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紧握学校精神之根

作者:陆建武




  一口气读完林高明老师《学校的精神谱系》一文(见《教师博览》2007年第9期),一种久违了的淋漓畅快之感,一种属于精神启蒙般的灵魂触动,不禁油然而生。在这里,我不想再去重复林老师文中那些本已十分高明的而且闪烁着理性光芒的观点,只想不揣简陋,谈一谈这种精神谱系的根,或者说,主根根系。
  一棵参天大树,其主根必壮大,其根系必发达。假如一所学校的精神谱系,已足够长成荫庇一方水土、哺育一方人物、成为一方精神旗帜的参天之树,那么,它的主根在哪里?又是什么?我想,学校的精神谱系之主根,就应该定位于对“雅”的文化的捍卫、坚守、张扬和自觉完善上!这里说的“雅”的文化,是永远相对“俗”的文化而言的,它应该包含三个板块: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非本民族文化中可溶解、掺和进来的部分;还有,就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原创的主流文化。任何一所学校的精神谱系,都应植根于此。本正源清,方可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能功在千秋。
  诚然,在这个“文化”泛滥的年代,保持一分清醒,一分执著,一分纯粹,一分中正平和,其实已经很难很难。那种高山流水,那种阳春白雪,那种踏雪寻梅,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固然已能找到让它们永远成为定格的历史风景的理由,但是,如果任由各种“俗文化”“伪文化”乃至真的“没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里大行其道,占据主流,那实在是再悲哀不过的事情。记得有一位曾经享誉一方的退休老校长曾不无遗憾甚至痛心地说过,现在不少学校办得已“越来越像权力机关,越来越像幽闭的兵营,越来越像旅游胜地,越来越像股票交易场所!”听来不觉令人悲哀。
  的确,走进当今一些中小学校园,甚至一些在国内、省内有名的中小学校园,那位老校长的话也许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印证,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稍为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那里绿化带的标牌上的文字,也许粗浅到了俗不可耐或生硬到让人倒抽一口凉气的地步;那里的广播高音喇叭,也许根本就没有播放过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梁祝、二泉映月;那里的各种文体竞技活动,仍然停留在表面的轰轰烈烈乃至只“为的就是应景”“玩的就是心跳”“比的就是恶搞”的层面;那里的校史长廊,永远多的是“物品”“官品”的粗放陈列,而少有“文品”“人品”的灵动放送,甚至只有简单的“校长支书轮换年表”。在这样的校园里,你找不到“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帮入学学生守护行李”之类的珍闻逸事;在这样的校园里,各种荣誉一般要经历局领导、教育组领导、校领导、年级领导、处室领导等等级别层层剥离、过滤,最后落到一线教师身上的一定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校园里,最有影响力的往往不是教育教学能力强、功勋卓著的老师,而是那些对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甚了了,但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却能运用自如的老师;在这样的校园里,各种庸俗的短信或小道消息会在教职工手机上广为传递,各种“彩色”小品会不断在办公室上演,各种产自官场或无聊市民之中的荤话会不断从老师嘴里吐出……一句话,在这样的校园里,你看到的只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的,浮躁、势利、庸常的社会模板,而根本不存在所谓“儒雅”的风景线。
  我们的学校何以变成这样?原因就是迷失了,甚至还找不到赖以提升自己品位的精神谱系,或找不到这种精神谱系的主根。现在,林老师总算给我们拨雾见日了,我们也是得好好想想,好好反思反思了。的确,我们所有的学校,如同所有繁盛的族群一样,都应该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谱系,并把她构建在“雅”的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在对“雅”的文化进行有效捍卫、坚守、张扬和自觉完善的基础上。这样构建起来的学校精神谱系,必定能对世俗于认同之中有所睥睨,于接纳之中有所排斥,于首肯之中有所拷问;当然,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对永远躁动的世俗有所引领,有所垂范,有“润物细无声”的浸染,那样的话,则更为理想,也更为必要。那样的话,我们学校的精神谱系,就可由于超越世俗而遗世独立,并最终张扬成一面迎接八面来风的风帆,让中国教育在驶向未来的航程中一路高歌猛进。
  (作者地址:广西昭平中学邮编:546800插图:董苇)
  责编:周正旺 (本文编号:523)