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范美忠事件:言说策略抑或道德试验
作者:郭寿良
时间回溯到5月22日上午9点10分,即汶川大地震后的第10天,中学教师范美忠把那篇逾6000字的网文贴在了自己常去的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就是这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披露了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范美忠率先跑出教室而弃学生于不顾的心路历程,表示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这些言论将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的攻击随即如潮而至。
针对网友评论,范美忠很快又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说“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没有错!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范美忠将自己逃命的行为不断拔高,先是说这是“自由和公正”,接着暗示“利害权衡”是“美德”……这一系列言论引起了更多网友的激烈讨论。
网络上的争论升级,引发了传统媒介的兴趣。5月25日,“逃跑教师”“北大毕业生”“生死瞬间,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等关键词在报纸上被放大,并以化繁为简的方式重返网络,“范跑跑”由“闲闲书话”的小圈子进入公众视野。至此,“范美忠事件”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以“范跑跑之歌”的广泛传播为标志,一场喧嚣的网络“拍砖”事件愈演愈烈……
在6月7日晚上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播出之前,网络在倒范批范上总体表现出一种亢奋的道德审判激情。而在节目播出后,“范美忠事件”开始了第一轮的转折。在这台对话节目中,备受争议的范美忠出现在现场,与之辩论的是新闻评论员郭松民。郭松民多次“跳”出来用“无耻”“畜牲”“杂种”等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大多数网友的立场发生戏剧性逆转,由批判范转变为理解、支持范,一时间“真小人”与“伪君子”的争论甚嚣尘上。
6月14日,凯迪社区发出最新消息,“先跑老师”范美忠被教育部取消教师资格!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网民的再次争论,而此次争论更多的是关注因言获罪的合理性。范美忠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我要捍卫我的权利与尊严!”“凭什么取消我的教师资格?”范美忠说,中国有太多的公民对行政部门的滥用权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样,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两天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是由范所在学校自主决定的,并非奉教育部官方指令。同一日,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周泽邦表示,范美忠本无教师资格证,光亚学校确已对其施行解聘。
范美忠因无证上岗被辞退,事件看上去似已尘埃落定。但在6月29日,随着“师德规范”修订方案中新增条款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规定的提出,范美忠重新站出来,声称“这样的规定是非常模糊的,它必须规定在何种情况下,比如火灾、地震,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缺乏可操作性,这样的规定毫无意义。那要看我有没有生命的危险。如果没有经过演习,我还是要跑的。”这些话让本已趋冷的事件重新“热”了起来。
作为范美忠事件的花絮,7月3日,曾主动请缨赶赴地震最严重的北川、绵阳、都江堰等地做抗震志愿者,并获“抗震美女”称号的鲁靖,回京后发表惊人言论:“嫁人就要嫁范跑跑!”“范跑跑是现代男性的典范,在这个被谎言充斥的世界,范跑跑是真实的。”“没有亲历过那场灾难的人,都没有发言权!”一个曾在地震的废墟下四处搜索生命痕迹、冒着生命危险为受灾人群送爱心的美女志愿者,为什么如此盛赞“逃跑的懦夫”“没有责任感的老师”?这个世界到底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语言迷宫
也许正如范美忠所言,那些离经叛道的话语,只不过是他的言语策略而已。对于一个勤于争辩而又精于争辩的人来说,偷换概念,混淆内涵,都只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语言,有时只是一种游戏,而游戏的目的,只是为了先把争论者弄糊涂,再设法将其引入另外的通道。干国祥先生评论说,“范美忠们的成功之处,便是利用学术词语的烟雾,为原本显而易判的道德言行辩护”。让我们翻检一下经常挂在范美忠嘴边的一些迷人的概念吧:
“诚实”“坦率”与“民主”“自由”
在论争中,范美忠一直以一种诚实坦率的形象出现,并不断标榜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刺刺某些道德家”。一个“战士”在言辞迷雾中诞生了,他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在事实上,潜伏在标榜的“真实”背后的,往往是“哗众取宠”!范美忠们“诚实坦率”的表象背后,却隐藏了他们因逃避职责而犯下的错误;范美忠们凭借着“坦诚”的态度,一次又一次成功地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诚实是可贵的,但正如先哲王夫之所言,诚实而不知耻,不如虚伪而知耻。北大教授王海明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虚伪而知耻,就是说你知道这是可耻的东西,还可能有改正和拯救的希望;要是诚实而不知耻,那你就没救了。你都不知道那是可耻,你还能改正你的错误吗?你还能提升你的道德境界吗?不能只看他诚实的一面就说好,也不能只看他虚伪的一面就说他完全坏。”
“民主”“自由”,两个被滥用的词语。范美忠会“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会大胆喊出“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但有专家立即指正:“首先,自由主义者是‘高调律己’‘低调律人’,也就是说,一个自由主义者,绝不是不追求美德,绝不是道德虚无,而是不拿道德高标要求别人,但对自己,当然是严格要求;其次,自由主义者不以‘道德杀人’,但一定‘不杀道德’。……范先生呢,他首先把自由主义看成利己主义,他一方面‘低调律己’,认为自由主义就是个人应该执行最低的道德标准;一方面又要贬低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鄙视崇高。按他的逻辑,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高尚。再次,自由主义者的特征是‘实践自由’而非‘空想自由’。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人,这需要‘拆下自己的肋骨给别人当火把’的精神。而我们看范先生的言论,‘我只知道自己在面对极权的时候也不是冲在最前面并因而进监狱的人’,也就是说,范先生喜欢自由,但不愿实践自由,只想‘搭别人的便车’——‘别人’是谁?就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契约社会”与“道德绑架”
范美忠说,他“更认同的是一种契约社会”,而他的行动恰恰违背了建立一个契约社会的基础,那就是职责。在校园危机发生时没有履行基本职守,不管学生而只身逃走,这是范美忠需要反思的错误。只有有了职责意识,医生护士才不会在疫情袭来时临阵脱逃;工人、农民等社会各行业才会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法治与德治,如国之双翼,范美忠认同的契约社会,只偏执于法治的强制规范,却淡忘了德治的“心灵天空”。
在抛出“契约”概念后,“道德绑架”可以说是范美忠在此次事件中释放的最大的迷魂弹。“我认为这是对教师的一个道德绑架,为什么说呢?教师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尤其是中学的教师……中小学老师知识不权威,很多乡镇中学工资不能按时发工资,教师的双休日是没有得到保证的,他们在教学课堂言论的自由也是没有保障的,当然还包括他们很多的基本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为他们呼吁的人绝对没有这次批判我的人多。……以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道德绑架。”这种话语的危害在于,它表面是为处于底层的教师争取应有的权利,实质却是在反对高调的教师道德的同时,把教师道德推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消解了教师对于学生生命的责任。从“道德绑架”的言论推演下去,很可能将导致整个教师职责体系的崩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