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兰诗:与最优秀的学校进行文化对话

作者:林 楠




  在历史的那些黑白底片里,校服经历着各种时代的变革。战火纷飞也好,太平盛世也罢,经过岁月的洗礼,校服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也浸染了各个时代独有的气息。民国时期制式校服首次出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西方人文之风的中西合璧,堪称校服的经典,至今看来仍充满了青春和激昂的活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建国后,经历了物质匮乏的时代,校服这一文化元素逐渐湮没在了历史洪流之中,如今,以统一学生着装为目的的校服虽然仍在普遍使用,但却难掩其文化内涵上的匮乏。
  校服作为校园里流动的风景,它是校园里最明晰的文化元素,它的审美功能最直接地陶冶着学子的情操和气质。然而目前最为普遍的运动装校服,可以说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从舒适角度,都不合格,在国际上已经被基本淘汰。2004年,兰诗校服品牌的持有者陈忠在研究了中国百年校服文化之后,决定投身改变中国校服文化现状。
  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校服的走势,还有必要回到民国的风格吗?甚至回到汉服?陈忠找到的答案是: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校服应当是集合了欧式的洗练优雅和中式的清新含蓄。民国的风格只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而汉服,作为特定场合的礼服,并不符合校服的特质。经过了一番考察,陈忠选择了引进美国LONG STREET国际校服品牌,创建了中国式的“兰诗”校服品牌,“温婉若兰,质韵如诗”这一诠释,也代表了他对欧美式校服进行中国式改良的思路。
  兰诗校服在上海、深圳等地一经推出就深受好评,被誉为经典的小绅士、小淑女款式,学生的形象气质也随之得到了提升。陈忠深信,校服的改变,会带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改变,推动学校的文化风格树立。然而要做改变观念的事情并不容易。
  2005年3月,当陈忠走进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试图说服孙双金校长接受“兰诗”时,陈忠并没有意识到会如此尴尬。孙双金校长非常有礼貌地拒绝了他:“北小十几年来都没有校服,原因是不准备让学生穿各个厂家设计的那种大路货校服。”陈忠甚至连句话都没机会讲,只留下了一套资料。
  谁知不到两天,孙双金校长打来电话,说,陈先生,我想马上来看看你的展厅。
  孙双金校长仔细地看完了每一件校服样品。陈忠这才第一次有机会在北小展示自己的品牌。当学生们试穿起兰诗国际学生服装时,挑剔的北小教师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校服竟然能做成这种完美的样式,这是在欧洲才能欣赏到的校园风景。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在十多年没有校服的坚持之后,使用兰诗国际学生服饰作为学校文化形象的规定服饰。此事,在南京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纷纷聚焦北京东路小学和兰诗国际学生服饰,家长与社会也深度关注着这一教育事件。北京东路小学因使用兰诗学生服饰,在南京教育界独树一帜,开风气之先,引领了一种教育潮流。这件事随后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注。所以,当连战、宋楚瑜来访时,有关部门当即决定,以身着兰诗国际学生服饰的北京东路小学学生,作为接待贵宾的形象大使。
  为连战、宋楚瑜献花,成为北京东路小学最美好的文化记忆。
  这件事给孙双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他敏锐的学校文化建设意识再一次使他认识到,校服,其实也是一种学校文化元素;使用校服,也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教育。他有感而发,将使用兰诗国际学生服饰的案例写进了他的情智教育论文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学生采用了兰诗学生服饰后,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女教师们也希望身着兰诗服饰作为她们的职业女装。南师附小的女教师占教师总数近90%,校长阎勤明白,如果女教师全都采用兰诗品牌,那就意味着全校教师从此有了自己的职业服饰。事实上,高贵典雅的兰诗服饰,也确实可以与南师附小的女教师在气质上相得益彰。于是,学校再一次作出决定,全校教师的职业服装也采用兰诗品牌。
  教师们也身着学生服饰,这可能在中国学生服饰发展史上都是一次革命性的行为,在中国教育史上也肯定是绝无仅有的事件。
  2005年11月,航天英雄聂海胜、费俊龙抵达古都南京举行报告会,会议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南京市政府指定由南师附小的学生组队向英雄献花。
  温家宝总理2006年到南京时,在白下区少年宫,市政府特地安排游府西街小学学生在现场和温总理交流。当身着兰诗国际学生服饰的游府西街小学学生和温总理一起走进人们的视野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温总理红光满面,游府西街小学的学生笑靥如花……
  兰诗国际学生服饰,一次次地见证了南京教育文化史上的重要时刻。
  陈忠一直强调:我们不仅是在销售国际品牌的校服,我们一直在塑造一种品质,永远在传播文化。兰诗,永远在一种高品质的文化平台上,与国内最优秀的学校形成一种文化对话,共同打造和谐而美丽的教育图景。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