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思进,而后能成长
作者:袁海波
部分老师以为发起这次征文的用意在于让教育界屈指可数的“大人物”回忆其“光辉岁月”,这实在是个误解。我们的本意,是想让“各级各类学校”里小有成就的一线教师(应该称得上“优秀教师”,但决不是名动四海的“教育大家”)广泛参与,回忆、总结、反思、呈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优秀的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为了启发后来者”。如果单让教育名家写回忆录,普通教师阅后或许会景仰,会艳羡,但也可能因自惭形秽而兴望洋之叹,学以致用的积极性,显然不及看了“同类”写的文章后来得高。回到征文主题,“成长”,《现代汉语词典》对该词的解释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其中并没有对成长结果的界定。这意味着我们即使尚未“功成名就”,只要已经或正在“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就可以毫无赧颜地认定自己有过“成长之路”或正走在“成长之路”上。
事实上,已经发表的9篇征文,作者无一不是“普通老师”:他们在各个中小学(多半不是名校)任教,从事日常的教学工作(少部分兼任了行政职务,个别作者已退休),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就感也有忧思,对自己走过的路有肯定也有否定。《享受孤独,点亮生命》的作者严丽荣老师,在以一个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身份荣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员、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并获得诸多荣誉后,仍然清醒地强调:“我只是一名极为普通的教师。”
因为普通,并非“天赋异禀”,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鲜有一帆风顺,更没有一蹴而就。《化蛹成蝶》的作者翟杰老师,因为人职时起点低(高中未毕业),自我提升遇到的障碍远比一般教师大,所以经常感到“蜕变的痛苦”;严丽荣老师曾历经“十年板凳,十年孤独,十年汗水”;《追梦人生》的作者岳金春老师,回首成长之路,用的总结性词语是“懵懵懂懂半生已过”“一路跌跌撞撞二十年”……他们的成长,凭借的手段(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择要言之,不外乎阅读、写作、反思、请教、同行交流、说课比赛、自我激励等几种,没有自创高招,也无深山老林得高人指点的旷世奇遇。在我看来,他们能获得今天的成绩,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思进”,其二是“坚持”。
思进,对于教师而言,其实就是指不满足于做“教书匠”。众所周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相对安稳的,如果只想做“教书匠”,要混,难度并不大——蒋春燕老师的《十年》即是证据:在步入教坛的前几年,蒋老师“由于懒惰和没有目标,而让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却“波澜不惊地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但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不可能与自甘平庸者结缘,优秀教师都是有“野心”的人。几乎在所有“我的成长之路”征文来稿中,都可以看到作者对自身理想或隐或显的描述:翟杰老师在文中称“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焕发更加亮丽的光彩”,严丽荣老师的愿望是“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者”,岳金春老师的梦是“追求卓越”,唐天池老师向往“更高的天空”,蒋春燕老师向往“彼岸的桃花源”……因为有理想,他们便不再耽于安乐,反而视安逸的平庸为耻辱,甘愿自讨苦吃,“在新的站台重新出发”;因为思进,心中有“彼岸的桃花源”在召唤,一切“成长的痛苦”便不再是痛苦,“成长的障碍”也不再是障碍。于是,几番风雨之后,自我挑战的人终于“见到了彩虹”,获得了应该属于他们的“鲜花和掌声”……
这次征文活动,也暴露出某种值得大家警惕的倾向。有一位年轻(三十几岁)的老师在来稿中说,他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便发下了“要成为一代名师,要做教育家”的宏愿,如今,经过十几年努力,他已获得了不少荣誉(最高为市级),已在学校当上中层干部,他觉得“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诸如此类“小富即安”乃至“炫富”的心态,在好些作者的来稿中都有体现。读着这类稿件,我便越发尊敬《“另类”晚成》的作者、年近七旬的杨孟琪老先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达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执和不断超越昨日之我的大勇。
想对老师们说:心灵的发育、成长,不是某个人生阶段的任务;我和你,我们,终身都将面对这一主题——成长。
责编 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