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

作者:江香庆




  1978年,我读高中二年级,还有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那时高中学制为两年)。可家里缴不起学费,一天,母亲突然对我说:“孩子,书就不要去读了,我已给你说好了一个木工师傅,你去学木匠手艺吧。我们穷苦人家,读书不读书一个样,有门手艺,以后就吃穿不愁了。”
  母亲的心思我理解。爸爸去得早,她含辛茹苦带大我们三兄弟已是很不容易了,现在看着我们已长大,欣喜之余,也急于想把家底夯实。三兄弟中,母亲支撑着我多读点书,现在已上高中了,人前人后也足以应付的了。那年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见我的同窗好友抓住这个良机,潜心攻读,想要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痒痒的,要去拼搏。但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我的家,我又有点心灰意冷。是呀,我们都已长大了,还要拖累母亲。虽然当时考上了大学读书是免费的,但还是要支付生活费,我怎好忍心让母亲再去苦熬几年供养我读书呢。于是我便说:“好吧,妈,我去学徒吧。”
  一天,我正在师傅家锯木劈梁,突然,陶老师来了。陶老师是我高二年级的班主任,我见了陶老师,心里又难过又无奈。我是陶老师的得意门生,班上的佼佼者,陶老师在班上每次总是拿我当榜样来教育其他同学。因为我在班上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守纪律,懂礼貌,尊师爱友,又常为学校班级做好事,可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我,我们班常常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陶老师的心里总是喜滋滋的。
  我知道陶老师来的目的。陶老师向我师傅打了声招呼,说找我有点事就把我叫出来。我把我不上学的原因一五一十向陶老师表白后,陶老师对我说:“你返校去上学吧,刚才我到你家对你母亲说了,你母亲已同意你继续上学。”“可我这……”“哎呀,你就别说了,跟我走吧。”陶老师是命令式的。
  我又返校上学了。原来陶老师向我母亲保证,要把我的一切费用都承担下来,让我只管用心学习。只差半个学期就高考了,陶老师真舍不得我这个人才在斧头底下埋没。
  陶老师的这一举动,让我倒有点怕见陶老师。这种想法我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陶老师越对我好,我越怕见他,就像我欠了陶老师很多很多而无法偿还。
  陶老师五十开外,高个子,微瘦,脸颧骨突起,性格有点内向,说话很少但有力,精神很矍铄。他单身住在学校,我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如何,反正,从他日常省吃俭用的生活中我知道他也穷。当时刚刚拨乱反正,教师的生活待遇大家有目共睹。他每次从学校食堂为我端来饭菜时,我真不忍心就这么吃下去。
  “吃吧,吃吧,你一个学生,老师我是完全有能力支付你的一切的。安心学习吧,只有半年啦,好好考。今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望着陶老师期望而责备的目光,我哽咽着,泪吞到肚里去了。我端起碗,转过身,“吧嗒吧嗒”地赶快吃饭,去赶走那不争气的悲伤心情。
  我和陶老师是师生关系,可这时,陶老师对我已胜过父亲了。我在心底里暗暗盘算,我今后该怎样来报答陶老师呢?
  我想好了,高考填报志愿,我第一志愿是师范学校(当时高中生也可以报考中师)。我不单为的是当时的师范学校不仅读书免费而且还有补助伙食费的,我是要把陶老师的精神溶入我的血液中去。当时在农村像我一样的学生还相当多,等我师范毕业当了老师,也要像陶老师那样去关爱我的学生,以此来回报陶老师。
  后来,我如愿以偿当上老师了,如今也已到了当年陶老师的年纪,而陶老师已离开我多年。每当我想起对陶老师无以回报时,我的内心就觉惭愧。其实,陶老师是不要我回报的,当我师范毕业当上老师后,每次带着礼物去看望陶老师时,陶老师总是责怪我:“真没出息,当老师的对待一个学生好,图的是回报吗?”陶老师的话意味深长,让我久久沉思。
  陶老师,我会记住你的话,你的精神容貌永远在我脑海里萦回。
  (作者地址: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下雨小学邮编:343400 插图:姚腊远)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