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作者:黄全愈




  亨利克先生是我的儿子矿矿的初中老师。亨利克先生独特的天赋教育课对矿矿的人生产生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深刻影响。如果矿矿将来读法学院当律师的话,一点也不奇怪。
  有一次,亨利克先生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在美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美国独立战争以前,美国人民已经开始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为了抗议英国人的统治,忍无可忍的美国人包围了市政府。于是一队英国士兵被派去保护市政府大楼。在指挥官的带领下,英国士兵们端着枪围成一个半圆形,守在大楼的外面。英军的枪口对着愤怒的群众。人们怒骂着,有人不停地向英国士兵扔石头……对峙良久,忽然,一声“开火”的命令传来,英国士兵开枪射击。毫无准备的群众纷纷中枪倒下,有四十多人在这次惨案中丧生。惨案震惊了全国,迫于全国舆论的压力,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把英军的现场指挥官推上了审判台。最后,该指挥官被宣判为擅自下令杀人,被判处死刑。然而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这位指挥官至死也没有承认他曾下令开枪。那么,究竟是谁下的开枪命令呢?这成了一个历史的悬案。
  “各位先生、女士,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应该重新开庭来审判这个案子……”
  亨利克先生巧妙地把故事引到了现实之中。孩子们群情激昂,全班二十多个孩子都进入了历史的角色:证人、被告、检察官、被告辩护律师、法官、陪审团……
  矿矿很荣幸地当上了被告的辩护律师,这是这场历史性审判的主角,能不能翻历史的案全凭这位“大律师”了。
  为了准备这场历史的审判,矿矿和他的同学们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材料。
  审判庭就设在天赋教育班的教室里。
  法官当然是坐在审判庭——教室的正中。三人陪审团成员坐在斜侧面。别小看这个陪审团,根据美国的法律,有罪无罪全凭陪审团表决。O·J·辛普森的杀人案证据颇多,但陪审团表决他无罪,他就当庭被释放了,被告辩护律师的全部工作就是要说动陪审团。
  站在教室中间的矿矿,开始为他的当事人——英军指挥官辩护。他的朋友德尔扮演英军指挥官。在“审判”开始之前,原告、被告双方都是背对背地准备材料的。律师的现场辩护完全靠准备的材料和随机应变。
  第一个证人被传上法庭。证人说他当时确实听见有人发令,叫“开火”。
  律师:“你当时听得很清楚吗?”
  证人:“是的。”
  律师:“你能告诉我,那个叫‘开火’的声音有没有口音?”
  证人:“有。”
  律师:“是英格兰口音,还是美国口音?”
  证人:“是英格兰口音。”
  律师:“请重复一遍,你听到的是英格兰口音,是吗?”
  证人:“对的,我听到的是英格兰口音。”
  律师转身向被告——英军指挥官问道:“请问,你是哪里人?说话时带有什么口音?”
  被告用很浓重的爱尔兰口音回答:“亲爱的律师,我是爱尔兰人。”
  既然是爱尔兰人说爱尔兰口音的英语,那当然不会有英格兰的口音了。这就像讲广东话的人说普通话永远有“粤”味一样。
  律师仍对着被告问话,但已半侧过身看着陪审团:“你能对上帝起誓,你是爱尔兰人,说爱尔兰口音的英语吗?”
  被告——英军指挥官又用浓重的爱尔兰口音说:“是的,我愿对上帝起誓!”
  这是矿矿他们查历史资料知道英军指挥官是爱尔兰人后,故意设的圈套。为了取得更好的“笑”(效)果,还专门让扮演英军指挥官的德尔学了几句爱尔兰口音的英语。
  被告律师赢了第一局……
  又一个证人上来,说他看见这个指挥官挥动指挥刀,像是下令开枪。
  律师:“当时现场的情况是不是很乱?”
  证人:“是的,很乱。”
  律师:“是不是有很多人向士兵扔石头?”
  证人:“是的。”
  律师:“当石头迎面飞来时,人的第一反应性动作是什么?用手去挡,对吗?但是,请别忘了,指挥官手里拿着刀,当他自然而然地挥刀挡石头时,可能就是你说的所谓‘挥动指挥刀下令开火’了!”
  人们对律师的“狡辩”议论纷纷。
  律师又问:“请问,当时英国军队排成什么阵形?”
  证人:“半圆形,保护波士顿政府大楼。”
  律师:“那好,我再请问,当时这位指挥官站在什么位置上?”
  证人:“他站在士兵的后面。”
  律师:“既然他站在士兵们的后面,他挥动刀来指挥,士兵能看见吗?”
  证人耸耸肩:“可能看不见,我……”
  律师:“既然士兵看不见,他又何必用刀来指挥呢?”
