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下一个“明星”就是你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他们曾经也是平凡的人,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日夜更替地轮回着。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而让你无法企及。或许,在他们的高度和光芒面前,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然而,当你仔细辨认已经成为“明星”的他们一路走来的足迹时,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他们或许只比你多了一点执著、一点自信、一点个性……成功靠什么?靠的正是这“一点”。正是这“一点”炼就了他们成为明星的潜质和素质。
  平凡和超凡往往在一念之间,是在对“明星”的仰望之中,让自己更加认命、更加陷落于平庸的自嘲;还是从“明星”的足迹中寻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之道,并努力地培养自己具备一名成功者所具备的素质?只要你愿意,下一个“明星”就是你。
  
  不抛弃,不放弃
  佚名
  
  关键词
  执著
  因为执著,因为
  坚毅,所以成功
  
  他是个农民的孩子,7岁那年,他告诉父亲想当电影明星。后来他真的到了少林寺,学了武功,漂到北京,开始星梦。副职当民工讨生活;主职为寻梦蹲北影大门,等剧组伯乐。先是傻根,后是许三多,他真名叫王宝强。
  
  他是河北省南河县大会塔村的一位农民,家里世代务农。
  7岁那年,村里来了放映队,他坐在离银幕最近的地方,两只手支着下颌痴痴地看。第二天,他嗫嚅着对父亲说,想上少林寺,学武术。父亲问学了武术干啥啊?他说,像、像成龙、李连杰一样,做电影明星。父亲的巴掌风一样就扇过来了。
  他真的去了少林寺,剃光头,吃素,整整6年,什么都练,刀枪棍棒耍得团团转。他问得最多的就是,有人来拍电影吗?李连杰来吗?他个子是师兄弟中最矮的,他们都笑话他。在他们眼里他就跟傻子没两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着,毕竟,像李连杰那样的机会,不是每个武僧都有的。
  14岁那年,他跪别了方丈,来到了北京。
  站在北影厂门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一个可以暂时糊口的做群众演员的机会。剧组给临时演员的报酬少得可怜,有时就管一顿盒饭,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比在老家好,比寺里也好,管饱,还长见识,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和他一起去的师兄弟,很多都不干了,纷纷转行干了别的。走时,他们劝他:兄弟,像我们这样的人,电影明星?太远了。做替身就不错了。
  那一天,北京已是深秋。他站在凄凄冷风中等啊等,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好一阵,也没见剧务出来领人。旁边正好有一个建筑队的来招工,刷完15平方米给30元钱。他低头跟着那穿工作服的去了。
  第二天,《盲井》剧组在北影那儿招演员。他一试镜,李扬导演一下子就被他干净、单纯、一张纯粹的农民的脸庞吸引。李扬觉得这就是他心目中典型的西北农民工的形象。《盲井》后来拍得很成功,获得了第40届台湾金马奖入围奖、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冯小刚也因此注意到了他。2005年,他在冯小刚导演的最卖座的商业电影《天下无贼》中饰演了“傻根”一角;《士兵突击》播出后,没有人再叫他“傻根”了,他变成了“许三多”。
  他就是王宝强。
  也许,有的时候梦想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对于这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穷其一生,不过是在生活中苦苦挣扎。他们一辈子都在抱怨,认为机会的敲门声太轻,他们还来不及开门,就溜走了。而对于有些人,或许,实现梦想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人不轻狂枉少年
  佚名
  
  关键词
  个性
  成功不是因为个性,
  而是因为与众不同
  
  一场新概念,火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韩寒。七门功课亮红灯,还有作文照亮他的前程。17岁得百万稿酬,少年意气拒名校绣球,大学不上玩赛车,作协不入博客自火。由不得你不喜欢,他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横溢的才华,点燃了中国文坛,成为一个时代的亮点。
  
  韩寒小学二三年级时,写作天赋就初露端倪,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宣读。上初中时,他开始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家里藏书统统看完了,就去图书馆办证借阅。期间在《少年文艺》《少男少女》等知名杂志相继发表作品。
  韩寒高一时,在《萌芽》杂志和北大等七所高校联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之后,韩寒沉浸在写作之中不能自拔。
  不久,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三重门》。《三重门》几乎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无论上什么课,只要灵感一来,韩寒便伏案疾书。
  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韩寒的《三重门》,这是该社历史上首次推出高一在校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北大教授曹文轩欣然作序,对这部青春文学作品赞赏有加。后来,袁敏也撰文给予很高的评价。
  由于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写作之中,这样势必影响学业。一次期末考试,韩寒所有功课全部亮起“红灯”。如此糟糕的成绩,扯了班级后腿,韩寒却气定神闲:“七门功课亮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班主任一个电话将韩仁均叫到学校,传达校领导对韩寒的处理意见,要么休学,要么劝退。
  韩仁均无可奈何,只好回家与妻子商量咋办。妻子听后,不同意儿子休学:“那样做,孩子这一辈子不就毁了吗?”在老韩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妻子终于想通了,又征求韩寒的意见。他表示:“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不上大学,自己读书说不定也能成才。”还信誓旦旦地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别人看不起我,我要看得起自己!”韩仁均说:“那好,我尊重你的选择。”
  韩寒休学后,写了一篇谈教育的文章《穿着棉袄洗澡》发表在《新民晚报》上,引发一场风暴般的大讨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韩寒名扬天下,无人不晓,他的《三重门》也迅速成为畅销书。17岁的他掘得人生第一桶金——100多万元稿酬,成为引人注目的少年富豪。钱到手的第二天,他买了辆摩托车,还请朋友吃饭唱歌,一副少年得志自豪无比的模样,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出路”。
  就在韩寒红得发紫的时候,有记者采访复旦大学校长,提到韩寒和另一个考不上大学的电脑奇才满舟。这位校长说:“复旦愿意破格吸纳人才,给这两个少年学习机会。”满舟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遇,进入复旦深造;而韩寒却出人意料地回绝了复旦的好意。他的理由是:“我刚刚痛骂完教育制度,然后,一得到好处,就去上大学,我觉得这是很卑鄙的行径。人不能太猥琐,应该言而有信,如果我当时头脑一热去了复旦,那真是我人生的一个污点。”
  韩寒从小喜爱运动,尤其酷爱赛车,每当电视上出现赛车场面,直看得两眼放光,梦想长大也能成为一名赛车手。2003年,当自己手里有了钱后,他决定把梦想变成现实。他说:“别人上大学,我搞赛车。我想尝试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我觉得青春期就该做些惊险刺激的事情,否则老了就没什么意思。”刚开始,在上海郊区练,整天飙车,惹得同龄人羡慕不已。后来车技突飞猛进,他竟然开进北京一家车队,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并在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上一举获得冠军,粉碎了那些低估他能力的预言。
  写作、摄影、赛车、出唱片,每个领域,韩寒都有不俗的表现,早早达到了那些身处体制内但渴望自由的同龄人所梦想的高度。更可贵的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幻,睿智、老辣、狂放无羁的他,一贯叛逆犀利的姿态从未改变。从17岁创造文坛奇迹,到23岁成为国内赛车高手,个性张扬的韩寒闯荡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之路。
  
  做人,就要有责任感
  佚名
  
  关键词
  责任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他坚持,他不卑微,他令偏见在心的外国教授对他竖起大拇指,并说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我不如你”。“非典”疫情最严重时,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来”。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于医学的最前线。他说:动力来自对病人求生愿望的理解,来自对解除病人痛苦的责任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