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偏执的成功者

作者:柳 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作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就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知道,他们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呆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他们的。
  这位修车人是“傻子”,这是司机揣测的。你想啊,每天那么少的车经过,修车铺怎么会有生意呢?每天守着能过生活吗?
  修车人绰号真的叫“傻子”,村子里的人都这样称呼他。据说30年前他突然之间迷上修车,花了10元钱买了工具之后,就再也不肯罢手了。
  又是10年后,修车人又作了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有80辆,拖拉机50辆,自行车有200多辆。他成了忙人,每天他有修不完的车。
  他成了村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人,造起了洋楼,买起了摩托,他还把修车铺扩大了一倍。
  又是5年后,公路扩建了,每天经过的车不计其数,他已经无法统计了。他雇用了3位帮工帮他打理修车生意。每天几乎日进斗金。据说他有数百万元的资产了。
  有商人请他合资办企业,他拒绝了。乡镇开出优惠条件让他投资经济作物种植,他也拒绝了。那都是在家坐着就可以赚大钱的事,比修车不知要好上几倍,家人骂他傻,但他却把修车铺再次扩大。
  大家都笑话他发疯了,仅仅一条公路哪有那么多车供他修。但是人们发现工房造好那天,门前竖起了一块挂着红绶带的牌子,上面写着:“机动车特殊器件加工厂。”许多人才明白,他的加工厂生产的是机动车上一些易损耗的器件。
  5年后,城郊的开发区进驻了一家汽配生产公司,它的产值有3亿元,它的产品远销到了海外。
  也许有人已经猜到了,这家汽配公司的老总就是那个修车人,他现在是省城大学的名誉教授,给大学生讲营销课的时候,可以不用讲稿滔滔不绝讲上一个多小时,他说,所谓的营销,所谓的经营就是坚持。在他的老家,人们仍然叫他“傻子”。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傻过。
  
  文/宋思雪摘自《现代家庭报》
  文章短信代码: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