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9期


出国是一部成长励志剧

作者:沈奇岚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出国对于学生而言,更像一部成长励志剧,会很精彩,会很辛苦。你要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像电视剧里永不言败的主角那样相信明天是另外一天。
  
  亲爱的想出国的你:
  你问我出国读书容易不容易。你觉得直接找工作没有竞争力,考研压力重重,你说:“中国今天的现实真的太残酷,有家人的支持,加上自己的独立性格,所以我想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学点儿东西。”
  亲爱的你,第一个问题就很有趣。认真读书都不会觉得读书容易,容易的书没有营养。有困难克服困难才是读书的乐趣之一。在国内在国外都有容易的读法,也有不容易的读法。
  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其实在国内读书真的相对容易。这个容易不是因为国内读书要求低,而是因为你小学中学一路已经熟知了规则,知道该怎样回答问题,该如何在这个学习系统中生存下来。
  国外读书的不容易至少有两种。一个来自语言,一个来自规则。语言是下了工夫就可以见效的,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锻炼。而规则,在你触碰它之前,你无法真正明白。比如说,你在一堂关于亚洲文化的课上准备做报告,你认真热情地介绍了中国的菜肴,甚至做了好吃的点心带到课堂上,大家会觉得很有趣,点心也很好吃,但是你不会得高分。因为学院的课堂不是剧院,当老师和同学期待学到真正的知识的时候,你不能只提供未经组织的信息,好吃的点心不可能让别人降低对你的要求。再比如,在国外总有这样那样的奖学金申请的机会。填写申请的时候,究竟哪些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有效信息?这些必须自己去尝试,去总结。
  可以给你的建议是:勇敢些,再勇敢些。
  是的,规则——什么是另外一个系统里认为重要的东西。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早就数不胜数,比如在美国要努力表现自己啊,在德国要重视集体合作等等。可你永远无法体会自己未曾经历的规则。偏偏,这些规则不在课本里,也不会有人特地来告诉你。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你用筷子吃饭一样理所当然。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留在国内和留学到国外,在心灵上都不会有什么成长。了解和体会他人的立场是我们走向成人世界的必经之地。国外留学只是戏剧化了这个成长的情境:一个人如何进入和面对一个他没有任何经验的世界。
  有出国之后整日在家里上网的学生。对于他们,出国留学很可能只是换个地方上网。他们不看当地的报纸,也不参与当地学生的活动。只是“换个地方照旧生活”。那么他们的收获可能就是课堂上的知识,而不是更开阔的视野。
  有出国之后觉得别的国家什么都好的学生。大可不必。因为你来到此地的意义就在于要把你学到的见识用于你未来的生活,让你的孩子将来不必羡慕别人。
  有出国之后特别爱国的人。有人批评中国一句他就火冒三丈。说实话,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实在很多。如果对方出于无知,可以纠正他教育他。如果对方出于傲慢甚至恶意,那么亲爱的,一味隐忍并不能得到尊重。准备好自己的论点论据,就当锻炼语言,开始辩论吧。
  你说中国的现实太残酷,亲爱的你,外国的现实你可知道?一个在英国读完了经济硕士的朋友,在伦敦找不到一家招临时工的咖啡馆。在德国每个小时最低工资应该是7.5欧元,一个拉小提琴的朋友拿的是4.5欧元的工资,而且竞争激烈,她不做马上就有人替上。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他们在读着自己喜欢的书。
  自信努力而且专心的人,无论在哪里,最终都可以抵达他们最初的梦想。出国对于学生而言,更像一部成长励志剧,会很精彩,会很辛苦。你要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像电视剧里永不言败的主角那样相信明天是另外一天。
  亲爱的你,出国对人最大的要求是你必须努力成长,也必须打开自己,接受不同的观点,努力在任何一种处境下活得丰盛,活得快乐。留在国内,这个过程大概会晚些到来。不过,我们都会一一经历。
  不用着急,我们都在路上。
  祝,一路顺利。
  (李振民摘自《大学生》图/贾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