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7期
崔永元收回善款
作者:刘玉梅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崔永元曾说过:“做好人比名人更重要。但是做好人,并不是做老好人。”
1988年的一天,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的崔永元正在拆看群众来信,一封信里隽永的字体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三学生的来信,信中说他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但是家里很穷,即使考上大学,也没钱读。他写信来,就是想在回乡前和他所喜欢的电台节目告个别。
看了这封信,崔永元想,这孩子的字写得这么好,学习成绩也应该很好吧,如果就因为缺钱上不了大学,太可惜了。他马上拿起电话按学生所留的地址和学校联系,核实情况后,崔永元决定资助这个学生。后来那位学生考上了黑龙江大学,崔永元先后资助他学费生活费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学毕业。
1998年,当崔永元到黑龙江为自己的新书《不过如此》作签售时,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哭了起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正是他资助的那位学生的父亲。他特意赶过来,就是要当面感谢这个改变他儿子命运的人。
后来,崔永元每次到黑龙江,那位受过他资助的年轻人都会买贵重的礼物去看他。一次,他又提着大马哈鱼子来了。崔永元看出来了,年轻人这样做是在不断地还债,他总觉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背负着感恩与还债的双重心理负担。
崔永元说:“挣钱了吗?挣钱了就把钱还我吧。”年轻人立即从兜里掏出了3000元,交给小崔。“两清了,你不再欠我什么,以后我们都放下包袱,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说完这些话,小崔没再与他联系过。“慈善不是作秀”,乐于做好事的崔永元一直很低调。
据同事透露,这些年来,崔永元给慈善机构捐过不少钱,还先后资助了20多位学生。每次捐款,他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宣传。
这么多年,无论是资助贫困学生,还是关怀癌症患者,崔永元最怕别人给自己下跪,在他看来,见到捐助自己的人就下跪,是悲剧,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慈善机制还不够完善。
崔永元感慨地讲起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同学的经历。那位同学的父亲在美国得病,治疗需要5000美元。医生问,你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吗?得到“不愿意”的答案后,大夫就拿出一张慈善机构的表格请他填写,填好后,这笔治疗费用就由这家慈善机构来付。不过,从那天起,那位同学要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捐出1美元给这家机构,直到他丧失工作能力为止。
在崔永元看来,理想的社会慈善机制是每个人都愿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而在自己身陷困窘时也能理直气壮地去寻求帮助、领取救济,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循环。让施者与受者更为坦然,让眼泪少些,让下跪少些,让开心的微笑多一些。
(归雁生摘自《莫愁·天下男人》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