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散文

  一、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著作,它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一种文体,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一)甲骨卜辞
  中国古代散文产生在文字发明之后,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记言、记事文字是甲骨卜辞。甲骨卜辞是殷商时期为了占卜吉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事文辞,其内容主要是殷代从盘庚到纣时遗留下来的关于祭祀、畋猎、畜牧、农业、战争等的占卜记录。由于刀契刻写困难,这些卜辞虽记事简短,但文句已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有的竟记叙出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句式活泼可读,初具文学趣味,可看出书面记叙散文的雏型。
  (二)《易经》卦爻辞.
  《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其中的卦爻辞内容涉及到当时的婚姻爱情、畜牧劳动、.出征打猎和宗教祭祀等等,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卦爻辞中的记事文字比甲骨卜辞更趋完整和浑熟,并善用象征和比兴手法,语句古朴凝炼,描写生动,有更多的文学色彩。甲骨卜辞和易卦爻辞的语言还只是实用记要性质,属于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发展阶段。
  (三)《尚书》
  1、《尚书》即上古之史书的意思,它是殷周两代古老的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
  2、《尚书》的体例,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其中《虞书入《夏书》是后人伪托,主要部分是《周书》。《尚书》的文体主要有典、谟、诰、誓、训、命六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浩体",即君上对臣下或上级对下级的告谕之辞。
  3.《尚书》的内容主要是尧舜至春秋时代一些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反映了上古时代的政治观念和某些统治经验,如举贤安民、明德慎罚、反对淫逸等。其文辞简约,语言朴实,有记事,有议论,有较完整的结构,中心明确,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其语言古奥艰涩,佶屈聱牙。《商书》中的《盘庚》篇是重要的代表作品,记载的是殷商的中兴贤主迁都殷地时告谕臣民的三次讲话。它要言不繁,中心明确,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富于感情色彩,鲜明地塑造了智慧、果敢、坚毅、具有远大眼光和改革精神的盘庚形象。
  (四)《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鲁史为主,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0)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各国大事,重在考察政治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从中反映出作者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的思想倾向。《春秋》记事简约,按时间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遣词造句十分审慎,一字之中竟能寓褒贬、别善恶,故有"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之说。

  二、《左传》

  (一)《左传》原称《左氏春秋》,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在《春秋》经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叙具体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它的作者,司马迁、班固说是孔子同时稍后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但唐以后的学者多有异议。现一般认定《左传》是战国时人以《春秋》为纲,依照它的编年体制,广泛搜集和参考当时各种史籍,根据自己的史学观点写成的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作者已难于考证。
  
  (二)《左传》思想内容的进步性表现在:赞美和歌颂明君贤相以及他们的辉煌业绩;斥责和批判暴君酷吏的乏德丑行;揭露社会矛盾,反对强暴,同情弱者;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它叙述战争和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实生动,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委婉周详,富有故事性。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这是一场头绪纷繁的大战役,涉及到的交战国达十一个,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传文中虽不乏两军激烈交战场面的简略描写,但作者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晋楚争霸这一主要矛盾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着重描写战争的起因、背景、战前的心理状态,战略战术的运用、外交策略的谋划,将帅的个性气质等等,突出总结"尚德"还是"尚力"是战争胜败的关键这一主题。传文再现城濮之战的全貌时,层次至为清晰。作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依次写出战前政治的、外交的、军事的多方面的准备,到不可避免的两军激烈交战过程,直至战争后果的交代,这一切都叙写得脉络清楚,从中又预示了晋胜楚败的必然结局,显得非常自然真实。
  
  《左传》叙事方法多种多样,"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序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继续叙者,错综叙者,假议论而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后叙,且叙且断,以断作叙。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章学诚《文史通义》)。这种不拘一格特别是断续开合的叙事方法,在晋楚城濮之战的传文中表现得很突出。楚军围宋,宋求救于晋,但"齐、泰未可",是一开。晋文公"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结成了晋、齐、秦、宋四国军事联盟:激怒楚军开仗,是一合;楚军君臣不协,楚成王命令楚军统帅子玉离开宋国"无从晋师",象不打了,则一开。子玉意气用事,不听楚王令,"使伯棼请战",要打了,则一合;子玉使宛春告释宋之围,好象不打了,又一开。晋文公"执宛春以怒楚",曹、卫宣布和楚国绝交,激化了矛盾,又二合;"子玉怒,从晋师",真的要打了,再一合。但晋军又退避三舍,仗不能立即打起来,着实一开,使读者一闪一闪急不得就,直至落笔到晋、宋、齐、秦分别率军进驻城5B,以为下面可以写战争了,却忽然接写晋文公听到军中谣谚,产生疑虑,则又开;再写文公"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甓其脑",因此惧怕,象不敢打了,又再一开。然后跌落到斗勃下战书,文公登墟观师,真的打起来了,才着实一合。作者抓住战争本身形成的两军忽开忽合的特点,用开合手法委曲详尽地写出了战与不战中的反复,只见峰峦迭嶂,层层起伏,,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2、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左传》或选取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生动形象,或在诸多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或通过故事情节的补叙丰富人物形象,或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深化人物的本质特征,等等。手法非常高妙。
  
  3、语言简炼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特别是书中写出的大量外交辞令,更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能力。
  