  法庭哗然。
  虽然律师有点强词夺理,但明显占了上风。
  三个陪审团成员开始交头接耳。
  人们议论纷纷。
  法官拼命地敲锤子,试图恢复法庭秩序……
  矿矿自信地认为,他的辩护无可辩驳地为那位英军指挥官正了名,并且至少已打动了三个陪审团成员中的两个。
  他在等待着历史“翻案”。
  谁知亨利克老师把陪审团叫出去嘀咕了几句,陪审团坚决地站在他们先祖的立场上再次宣判英军指挥官有罪。
  当然,矿矿也没有因败诉而失败。亨利克先生为矿矿精彩的现场辩论打了个A+——超满分。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陪审团表决、法官宣判……孩子们认认真真地把这一历史的悬案重新翻动了一回。
  正是真刀真枪地重现历史的审判——不是重演历史的“木偶剧”,使“重新审判历史悬案”这个教学活动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矿矿初中毕业后,亨利克先生请我们去他家吃法国火锅,我们也请他们一家来吃中国火锅(学生在校期间,师生间是不宜甚至不能互相请吃饭的)。就许多教育的话题,我们痛痛快快地聊了一次,其中当然包括这堂“重新审理历史悬案”的奇课。
  我说:“这火锅的味道,谁也说不清,要是说得清,也就没味道了,所以说是其味无穷。为什么?太太们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火候放入不同的‘材料’,而且各人煮的时间又不同……于是,产生了其味无穷的火锅。您的这堂‘重新审判历史悬案’的课,也有些像火锅,您准备好火锅的设备后,就由各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亨利克先生抿着嘴,点点头,很是同意我的“火锅理论”。
  首先,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不是老师灌的(厨师烹调的),是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的(各人自己煮的)。这正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不同之处。由厨师给你煮,吃完了,接下来就得等厨师。由自己煮,煮慢煮快,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由老师灌输的知识,是死的,多少就是多少,不会自己增加。培养了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江河湖海的鱼,尽在手中!
  其次,学生通过研究历史悬案去学习和掌握研究的方法。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对比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概括结论……掌握这些研究手段,就掌握了研究历史的主动权,自己能够研究历史。那么,历史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不但不由老师说了算,甚至还有可能为历史悬案翻案。
  再次,天赋班的孩子由于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善于与人相处。因此,学会与人共处,是天赋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重新审判历史悬案这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把扮演“控”、“辩”、“审”、“判”各方的同学紧紧地吸引到合作的轨道上:怎么研究悬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辩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接着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使得孩子们应接不暇,全身心地投入到“翻案”或“维持原判”的合作当中。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与人相处,改善了人际关系。
  另外,通过研究历史,有了一些自己的“干货”,但怎么把这些研究得来的得意之作发挥得更精彩,更有震撼力,这就需要辩论和演讲的技巧。孩子们通过一遍遍煞有介事的预演,培养了自己辩论和演讲的能力。
  最后,把“书本聪明”变为“街头聪明”。“书本聪明”顾名思义只会从书本来,到书本去,是“书虫”、“书呆子”式聪明。“街头聪明”讲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强调的是实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由学生各人写一份研究报告,甚至由小组写集体的研究报告,即使再加上到班上宣读,虽然也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但总是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
  正是真刀真枪地重现历史的审判——不是重演历史的“木偶剧”,不是一张张重复历史的幻灯片,不是按照历史的剧本去一句一句重复死人说过的话;而是让学生重新再创造历史,使“重新审判历史悬案”这个教学活动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学生必须要考虑如何运用研究的成果,如何使得研究的成果更有效果,如何出奇制胜,如何预设“陷阱”,如何活学活用、临场发挥……所有这些,都需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重新审判历史悬案”这个教学活动,是一个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一个把“书本聪明”变为“街头聪明”的过程。
  美国的教育,特别是天赋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中国教育相比较,美国教育在重视培养孩子的“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方面,更具匠心。
  中国把大学本科毕业以后继续深造的学生叫“研究生”。把“研究生”直译成英文,美国人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在美国人的概念里,没有哪个级别的学生是不做研究的。为什么在中国有“研究生”这种奇怪的叫法?就是因为过去一直不允许大学本科以下的各级学生做研究。美国人从小就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如种子的发芽、小草的生长、蚯蚓的爬行、太阳的起落……上了小学就开始大大咧咧地做研究。几年前,国内出版《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详细披露,在美国,8岁的孩子就开始做关于蓝鲸的研究,并且写研究报告,结果,全国一片哗然!当时,有人给媒体写信,不屑地讥讽:8岁的孩子写研究报告?不是儿戏还能是什么!
  孩子做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能力,主要还不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老北摘自《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湖南少儿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插图:姚腊远)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