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儿子逃脱美国“次按风暴”
作者:陈婉莹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我从来没写过有关我两个儿子的事情,这是我这个记者母亲和儿子的默契,也是我对他们隐私的尊重。但这次例外,反正小儿子现住在非洲一个没电力、没电邮、只有3000人的乡村,我没办法和他联系取得他的同意。破例写儿子,是因为他和现在全球闹得风风雨雨的次级房贷(次按)风波有点小关系,他的故事有助于分析一些问题。
次按贷款额可达房价100%
小儿子大学主修经济,梦想到美国华尔街当分析员,但他生不逢时,2002年大学毕业时碰上经济不景气,只好找了份不称心的工作。2004年,友人说,机会来了,一家大型房贷公司扩张,正在招兵买马。一群小伙子兴高采烈地去报考,儿子考上了,上班地点在纽约市附近的白原市——高级白领聚集地。这个大型企业看来很靠谱儿,开工前还派儿子到洛杉矶总部与来自全美的新人集训。旅费、住宿费当然是公费了,还有餐费、酒店洗衣费补贴,很像样的待遇。培训完毕,儿子带回来一堆印满公司商标的纪念品,还有结业证书。
新公司于2000年成立,专做次按房贷,2004年全国有数千雇员,是当年全美最大的次按公司,一年做了25.6万项贷款,居全美之最。次按房贷是在世纪之交出现,专吸引信用记录不佳或根本没信用、没资格贷款之人。
此前,贷款者需提供充足材料,证明收入和还债能力,包括税收单、工资证明、银行记录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事情开始改变了。银行或贷款公司推出一些不需要多少证明的贷款。起初贷款还以房价总值七成为上限,然后各种贷款花样出台了,最红的是个叫“二一二八”的方案,贷款者在头两年只需付利息、无需付本金,贷款金额甚至可达房价的100%!利息当然比较高,接近高利贷。
2004年是美国次按的“黄金年”,借钱成风,拿未来作抵押。在这工作没三个月,儿子被升至小主管,负责和某城市房产代理人联系,审批他们代办客户的房贷申请。地产代理人不但做中介,也帮忙找贷款,提供一条龙服务。尤其是信用不好的买家,向银行借不到钱,更要通过代理人找专做次按的公司贷款。
为争业绩乱发贷款
老板对儿子说,如果他每月能拿下某一个水平的贷款单子,便可得到奖金。他审核批准得越多,奖金越多,等级越高,还有晋升机会。儿子努力工作,早出晚归,每天从曼哈顿开车上班单程要一个钟头。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他多投入,还是完成不了任务,更别说超标拿奖金了。每天他和几十个地方的代理人纠缠,他们只想为买家取得贷款,资格不够的也要想办法。对代理人来说,没有贷款,没有销售,就拿不到佣金。
很快儿子就明白了,要完成任务的唯一方法,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批准贷款,还要比代理人更积极,给他们施加压力多贷滥贷,不管申请人信用多差。成功的秘诀是埋没良心,签名审批,争业绩。贷款被批准后,这家公司便会马上捆绑债务,整批以折扣价格卖给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只要这条借贷链条能维持下去,链条上的每个人都能赚钱,直到有一天,尤其是两年只需偿还利息的“蜜月期”结束后,位于链条底层的业主无力偿还按揭,楼宇就会被没收拍卖,泡沫最终幻灭,次按市场崩溃,引发房市和金融市场危机。
儿子决定不干了,2006年2月辞职,马上离开。不久次按问题爆发,同年9月,《琼斯母亲》(Mother Jones)杂志发表一篇揭露次按黑幕的长篇报道,指出乱发贷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美国中部一房主年收入只有2.6万美元,却能从我儿子所在的公司借到19.72万美元来付新居的高额利息及其他债务。八个月后她因欠这家公司23.3万美元,无力分期付款而被收回房产。银行给她的贷款额3倍于官方评估。
“次按”应正名为“次级犯罪”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前节目制片人丹尼·斯切契特最近制作了名为《我们信仰债务》(In Debt We Trust)的纪录片,揭露美国人疯狂借贷的病态现象。他在网站上写道:“次按”(subprime)应正名为“次级犯罪”(subcrime),政府应调查和起诉次按公司台前幕后的首脑。斯切契特说:“那些公司摒弃贷款标准,而有计划地从信用低下的人们手中骗钱,带来全球性爆炸和崩溃。很多受害者是有色人种,他们只是这些掠夺者的牺牲品。”
很多骇人听闻的故事浮现了,不单是玩忽职守,而是近乎欺诈。一个旧金山物业估价师斯科特·弗勒明写信给斯切契特说:“贷款公司借出的金额不但可达房子估价的100%,还可高达106%—107%。比如买方要付房价10万美元,但却没能力首付,连成交手续费都没有。这没问题,次按公司可以借他10.6万,手续费由卖家支付。贷方找我估价,我说这合同不行,因为房子只值10万美金。但你拿他没办法,房产经纪可以另找个愿意乱开证明的估价师。”
今年3月,儿子辞职后一年,那家房贷公司全线裁员,在白原市很体面的分公司也关门大吉。不久,“次按”风暴席卷全球,引爆股市危机。儿子呢?他参加了美国的和平工作队,在非洲服役已过周年了,及时逃出了次按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