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1期


解读文化快餐(13则)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
   ——演员徐静蕾在博客上说
  
   你说这个Internet算是什么东西呀!太可怕了!对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就像没有打预防针怎么可能不得天花呢。
   ——《人小鬼大》节目主持人孙国庆感叹电子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
  
   火柴可能已经过时,但女孩永远不会过时。
   ——读者发短信给央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据外电报道,美国一教授正实验一种换头术,目前还只能换狗头。如果真能换个脑袋,那我宁愿换个狗头也好,以便对那些专门传播庸俗文化的人举前爪鼓掌。
   ——学者何满子先生在杂文中表达对快餐文化的不满
  
   广告中大量借谐音乱用成语:“好色之涂”、“有痔无恐”、“无胃不治”、“默默无蚊”、“骑乐无穷”、“随心所浴”、“随寓而安”、“无泄可击”、“钙不能缺”。
   ——有老师认为这是在破坏语言规范,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受伤害最大的是中小学生,会造成以讹传讹
   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着打扮给我打分,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多少才华。
   ——获奥斯卡最佳最女主角的英国女星凯拉·奈特利在一次脱口秀节目中谈快餐文化的悲哀
  
   对在竹简上刻字而言,用毛笔写字就是快餐文化;对毛笔写字而言,钢笔字也是快餐文化;对篆书而言,行书、草书就是快餐文化。如果今天我在这里讲座,台下诸位记录前都在忙着研墨,岂不是乱作一团?所以,文化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快慢之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演讲时谈“快餐文化”的定义
  
   降旨,朕许了。
   ——王蒙批评中国电视帝王戏拍太多,一次在电话里要请孙子吃饭,小孙子居然这样说。“帝王崇拜”意识会严重误导大众,有人呼吁电视剧也该扫黄了
  
   我们的后辈不会再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跟你结婚”。
   ——快餐文化汉语用词的贫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
   无论是已功成名就的教授博导,还是初出茅庐的学界明星,如果谁不在几年内有著作出版,好像就将被学术界忘却。
   ——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李红梅认为,即使不做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调研,单凭直觉就足以表明,当今中国的“高产”是任何一个科研大国都无法匹敌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
   ——网友谈Google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背包太沉,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书能赚钱,抄吧;您有意见,提吧。
   ——见于贵阳某民营书店
  
   天才作家还是文化快餐业的童工?12岁写书谈泡妞秘诀,字里行间看到的是急功近利的时代逻辑对儿童心灵的扭曲。12岁本来应该是像花朵般自然开放的生命季节,却仅仅由于“早熟的苹果好卖”,蒋方舟就被迫在刚刚开放时结出果实,沦为文化快餐业的童工。这个事件无论如何都不会让真正清醒的人感到快乐。
   ——《南方周末》解读文化快餐对少年作家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