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你明明叫张三,为什么一跟外国人介绍自己,就要倒过来说是“三·张”呢?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白乐桑认为,推广汉语强调保持语言的独立和纯洁性,不要盲目地去“适应”外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外国人觉得中国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比较忽视
6个备选方案为什么有5个带有英文标识?
——很多网友在故宫博物院6件入围院徽设计方案在网上公布后这样质疑
这就像一些美国肥胖病患者采用各种速效减肥疗法一样,治标不治本,过一阵子还会反弹。
——中国一位英语教师认为中国人学外语的方法不对
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小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一位美国城市规划师认为,北京不需要借助洋建筑师来认定自己的身份,败笔之上再添败笔
在中国,深色皮肤的人会被当作农民。
——荷兰留学生罗布斯到中国后最大的困惑。在欧洲人看来,棕褐色的皮肤要比苍白的肤色好看得多
首先要具有亿万富翁的身份,其次要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此外还要通过严格的身份鉴定。
——一位列中国超级豪宅排行榜第一的上海紫园来北京推广他们的楼盘时,提出对业主的期望
在世界各地的旅游景区,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警示标语都是只用中文书写,因为大多数外国人都不会这么做。而在中国,许多标志都被翻译成英文,但是上述两条通常不会。
——新东方学校教师谭小熊撰文指出,有些标语全球只用中文写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管什么样的外国人,不管黑人有多黑,白人有多白,我们一律认为他是大款,和他说话是莫大的荣幸,如果再能和他吃顿饭,那回到宿舍是一定要给室友好好炫耀一下。我今天和什么布什、麦克之类的朋友一块吃饭了,而大家肯定会说:你丫真牛,和老外一块吃饭。
——大学生讲大学生崇洋的怪现象
正如古语说的,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的研究少之又少,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学背后的文化现象。
——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傅杰教授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学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竟然是留学生
某日,见一广告:几个中国小童手持××牌饼干舔其舌大笑曰:“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美国口味的饼干真的比中国口味强吗?一初中生带着疑惑问其父母,父母无言以对
看到大家铺天盖地过圣诞快乐的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的悲哀。真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个知道圣诞节为何物?过圣诞节,过平安夜,才会显得比较时髦,比较与时俱进吧。
——当一个一个洋节日占领我们的心灵的时候,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谁在意?至于当我们听说韩国人要申请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很震惊
有个上海的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老师让做自我介绍,大家很高兴地说:“我来自日本,我来自韩国, 我来自澳大利亚”。当轮到中国学生时,他说:“我来自上海”。
——他不说自己来自中国,他觉得中国还太落后,说了怕被别人蔑视,而上海比较有面子,因为有人不知道上海是中国的
电视剧片头字幕里,张铁林变成了张铁林(英国)、斯琴高娃则换成了斯琴高娃(瑞士)。搞了半天,原来人家都是外国人,真的很洋气耶!
——一某网友看过电视后表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