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中国特色师生关系

作者:[印度]孙悟空




  在中国当留学生,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恐怕是,如何与老师相处。对于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说,这堂“师生人情课”是留学生涯中最重大的挑战之一。
  我和我的老师刚开始相敬如宾,但是在慢慢“混熟”后,我发现,中国的师生文化,并非希腊式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并非中国古代典籍里所描绘的那么单纯美好。中国的师生关系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其具体表现,首先是仍然讲究“礼”—— 除了礼貌之外,还包括“礼物”。
  说句实话,作为学生,我最怕的不是考试,而是大大小小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犯愁,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老师送礼物,以及送多重的礼。
  去年的教师节,我最终好不容易买到一束昂贵的花送给老师,但进办公室还没有一分钟,后面就追进来一个中国同学, 手里居然拎着那种商店开业才用的大花篮。我一下子就深刻体会到了“相形见绌”这个成语的意思。
  当天晚上,同学们还给老师组织了生日宴会,酒酣耳热,相谈甚欢。但在服务员送来账单时,所有的师兄都面面相觑。眼看情况尴尬,老师有些下不来台,我决定挺身而出,心想这可以弥补一下送花时的不足,而且多半饭后大家可以再分摊。但一接过账单我就后悔了:我们居然为老师的生日消费了一千多元的饭菜。而且饭后没有人再跟我提起过这顿饭的事,包括老师在内。
  中国是个讲究阴阳的国家,理解中国人已是非常不易,而走进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他们的“自家人”就更是难上加难。“礼”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让外国人有机会与中国人拉近距离。
  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礼”开始走向了物质攀比。我同样来自一个亚洲文明古国,我们的国家与中国拥有相似的“礼”文化,本来我可以比西方同学更容易体会到中国的“人情”含义。但我认为,中国的“礼”现在已经发展过度,缺乏真正的感情作为内涵,走向了过分追求物质表达的误区。
  我体会到的“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还表现在,中国老师仍然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文化传统。
  我的老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严父”的角色,这常常成为我们留学生茶余饭后抱怨的话题。比如在课堂上,很少有真正畅所欲言的讨论,大都是以老师“布道”为主;在选择论文题目时,虽然他声明我们有完全的自由,但最终他仍然坚持要我用他选择的话题,并围绕他的学术思路写作。
  这份“关心”还从学业进入到了私人生活领域,比如恋爱问题。中国老师会与你谈及与某某人谈恋爱的优缺点,并会 “指导”你与他欣赏的某某人交往。每当这些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小孩一样,总是被严加管制着。而我一旦想“申诉”,就会得到一句回应:“这是真心地关心你。”
  我想声明,我并非排斥礼物,也不是拒绝关心。只是,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夹杂了不少“己所欲、施予人”的成分,老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学生,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关心很多并非我们需要。
  我衷心期待着一种与中国古老哲学相符的中国特色师生关系: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作者为北京某重点大学留学生,按其要求使用化名)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16期 插图:姚腊远)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