  三、《国语》
  (一)《国语》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所记年代上起于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76),下止于韩、赵、魏灭智伯(前453),共五百多年。全书二十一篇,计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它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宋以后有人置疑,至今尚无定论。
  (二)《国语》分国记载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中的对策谏说,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对统治阶级的奢侈暴虐有所揭露。从文学角度看,《国语》有些篇章记述了生动曲折的故事,在叙述中刻划出人物性格。《国语》的文字简明质朴,记言详明丰富,一些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如《周语·召公谏弭谤》一文,扼要记述了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记事和记言间错进行而又融为一体,言为事而发,事又为言验证。文章重点在记言,因此记事简略,但记召公谏辞一段却很精彩,其主要手法是引譬论证,很富于文采和说服力。召公首先阐明"防民之口"的恶果,提出使民畅所欲言的主张。他首先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面溃,伤人必多"的形象比喻,说明严禁人民说话,后果必然是危身误国,呼吁周厉王要重视来自民间的舆论,"宣之使言",听取民意作为治国参考。接着召公又引用古代天子从十二个方面纳谏求治的事例,进一步说明广开言路、求通民情,才能"事行而不悖"的道理。然后又从正面以土地有山川田野能增加财用衣食为比喻,形象说明人民能否自由发表意见,决定着国家的治乱兴衰,绝不可忽视。最后,在正反两方面阐明了"防民之口"的利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出"雍民之口"必将败亡的结论,以期引起厉王的警觉和采纳。召公特别强调民言是"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在这种情况下以暴力镇压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因而"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这一诘句推断出的委婉结论与上文"川雍而溃,伤人必多"的比喻相呼应,显得分外严密有力。这些比喻和例证,恰切地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雍民之口"的利害申论得极为透辟,说理精当绵密,周详婉曲,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表现出召公的深谋远虑和善于言辩的性格特征。但是这番精警的言辞,王却不听,这又反衬出厉王的昏庸暴虐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记言既能阐明事理又能刻画人物,这是《国语》文章的一个特点。

  四、《战国策》
  
  (一)《战国策》的成书、定名、体例与记事年代《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策士、侠士的言论和行动的史书。作者并非一人,或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记述,或是策士自己所记,名因亦不定,其初是《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西汉刘向整理考订后,名为《战国策》,体例与《国语》相同,按战国时期秦、齐、楚、魏等十二国次序,编为三十三卷。它的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
  (二)《战国策》的主要内容
  《战国策》主要记载奔走于各诸侯国间进行游说的策士们的捭阖之术,表现纵横家的思想和活动,反映出战国间复杂激严苎政治斗争和动乱的社会生活,对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社会±的丑态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从中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此外,书中还记载了许多政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强暴、济怜弱者的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生动事迹,反映了战国时代民本思想的发展。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能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组织情节,安排结构,写出人物的系列完整的生动事迹,如《齐策·齐人有冯谖者》;或以事件为中心,穿插人物,发展情节,在完整的事件发展叙述中,写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燕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2、长于叙事,长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画。《战国策》善于选取典型的人物事件用绚丽的词藻作精细的描绘。在人物刻画上,许多篇章笔调灵活,手法多样,刻镂细腻,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全书四百九十七章,所写人物多达六百余名,其中秦昭王、赵威后、苏秦、张仪、冯谖、荆柯等近百名人物形象刻画得活跃生动,风姿各异。例如《秦策·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谋求功名利禄的经过,集中而鲜明地刻画了苏秦的形象。苏秦先以连横说秦,使出了揣摩、迎合、雄辩和激将的手法,放言高诵,以耸人听闻的言辞煽动秦惠王"非兵不可",用武力征服六国。但因惠王刚车裂商鞅,疾恶辩士,不为"连横"之策所动。苏秦游说失败,作者细腻而夸饰地描绘了苏秦的肖像和心理:"(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他潦倒归家后,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父母不以为子,炎凉的世态更加刺激他以"引锥刺股"的坚忍精神去追求富贵显达,终于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这时,作者是这样来描写家人的反映和苏秦的感叹的:
  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呼!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对比手法从家人对苏秦潦倒落魄到发迹显贵的"前倨后卑"态度的鲜明变化上,写尽了当时人情世态的丑恶,揭露了金钱富贵对人的灵魂的腐蚀。苏秦纵横家的形象,从当时炎凉的世态和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矛盾对立关系中,从场面的紧凑描写中,生动地突现出来。同时,作者还运用直接的心理描写来展示苏秦独有的精神世界。文章中写了三段苏秦发自内心的、具有真情实感的独白,暴露了世态的炎凉和苏秦利欲熏心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使我们感到炎凉社会的特定环境形成了苏秦的丑恶性格,是十分合乎情理的。
  从《苏秦始将连横》一文对苏秦形象的刻画上可以看出,既对人物的肖像、风貌进行传神写态,又能通过人情世态的对比和典型化的内心独白来深刻揭示社会及人物心灵的本质特征,这比起《左传》和《国语》的人物描写技巧又有所发展。
  3、语言富艳华彩,词藻凝重。
  从文辞看,《战国策》和《左传》也有不同。《左传》是史家之笔,讲究婉约严谨,准确信实。烛之武的说辞体现了这个特点。而《战国策》是表现纵横捭闽的策士之辞,"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它文笔生动,纵横驰骋,富于变化,讲究辞采和气势,叙事状物声调铿锵,酬畅淋漓,在语言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又多又好,又善用寓言故事来说明事理,形象性很强。《苏秦始将连横》一文中苏秦游说秦惠王的两段说辞就很有代表性。如第一段说辞: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觳、函之固。田肥美,民殷画、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这一段,对句、排句迭出,大肆铺叙夸张秦国的地势、物势、政势、军势,民势,句式整饬中富有变化,声调铿锵和谐,词锋雄辩犀利,造成了夺人的气势,具有强烈的鼓动性。这比起烛之武的说辞,在语言表达技巧上又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