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对死亡的思考
作者:李 敏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以前,我有个病人,据说是张大千的最后一个徒弟。他信佛。有一次,病房里死了个人,家属哭天喊地,他事后和我说,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人要死时,他的听觉是最后丧失的,那时他看不到了,闻不到了,也感受不到家人的抚摸,但他能听见。如果最后的时刻听见的是撕心裂肺的哭声,他会走得很难过的。我心里一直记着他的话。
外婆死在急诊室,突然的心律失常,用药是徒劳的,家里人都愣在那里,我知道她不行了,趴在她的床边,凑着她的耳朵说:外婆,你再也不用受苦了,马上就好了,你就要看到外公了……我一直不停地说,直到她的心跳变成一条直线。外婆一直没有反应,但我相信她是能听到的,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
离开上海前,我看了一个记录片,讲一个外国人生了胃癌,他也不积极治疗,只是止痛,也不寻求安乐死,他回到自己的家中,尊严地等死。每天他到花园里种他爱的花,和妻子散步,和朋友聊天,抽烟,他邀请电视台拍摄自己的死亡过程。在他即将走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朋友都来看他,一个朋友还带来了他的小孩,一个小姑娘,开始有点怕怕的,爸爸说我们唱首歌和吉米爷爷告别吧,于是父女俩开始轻轻唱,唱完,我看到那个女孩眼睛里不再有恐惧,她看到一个天定的过程,并且接受了,因为自己善意地参与其中而变得勇敢。
这让我对人应该怎么样面对死亡有了很大的感触。
疾病是生命的一部分,无法逃避。治得好是最好。只是我觉得我们有时不顾情况地想要挽留,不只是因为孝心,还因为害怕一个人去独自面对,面对不治之症最可怕的地方就像被关进一个黑屋子,只有一个人,独自面对悲剧结局。所以要痛苦,因为还有下一次,而且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换个想法,病不是一个侵入者,它只是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一辈子改不了的缺点,当我们站在人生最后一幕的舞台上,我们不会为自己的小心眼或多愁善感而痛苦,会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还是接受了。病也是一样。这样想,是不是于人于己都是一种解脱呢?
我们都误会死亡,有个调查,采访在死亡路上兜了一圈又回来的人,多是出车祸者,他们大多数都着迷地描述那个过程:走入了一个暗暗的隧道里,远端的尽头有一个温暖的影,暖暖地指引着。也许那句话是对的:死亡并不是离开,只是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了。
(林月如摘自《大众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