儿舞女们的浅斟低唱,似乎晚唐的时代气氛中又隐约闪现着六朝绮靡的生活影子。“商女”唱着《后庭花》自然又把人的思绪引回到对陈代亡国悲剧的追忆中。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这样在人们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地酿成的。秦淮河就曾见证过多少这样的亡国故事啊!此诗将现实和历史串联,议论和感慨结合,含蓄委婉,寓意深远。
   ●《过华清宫》 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故事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唐玄宗、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4、杜牧诗的艺术特色。 杜牧的诗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名篇语言精炼含蓄,格调明快清丽,风格俊爽豪逸。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李商隐《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道出了杜牧诗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李商隐与艳丽诗风

   一、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1、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李商隐生当末世,早岁孤贫,后又陷于党争之中,抑郁不得志,终年丧妻,一生之中屡屡为情爱而痛苦。这样的生或遭际,形成了他忧郁感伤的性格。同时他又天赋才情,灵心善感,感情丰富细腻,这综合起来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2、李商隐的诗歌内容--①政治诗、②咏史诗、③咏怀诗、④咏物诗、⑤爱情诗--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
   二、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1、中唐后期以来尤其是李贺的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三种值得注意的走向:一、情爱与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二、追求细美幽约;三、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李商隐正是受这一走向推动,在表现包括爱情在内的心灵世界方面作了重大开拓,同时创造了“绮密瑰妍”的诗美。
   2、李商隐的抒情诗,情调幽美。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表达上又采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
   3、李商隐的抒情诗,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惆怅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景,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词义飘渺难寻,且又与亲切可感的情丝意象常常统一在一起,令人感到他的诗难懂,但又人人爱读。
   4、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李诗的多义性,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等有关,更主要的,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

  【作品讲读】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以“无题”为诗题,乃李商隐的创造。因为无题,所以有些诗的主旨便不易明白,而产生了不同理解。道此诗向来解释纷歧,或曰言情,或云托意君臣之难遇。即以言情而论,亦难知其属情者为何人。一般理解本诗是写“失恋悲哀”,表达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有《李商隐诗歌集解》云:“首章系追忆昨夜所参预之一次贵家后堂宴会。星晨好风,渲染良夜气氛;画楼西畔桂堂东,盛宴良会之所。身无一联,谓彼此身虽不能相亲相接,效彩凤之双飞,心则固如灵犀一线,相通相应。腹联送钩射覆,酒暖灯红,正写盛宴热闹情景,而觥筹交错之间,双方目成心会之情可想。......末联则谓晨鼓催人,不得久留其间,走马应官,赴职兰台之际,不禁有身如转蓬之叹也。’听鼓应官‘与下首’一夜‘相应,盖昨夜之宴,竟彻夜达晓矣。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首句言相见难得,而离别则更难以让人忍受。次句言离别之时正当暮春时分,则其难堪更添一层。三、四句以春蚕、蜡炬为比兴,上句情思缠绵,下句语气沉痛,言相爱之生死相与,九死不悔。五、六句从对面写来,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用典,以希望作结,但”虚无缥缈“泄露的又是隐隐的失望。
   ●《夜雨寄北》 三四两句在时空上作了一次跳跃,从今日异地思念跳跃到将来相会的温馨场景,共剪窗烛,却又在谈论现在我的生活,这样不说自己现在如何的思念之苦,却以将来团圆的甜蜜温馨反衬现在的孤寂。于是未来的乐衬托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为未来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重聚的乐。四句回环往复,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清·何焯评曰:“水精如意玉连环”
   ●《锦瑟》 此诗乃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发出了难解的感叹。历代以来,众说纷纭,大致有:咏令狐楚家青衣(恋情)、咏锦瑟、自伤生平、悼亡、政治寄托、诗序、寄托不明、自寓创作等说法。可参看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有《李商隐诗歌集解》。
   三、凄艳浑融的风格
   1、李商隐诗将盛唐诗的壮丽转为凄艳,又将凄艳通于浑融,在艺术上具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
   2、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李诗中爱情和绮丽题材比重较多,这无异与齐梁诗有渊源关系。但齐梁诗重声色乏性情,李诗则侧重于感情的表达,刻骨铭心而又执著忠贞,其品位、境界远处齐梁诗之上。
   3、李商隐诗与阮籍诗歌的比较。李商隐诗与阮籍皆难解,但在写法上李商隐主情,努力表现情感的本原状态;阮籍主理,以玄学观照方式入诗,借带哲理性幻设的、虚化的事写景抒情,隐约地暗示诗旨。
   4、李商隐诗与李贺诗的比较。李商隐诗受李贺诗影响,但却无李贺诗的奇诡,李商隐作诗才思绵密,既有沉郁之致,又精美妥帖。李商隐诗脱离了李贺诗的词诡调激,归于温润纯熟。
   5、李商隐诗与杜甫诗的比较。李商隐向杜甫学习,其在诗歌的浑融境界上相抵,不同的是杜甫向外,诗思在社会江山朝市盘旋,诗境与社会自然直接沟通。李商隐却向内在心灵世界,浩浩茫茫,扑朔迷离。
 
第三节 苦吟诗人
  
  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贾岛和姚合。他们作诗的态度是“苦吟”,几乎达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其作诗的认真态度是应该肯定的,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但诗境狭窄,有佳句而无佳篇,内容不足而一味苦吟,不免琢伤元气,减损诗美,露出小家习气。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晚唐后期,唐王朝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不仅较前更难有所作为,且常有性命之虞。环境险恶,一些人把功名看得淡了。平安闲放,终老烟霞,成为生活上的追求目标。精神上则尽量做到不受外界干扰,一切淡然处之,努力保持内心的闲适、恬静。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人的诗歌,突出的表现了这种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怀。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事讽谕

  唐末的郑谷、罗隐、韦庄等诗人,历经易代之际的种种劫难,在他们的诗中,或反映时代的离乱,充满悲凉的气韵,如郑谷、韦庄;或讽谕时事,如罗隐。但其伤时讽世之作成就不算突出,与其极其动乱的社会情况相对照,其诗歌对社会的反映是不够的。这都基于他们对时代由失望痛苦到近于绝望的心理。哀莫大于心死,诗人在对时代失去最后一点信心与希望的时候,诗境便再也难有大的开拓,唐诗也就自然降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